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
万里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你知道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世界文化遗产,是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认定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突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是人类罕见同时无法代替的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21年7月,中国已有38项世界文化遗产、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14项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仔细观察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地图,了解布局
古时候,大部分都城都建立在北方。北方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
中央电视台打算重拍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你愿意为其中的一集设计文案吗?
中央电视台38集高清纪录片
《世界遗产在中国》目录
第1集 青城山—都江堰
第2集 黄山
第3集 大足石刻
第4集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第5集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第6集 武当山古建筑群
第7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第8集 龙门石窟
第9集 黄龙风景名胜区
第10集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第11集 昆曲
第12集 平遥古城
第13集 苏州古典园林
第14集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第15集 澳门历史城区
第16集 三江并流
第17集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第18集 云冈石窟
第19集 泰山
我选哪一集呢
?
第20集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第21集 武夷山
第22集 秦始皇陵(上)
第23集 秦始皇陵(中)
第24集 秦始皇陵(下)
第25集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第26集 明清故宫(上)
第27集 明清故宫(下)
第28集 天坛
第29集 开平碉楼与村落
第30集 丽江古城
第31集 河南殷墟
第32集 古琴
第33集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第34集 庐山国家公园
第35集 长城(上)
第36集 长城(下)
第37集 莫高窟(上)
第38集 莫高窟(下)
地点
景色
美食
故事
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
?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它的什么特点呢?
你课前搜集了哪些相关的资料?
小组分享
描述外观和结构;
记录历史变化;
讲述传说故事……
文字、图片、表格……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建造过程
外观、结构
传说故事
历史、作用
美景
请你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按学习单1的提示相互检查搜集的内容,并交流意见。
学习单1
请按下面的提示,读一读同学搜集的资料,做好批注并小声交流。
①同学搜集的资料准确吗?
②有无关的或者重复的资料吗?
③有过长、过于详细的资料吗?
④还需增加哪些内容?
在整理资料时,根据自己要介绍的内容将资料进行分类,然后剔除无关的或者重复的资料,缩减过长、过于详细但可以用的资料。如果资料的内容不够完善,还可以继续查找、补充。
整理资料
习作提纲
题目:秦始皇陵兵马俑
开头: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中间:
①兵马俑神态各异,形象逼真。
②兵马俑坑里有各种攻击型战车。
③兵马俑坑里还有一些兵器。
结尾:秦始皇陵兵马俑如此神奇,有机会你一定要来看一看!
要按一定的顺序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或方面准确地介绍出事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简洁明了
分三方面介绍
明确习作要求,撰写初稿
习作要求:
(1)将整理后的资料按提纲的顺序,用自己的话或以自述等方式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2)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具体、准确。
(3)写完后,对照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要怎么写呢?
从课文中借方法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
以时间为界限
以空间为界限
从课文中借方法
——图文结合
要怎么写呢?
介绍建筑物的构造
从课外阅读中学方法
到了居庸关,你会被一座奇特的建筑物吸引,那就是“云台”。这座全部用白色石头修建而成的建筑物,据说从前在它上面的是一座精巧的寺庙,“云台”是这座寺庙的底座。如今寺庙已经只剩下几个柱础了。“云台”下面是一个可以通行车马的大门,与一般门洞不同的是,它的洞壁上刻有四大天王和其他上千尊栩栩如生的佛像,门上刻有各式各样的动物和花草。据考古学家说,像这样完整和精致的元代石雕是很少见的。而更为少见的是洞内壁上用多种语言刻着陀罗尼经咒颂文。因此,这座“云台”无论是在建筑、雕刻艺术史上,还是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拓展资料
来历
价值
要怎么写呢?
外观—结构—历史变化—传说故事
看到的—想到的
如何安排表达的顺序呢?
在自己的提纲里,按照介绍的顺序,给要介绍的内容标上序号吧。
请选择一个内容,运用动静结合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介绍。
(1) 内容:外观、结构、历史变化、传说故事。
(2) 方法:动静结合或图文结合。
把搜集的资料直接搬到自己的习作中
没有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写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用词生僻,过渡生硬
没注明资料的出处
……
问题习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三个俑坑内,三个坑以“品”字形排列。
三个兵马俑坑里共保存着大约7000尊陶俑和陶马,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陶俑都精神抖擞,有的手持兵器,有的半跪在地;陶马都体格健壮,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还有的闭目静立。游客们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马,怎么会不交口称赞呢?
范文引路,学习方法
兵马俑坑里不仅有陶俑和陶马,还有戎车、轻车、阙车等攻击型战车。这些车在结构方面没有区别,只是乘员和作用略有不同。戎车是将领乘的指挥车,轻车是战士用来驰驱攻击的战车,阙车是用来填补空缺的兵车。三个兵马俑
坑出土的战车,都属于攻击型轻车类,是古代用于战斗的车辆,多达130余辆。除了个别的战车比较华丽外,大部分的战车外形是相似的。不管谁看到这些战车,都会感到震撼,惊叹于它做工的精湛。
兵马俑坑里面还有一些兵器,在一号坑里就曾发现一把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的青铜剑。当考古工作者把陶俑搬开时,这把青铜剑竟然一瞬间恢复了平直的状态。在地下深藏了 2200 多年,被重物压着的青铜剑竟然还能恢复平直,古代的工艺技术真是高超且精湛!
秦始皇陵兵马俑如此神奇,有机会你一定要来看一看!
在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时关注自我,让自己“身临其境”,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象。
可以用“《×××》中提到”等方式引入资料,标明资料来源。
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描述。
在介绍时,除了灵活选用图文结合、引用别人的话等方式外,还可以让自己“身临其境”,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象,与读者互动。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说明文,语言要简洁、准确,不宜出现太多表达主观感受的句子,引用的资料也必须准确。
写法提炼
评价修改,共同提高
看看你的同桌的介绍是否清楚,是否能吸引其他同学,并给他(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桌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这节课,我们通过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为其撰写简介,进一步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工整地誊抄在习作本上。我们将把全班同学的习作汇编成一本小册子,供学校其他班级的同学传阅,用实际行动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期待下周三的
讲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