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写读后感
人物印象深刻
情形受到触动
……
道理深受启发
……
1
读要求,找“感悟点”
1.“读后感”和“推荐一本好书”有什么区别?
2.读后感的“感”指什么?请你用组词来回答。
感受、感想、感情、感悟、感动……
◎读后感,侧重“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在阅读时,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点,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就叫感悟点。
◎找准“感悟点”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一步。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字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书(文章) 感悟点 角度
《安徒生童话》 小美人鱼的善良、勇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人物
《祖父的院子》 作者跟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让我难忘。 情形(场景、情节)
《铁杵成针》 我明白了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道理
书(文章) 感悟点 角度
《呼兰河传》 让印象深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惨死。让我深刻感受到迷信对人的残害。我们要抵制迷信,破除迷信,努力学好知识,踏实过好每一天。 情形(场景、情节)
《呼兰河传》 让我印象深的是祖父和我在园子里的温馨画面。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想到了她对我的爱和包容,想到了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情形(场景、情节)
书(文章) 感悟点 角度
《三国演义》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人物
《三国演义》 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但我更看到了他的顾全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物
《三国演义》 诸葛亮神机妙算,机智过人的背后是他的勤学苦读。 人物
请你按照表格前面的例子,想一想自己要写的是关于哪本书或文章的读后感,感悟点是什么,从什么角度寻找的。填写表格。
书(文章) 感悟点 角度
《安徒生童话》 小美人鱼的善良、勇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人物
《祖父的院子》 作者跟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让我难忘。 情形(场景、情节)
《铁杵成针》 我明白了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道理
2
读要求,来构思
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讨论:
读后感一般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哪些内容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相对简略?
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书或文章大致内容
略写
印象深刻的内容和读后的感想
详写
引:引出所读
概:概括内容
议:评议作品
结:总结全文
读后感“五步法”
联:联系生活
学方法,写读后感
3
第一步:引——引出作品
◎用印象深刻的人物、情形、句子,引出作品。
◎亮出观点,引出作品
◎用读书时的环境,引出作品
◎用情感共鸣,引出作品
……
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飘飘然有神仙之姿;他神机妙算,轻摇羽扇,谈笑间就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引:用印象深刻的角色引出作品。
读着《祖父的园子》,我的眼前清晰地浮现出一幅画面:在充满生机的园子里,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在园子里嬉闹,慈祥、宽容的祖父带着笑望着她……
引:用印象深刻的情形引出作品。
光明源于自己内心。——题记
“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这是著名作家海伦 凯勒在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过的话。
引:用印象深刻的句子引出作品。
一位先哲曾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确实,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自从看了《水浒传》,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引:亮出观点,引出作品。
夕阳西下,微风拂面,晚风轻轻地吹动树叶,金色的余晖落在封面上,我不禁又翻开了这本书——《城南旧事》。
引:用读书时的环境引出作品。
当我读完厚厚的《爱的教育》,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中……
引:用情感共鸣引出作品。
书(文章) 感悟点 角度
《安徒生童话》 小美人鱼的善良、勇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人物
金碧辉煌的宫殿,闪着亮光的奇妙植物和蔚蓝的大海,构成了美丽神秘的海底世界。这个世界就来自《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这个故事。
她,有着火红的头发,美妙的歌喉;她不仅美丽,更有着一颗善良、勇敢的心;她为了成全王子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她就是从《安徒生童话》走到我心中的小美人鱼。
下面哪一段话和感悟点匹配?
第二步:概——概括内容 简述作品
◎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概括
◎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
◎借用书中“序言”“推荐语”进行概括
……
这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卡拉娜是一位印第安女孩,她的家族要搬到其他地方,因为意外使她没来得及上船而和家人分开了。她并没有灰心,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在海豚岛生活了十八年,最终得救了。
主要人物
主要事件
起因
经过
结果
第二步:概——概括内容 简述作品
◎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概括
◎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
◎借用书中“序言”“推荐语”进行概括
◎和“感悟点”联系,重点介绍印象深的部分。
除陋习,破迷信——读《呼兰河传》
……
《呼兰河传》写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有的人被书中萧红与祖父的亲情打动,有的人为无法重来的快乐童年感到遗憾,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小团圆媳妇只在睡觉时说了声“回家”,她的婆婆就认为她被恶鬼缠上,竟然听信“大神”,用各种“偏方”把小团圆媳妇折磨得无比虚弱,最后病逝。这令我震惊到颤抖!
……
先是很简单地介绍了书的主要内容,再重点讲自己印象深的部分,这一部分和“感悟点”紧密联系。
第三步:议——亮出“感悟点” ,评议作品
观点+理由
先表达观点,再结合书中的内容把感想写清楚。
给作者带来快乐童年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是因为祖父的宽容与疼爱。每天,祖父带着年幼的小萧红去园子里劳作,教她做各种农活。虽然她在园子里大多时候是乱闹一气,但祖父从不责怪萧红,还不厌其烦地教导她分辨野草和谷穗。祖父的疼爱充满了作者的整个童年时光。
表达观点
结合书中内容把感想写清楚
在同周瑜的斗智斗勇中,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其实,诸葛亮的聪明不是一时的,而是平时日积月累的结果。他懂天文和地理,才能预测天气;知道那天有大风,借助风势顺水推舟,使得借完箭的船很快撤离;他懂人心,不仅知人善用,而且善于打心理仗。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鲁肃借船,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因此假装攻打曹营。几方面综合因素让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得以成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经过长期的苦读,潜心研究的结果。
表达观点
结合书中内容写理由
第三步:议——亮出“感悟点” ,评议作品
第四步:联——联系实际,拓展感悟
联系实际
联系亲身经历
结合他人事例
你从生活中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其他事例
妙招一:对比
雨来被鬼子毒打的时候,他的脸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鼻子被打出血来,顺着腮边流下来,一滴一滴的血滴在课本上。然而雨来只是用手背一擦,倔强地抽动一下嘴角,仍旧咬着牙,严守秘密。难以想象,假如换作是我,我能承受这样的折磨吗?雨来仅仅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出生在那样动乱的年代,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然而他却能应对残暴的敌人,勇敢地说不。我们此刻的生活多么幸福,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有老师长辈耐心的教导,我们生活在一个爱的港湾里,不用害怕有什么风雨来袭击。然而我们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埋怨玩得不够,我们无休止地向父母要这要那,从没想过为家庭,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同雨来相比,我们显得多么渺小!
通过和小雨来进行对比,把对雨来的“勇敢”品质的感悟写具体了。
妙招二:举事例
……
有时候,母爱不是温暖的呵护,而是严厉的指正。一次,我的脚受伤了,但我非要去游泳,妈妈不让。伤心、愤怒与不甘一下子冲上了我的心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想也不想就冲着妈妈大发雷霆。在愤怒中,我瞥见了妈妈眼中的泪花,发现了妈妈的眼神就如紫岚的眼神一样充满痛苦和内疚。到今天,我才明白妈妈是为了我好,她只是不想让我的伤口再次发炎,只是想改改我的臭脾气,免得我以后吃亏。我也终于明白了妈妈对我的严厉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
“狼王梦”不仅仅是紫岚的梦,也是天下母亲的梦。
通过写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例,把“母爱是严厉的”这个感悟写具体了。
妙招三:排比列举
这份对他人生命的关爱,透过这本书穿越时空传递到了我的身上,触动了我的内心。此时此刻,有更多少年的身影浮现在我眼前:8岁的杜瑶瑶,父亲离开人世,母亲瘫痪在床,从三年级开始,她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学习、照顾妈妈,年年如此,她用爱支撑了整个家庭,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12岁的谭海美靠捡破烂攒起的学费勤奋读书,她用柔弱的身躯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她将爱心洒向身边每一个像她一样的“留守儿童”,她用爱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少年周恩来,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时,拍案而起立下“为了中华之崛起”的宏伟志向,他心中装着的大爱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排比列举他人的事例,进一步把“对他人生命的关爱”这个感悟写具体了。
第五步:结——总结全文 点明主题
12岁的我,在渐渐告别童年时,是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我的童年,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爱”这个字眼所蕴含的能量,这份爱使童年更温暖,这份爱使童年更有意义。这本书我反复阅读了不知多少次,脑海中随时都会浮现出桂花树、灰汤粽、白姑娘……这些出现在琦君童年里的人和事透出的都是爱,这份爱给人带来了一份真切而动人的暖意,透过质朴淡雅的文字,变成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萦绕在我的童年记忆里。
引:引出所读
概:概括内容
议:评议作品
结:总结全文
读后感“五步法”
联:联系生活
小贴士
4
小贴士
引(10%)
概(20%)
议(30%)
联(30%)
结(10%)
结构图
小贴士
好题目
爱使童年更温暖
——读《琦君散文》有感
主标题
副标题
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读《老人与海》有感
一声叹息说吕布
——读《三国演义》有感
点明自己的观点:
无规矩不成方圆
——读《西游记》有感
点出书中人物:
引用书中语句:
以印象深的情节为题:
“打虎”的背后
——读《景阳冈》有感
范文引路
5
看见孤单——《小海蒂》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小海蒂》这本书,颇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遗孤海蒂成长的故事。海蒂先是被送到山中的阿鲁姆爷爷家生活,她的陪伴让脾气古怪的爷爷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在爷爷家,海蒂也交了许多朋友。后来,她又被姨妈接去瘫痪女孩克拉拉家,为克拉拉带来了许多温暖,让克拉拉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重新站立起来……
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小海蒂为彼得奶奶念赞美诗时,彼得奶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起初我不懂这个笑容究竟有什么含义,经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我才知
引、概:简单介绍主要内容
议
道:因为彼得奶奶的家人各忙各的事情,没有人陪伴她,而海蒂的到来,让她拥有了许多欢乐与温暖。我一直认为大人十分坚强独立,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原来大人也需要陪伴。
看到彼得奶奶,我也想起了我的奶奶。 她为我们家操劳了太多,但我、哥哥和妈妈却很少关心奶奶,也不会陪奶奶做些什么。甚至有时,奶奶主动来找我们聊太,也会因为我们不耐烦的眼神和冷冰冰的一句“没空.而退缩。回想起来,奶奶不知被拒绝多少次了,每次她都低下头,悻悻地走回房间,而我们却不以为意……想到这,我不禁鼻子一酸,我的奶奶和书中的彼得奶奶不是很像吗?我以后也要像海蒂那样,主动关心和陪伴奶奶,让她不再孤单。
结合作品,亮出“感悟点”
联:联系亲身经历,把感想写具体
再想到社会上也有许多孤单的空巢老人,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他们作为父亲、母亲,非常理解孩子的难处。他们选择待在家里,默默等待孩子们归来。他们独自守在家中,一天天地衰老。他们也渴望陪伴,却很难等到那一份“陪伴”。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我心疼这些空巢老人,也更深刻地感受到“陪伴’的力量。
对一个人来说,孤单是深深的苦痛,而真诚的陪伴,就是愈苦痛的良方。如果你身边也有孤单的他们,请尽可能多地陪他们吧!
结: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联:结合他人事例把感想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