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杨氏之子
世 / 说 / 新 / 语
语文要素: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童年的发现
杨氏之子
手 指
人文主题:风趣与幽默
任务一读准读通,初讲故事
PART 01
刘义庆(403—444)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载汉至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逸事。书中所载人物皆实有其人,涉及的重要人物有几百人,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的思想、言行、社会风貌。
杨 氏 之 子
的
儿子
姓杨人家的
试试像课文题目这样介绍自己或同桌。
读了课题之后,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yì
qín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禽
造
yì
qín
诣
家
象形字,本义:走兽总名。“擒”的本字。
甲骨文
像一把捕捉鸟类的长柄网具
金文
加上了声旁“今”
【古义】:在这里是两种意思,
即“家”和“鸟”;
【现义】: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
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
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
用处。就是指家里养的那
些鸡、鸭、鹅等。
家禽
为( wéi )①做;②当,作;③成,变成;④是;⑤被。
为( wèi )①替,给;②表目的;③表原因。
为( )设果。
wèi
根据意思给句子的“为”选择合适的读音。
根据意思给句子的“应”选择合适的读音。
应( yīng )①该,当;②答应,应承;③姓。
应( yìng )①答应或随声相和;②应付,对待;
③适合,配合;④接受。
儿应( )声答曰。
yìng
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
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访这个孩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任务二
理解故事,感悟“甚聪惠”
甚聪惠
惠,同“慧”
甚:十分,非常。
课文有五句话,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介绍
杨氏之子,是哪句呢?读成一个词是什么?
杨氏之子“甚聪惠”在何处呢?画出相关词句,在旁边写批注。
感悟“甚聪惠”
品读“为设果”。
孔君平是晋朝的高官,和杨父关系非常好,常去杨家做客。才九岁的孩子就会端来水果替父招待客人,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果然“甚聪惠”。
谁为谁 设果?
杨氏子为孔平君设果
感悟“甚聪惠”
品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就是没有听说过,杨氏子说话委婉,尊重长辈,很有修养,是个“甚聪惠”的孩子。
“夫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可以看出杨氏子尊重长辈,是个聪惠的孩子。
感悟“甚聪惠”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君家(杨家)果——杨梅
夫子家(孔家)禽——孔雀
谐音双关,用姓氏打趣
感悟“甚聪惠”
感悟“甚聪惠”
杨氏子不仅听懂了孔君平的谐音双关,还能如法应答,应答迅速,答得巧妙,真是“甚聪惠”啊!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反应敏捷、迅速
再次朗读对话,读出主客间对话的风趣。
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孔君平微微点头,对杨氏之子的聪慧赞赏有加,夸道:“妙,真是妙!”
孔君平眼神中流露出惊讶,没想到一个孩子的思维竟如此敏捷,语言是如此机智巧妙。
假如杨氏之子这样回答,你觉得怎么样?
A.儿应声答曰:“否,此果贾之。”或“是,此果吾
家树结之。”
B.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
表明他没有听懂孔君平话中有话,一语双关,回答得不智慧。
第二种没有了“未闻”,对长辈说话的语气很生硬。
这两种回答都不够聪惠
思辨“甚聪惠”
任务三
演说故事,表达“甚聪惠”
此刻,你们都是杨氏之子了,傍晚,父亲回来了,他已经遇到过孔君平了,他一进门就说:“儿子,白天孔叔叔来我们家了……”你会把这个故事讲给父亲听吗?
①把杨氏之子尊重长辈、如法应答的“聪惠”之处用语言表达出来;
②把回应孔君平的思考过程讲清楚,让大家看到他内心的想法,深刻感悟他的“甚聪惠”。
故事演说要点
故事演说现场
PART 02
任务四
由故事及己,走向“甚聪惠”
今天我们读了一个小故事,认识了很聪惠的杨氏之子,我们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其他古代孩子。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
让梨的孔融
说一说这些孩子的聪惠之处。
称象的曹冲
不取道旁李的王戎
这些孩子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勤奋努力、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合作探究,走向“聪惠”。
张吴兴和杨氏之子比谁更聪惠呢?你更欣赏谁?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 ,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dòu)?”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张吴兴说话很不留余地,不给先辈面子。而杨氏之子尊重长辈、说话委婉、语言风趣幽默。
反应敏捷、聪惠
同学们,当你通过阅读、比较、辨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就比之前“聪惠”了!
课后大家再去读一读《世说新语》,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聪慧之处,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争取让自己也成为一个聪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