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06: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拿来主义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先生如何运用独特的杂文形式来表达对外来文化的态度进行深入分析。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如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以及鲁迅杂文的犀利幽默语言特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辨别和运用这些论证技巧。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不仅能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还能学会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通过对比不同主义(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学生将更深刻地理解鲁迅所倡导的 “拿来主义” 的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和背诵重要段落,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互动探究,把握鲁迅杂文对现象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议论形象化的特点,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鲁迅杂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欣赏其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鲁迅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 “拿来主义” 精神,增强文化责任感。
重难点 (1)理解鲁迅杂文 “高度抽象概括” 与 “形象化议论” 的特点,并能够结合文本分析其论证方法(如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的运用。 (2)体会鲁迅 “拿来主义” 的核心思想,分析其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并联系现实探讨 “拿来主义” 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方式与策略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很多同学可能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感到畏惧,觉得他的文章很难懂。但其实我们不必害怕,鲁迅的杂文不仅深刻而且形象生动。例如标题 “拿来主义” 就很形象。 (生:老师,鲁迅的文章真的很难读懂吗?)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他写杂文的态度是 “论时事不留情面,砭痼弊常取类型”。前者指他对社会问题的犀利批判,后者指他通过高度概括和形象化手法来表达观点。下面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来体会鲁迅杂文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内容,体会鲁迅杂文特点 1. 作者鼓吹对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提倡对外来文化的 “拿来主义”,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面临许多痼疾弊端。这些弊端可以被高度抽象概括为几类?或者说,除了 “拿来主义”,还有哪些其他 “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1)闭关主义: 作者描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 丧权辱国” 提问:闭关主义能做到吗?不去,不来? (生:不能,枪炮打破大门,碰了一串钉子,丧权辱国。) 闭关主义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生:送去,送来。) (2)送去主义: 作者描述:“捧,几张,一路,挂过去,活人替代了古董 —— 文化贫乏” 提问: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段文字 (别的且不说罢……),其他同学思考哪一句最能体现这种形象化的议论。 (生:还有几位 “大师” 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 “发扬国光”。) 这句话中,诚惶诚恐地 “捧”,描摹出丑态;古画和新画加起来只有 “几张”,却 “一路” 地 “挂过去”,这暗示出中国学艺上的东西已经非常贫乏,没什么能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艺作品了。 第一段还有哪句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上的贫乏? “快到没有什么可送的地步了,只好‘活人替代了古董’,把国粹拿出来,我敢说,也可以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 提问:送去的只是学艺上的东西吗?真像作者说的那样 “别的且不说吧”,有没有说别的? (生: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3)送来主义: 作者描述:“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完全国货’的东西 —— 经济损失,精神颓靡” 提问:在这里,鲁迅辨析了几个词语,他是这样写的: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 “抛来” 的东西,这是 “抛给” 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 “送来”。“抛来” 和 “抛给” 有何区别? (生:“抛来” 表示趋向,“抛给” 表示目的,就是要给你,这一定是别有企图的。) “抛给” 了什么?有何危害? (生: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生:经济损失,精神颓靡) 2. 接下来提出观点 至此,鲁迅对社会种种痼弊进行了高度概括,接下来他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观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倡导对外来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 3. 对于拿来主义的高度概括与形象化议论 对于拿来主义,鲁迅是怎样进行高度概括并形象化议论的呢? 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 害怕恐惧 混蛋:放一把火烧光 —— 盲目排斥 废物: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 全盘接受 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 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1)请同学们读第 8 节,思考这段文字写了什么? (生:对待外来文化的几种错误态度。) 问题很大,要对此做一番分析批判,需要花多少字?而鲁迅先生只是通过一种比喻,画了一所大宅子和三个人,就说清楚了。 (2)怎样 “拿来”,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 外来文化中也就是大宅子里有哪些东西?——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 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 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先后顺序) 这样,主人才是新主人,文艺才能成为新文艺。 三、小结 这就是鲁迅杂文最突出的特点,他总是能高度抽象概括出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然后把它情景化、故事化、漫画化,形象地议论出来。正是因为此,他的文章才那样深刻锐利,让我们警醒。据统计,从我们开始奉行鲁迅的 “拿来主义” 以来,中国共翻译了十万多册西方书籍,而西方翻译中国的书籍只有一千多本,两者相差 100 倍,这就体现了鲁迅杂文的价值。 四、再读体会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体会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如何通过具体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来表达他的观点。 (生:重读课文,讨论交流) 五、延伸 本文已发表七十多年,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有没有过时?请分小组讨论,并分享看法。
课后作业 (1)分析文中鲁迅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来阐述 “拿来主义” 的,举例说明并总结其效果。 (2)围绕 “拿来主义” 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理由,要求运用至少一种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