8.3《党费》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党费》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06: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课 题 党费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小说中 “党费” 的多重含义,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革命情怀,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线索,分析黄新形象,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鉴赏小说中的形象美和艺术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创造性地表达对革命英雄主义的理解。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小说中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情怀,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传承革命精神的责任意识。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1)理解 “党费” 的多重象征意义,特别是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与党员的责任感。 (2)分析黄新这一人物形象,探讨其作为共产党员和母亲的双重身份,如何在革命与亲情之间做出抉择,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内涵。 (3)通过细节描写和情节安排,体会小说如何通过真实情境和具体事件展现革命斗争的艰难与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媒体教具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党费》相关的影视片段或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理解。 (2)《党费》原文及相关辅助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小组讨论卡片:设计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卡,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黄新的人物形象及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行为动机。
教法学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模拟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调整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立志写尽革命长征故事的作家 ——王愿坚。他曾深入革命根据地,重走了几次长征路,访问了大量的当地群众和红军老战士。在没有复印机的时代,他用自己的钢笔一丝不苟地抄录各种相关资料,因此被称作 “故事篓子”。 生:认真听讲,并对王愿坚的事迹产生了浓厚兴趣。 作者简介 师:王愿坚(1929 年 - 1991 年),是一位著名的电影编剧及作家,生于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等,其中《灯光》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他还与陆柱国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 生:边听边做笔记,对作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故事背景 师:《党费》的故事发生在1934 年秋天,当时中央红军开始北上长征,国民党军队调集重兵进攻闽粤赣苏区。在这个艰难时期,一位女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党和游击队。她不仅缴纳了党费,还组织群众腌制咸菜,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生:对故事的时代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即将学习的小说内容充满了期待。 二、读作品,理情节 预习检测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字词积累方面大家准备得怎么样了? 字词读音: 熨(yù)帖 熨(yùn)斗 择(zhái)菜叶 选择(zé) 瞅(chǒu)空 歼(jiān)灭 惬(qiè)意 蘸(zhàn)水 字词释义: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七零八落:形容东西散乱不齐。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斩钉截铁:形容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赤手空拳:形容没有任何依靠。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辨析词义: 沟通和勾通: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而勾通则带贬义,指暗中串通。 拐弯抹角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指讲话绕圈子,不直接说出重点;闪烁其词是指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不愿透露真相。 生:积极举手回答,正确读出字词的读音,并解释相关词语的意思。 清理情节结构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梳理出小说的情节结构,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黄新被迫上山,斗争形势严峻。(开端) 第二部分:初到八里坳 —— 听红歌;初次接头;初识黄新;想缴党费。(发展) 第三部分:再到八里坳 —— 为红军腌制咸菜,阻止女儿吃咸菜;敌人搜查。(再发展) 第四部分:安全回山里 —— 带孩子及党费回到山里;魏政委登记。(结局)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情节结构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展示情节结构图,并进行简要说明。 探究 “党费” 的多重含义 师:小说中的 “党费”含义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分析“党费” 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含义。 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进行小组讨论,总结 “党费” 含义的变化。 最初,“党费” 指的是黄新上缴的两块银洋; 后来,“党费” 成了她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最后,“党费” 是她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体现了她的大无畏精神。 生: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互动。 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 师:小说的情节安排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选取咸菜作为特殊党费,以之为主线贯串全篇,构思新颖独特。 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式写法,紧紧围绕缴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展开,使情节更为紧凑。 两次会面的描写,以及细节首尾呼应,使全篇结构严谨,没有冗笔。 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赏精彩,析形象 合作探究黄新的人物形象 师:小说中的黄新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找到具体依据。 示例一:一心向党,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具体表现:她把丈夫送去参加红军,“并村” 之后又积极组织地下活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她显得十分焦急,重新取得联系时异常激动。尽管生活艰难,她仍省吃俭用,将两块银洋作为党费。 示例二:聪明机警,坚毅乐观。 具体表现:她在担任联络员时能准确识别暗号,保密工作到位。即使在艰苦环境中,她依然怀有坚定的信仰。 师: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个代表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并请其他小组点评。 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上台汇报,并与其他小组互动,进一步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作业布置 (1)深入阅读课文《党费》,总结黄新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这些特点的。 (2)围绕课文中 “党费” 的含义变化,写一篇短文,探讨 “党费” 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现代党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