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05: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 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目标
1.理解“移项”的定义(将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并能正确运用移项法则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要求学生会标注移项步骤,明确每一步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
1.能识别方程中需要移动的项,合理选择先合并同类项还是先移项的策略。
2.减少符号错误(尤其是负号处理),培养分步检查的习惯。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习惯。
2.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x+b=cx+d ”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移项法则
知识讲解
03
对应练习
05
情景创设
01
课堂小结
07
例题讲解
04
链接中考
06
新知探索
02
情景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念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情景激趣
回顾: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依据:
(1)合并同类项——乘法分配律
(2)系数化成1——等式的性质2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x = 4
解下列方程:
情景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念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情景激趣
情境:丝绸之路
在很久很久以前,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商人们在这条路上往来穿梭,交换着各种珍贵的货物,有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也有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今天,我们也将在这条路上遇到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
情景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念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情景激趣
情境:丝绸之路
在丝绸之路的一个繁华市集上,有一位来自远方的商人,他带来了一批精美的地毯。他告诉人们,这些地毯的总数加上10块,正好是原来的3倍。同学们,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他一共带来了多少块地毯吗?
设商人带来的地毯总数为x块,根据题意
x + 10 = 3x
这个方程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我们已经学过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移项,来解决这个方程!
分析问题,寻找对应
观察方程: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这个方程x + 10 = 3x,你们觉得这个方程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吗?
分组讨论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上堂课学习过:
未知数x的项在一边,常数项在另一边
同学们可以先自己尝试一下,把方程x + 10 = 3x进行变形,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析问题,寻找对应
思考:方程x + 10 = 3x 的两边都有含 x 的项(x 与 3x),怎样才能把它转化为 x = m(常数)的形式呢
分组讨论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3x:x+10 3x=3x 3x
化简得:-2x+10=0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10:-2x+10 10=0 10
化简得:-2x=-10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2):-2x÷(-2)=-10÷(-2)
化简得:x=5
分析问题,寻找对应
说一说:每一个步骤的依据!
分组讨论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3x:x+10 3x=3x 3x
化简得:-2x+10=0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10:-2x+10 10=0 10
化简得:-2x=-10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2):-2x÷(-2)=-10÷(-2)
化简得:x=5
等式的性质1
合并同类项
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性质2
分析问题,寻找对应
观察:这个过程中变化的是什么?
分组讨论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x - 3x= -10
x + 10 = 3x
原方程:
变形后:
像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移项”有“两变化”:
(1)位置变化:从方程的一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2)符号变化:由正变负,负变正.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称为移项。
★归纳(1)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2)移项要变号;
(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把常数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数学文化
约 820 年,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著有《代数学》(又称《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其中,“还原”指的是“移项”,“对消”隐含着移项后合并同类项.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章,更早使用了“对消”和“还原”的方法.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5+x=10移项得x=10+5 ;
(2)6x=2x+8移项得 6x=8 - 2x;
(3)5-2x=4-3x移项得3x-2x=4-5;
(4)-2x+7=1-8x移项得-2x+8x=1-7.
注意:交换两项位置≠移项。
注意:移项要变号。
例题讲解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例1

解下列方程:
(1)3x + 7 = 32–2x; (2)x - 3 = x + 1.
(1)移项,得
3x + 2x = 32 - 7
合并同类项,得
5x = 25
系数化为 1,得
x = 5
例题讲解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例1

解下列方程:
(1)3x + 7 = 32–2x; (2)x - 3 = x + 1.
(2)移项,得
x - x= 1 + 3.
合并同类项,得
- x = 4
系数化为 1,得
x = -8
例题讲解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采用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吨
例2
分析:因为采用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所以可设它们分别为2x t和5x t,再根据它们与环保限制的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
例题讲解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采用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吨
例2

设采用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和5x t.
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
5x-200=2x+100.
移项,得
5x-2x=100+200.
合并同类项,得
3x=300.
系数化为 1,得
x=100.
所以2x=200, 5x=500.
例题讲解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例3

例题讲解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 3 : 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 32 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
例4

设黑色皮块有 3x 个,则白色皮块有 5x 个.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3x + 5x = 32,
解得 x = 4.
则 3x = 12,5x = 20.
答:黑色皮块有 12 个,白色皮块有 20 个.
分析:利用等量关系“黑色皮块数+白色皮块数=32”列方程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1. 解下列方程:
解:移项,得
(1)3x = 4x + 3; (2)6x - 8 = 4x;
3x - 4x = 3
合并同类项,得
- x = 3
系数化为 1,得
x = -3
移项,得
6x - 4x = 8
合并同类项,得
2x = 8
系数化为 1,得
x = 4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3)6y -7 = 4y - 5;
移项,得
6y–4y = -5 + 7
合并同类项,得
2y = 2
系数化为 1,得
y = 1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y = 24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1.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
A. 由 5x-7=2,得 5x=2-7
B. 由 6x-3=x+4,得 3-6x=4+x
C. 由 8-x=x-5,得 -x-x=-5-8
D. 由 x+9=3x-1,得 3x-x=-1+9
C
2. 已知 2m-3 = 3n + 1,则 2m-3n = .
1+3=4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3. 小明和小刚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刚每秒跑 4 米,小明每秒跑 6 米. 若小明站在百米起点处,小刚站在他前面 10 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刚?
4x
10
6x
可得方程: 4x+10=6x.
移项,得 4x-6x=-10.
合并同类项,得 -2x=-10.
系数化为 1,得 x=5.
答:小明 5 秒后追上小刚.
解:设小明 x 秒后追上小刚,
小刚
小明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4.解根据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列出的方程 1.2x + 1 = 0.8x + 3.
1.2x + 1 = 0.8x + 3
解:移项,得
1.2x – 0.8x = 3 - 1
合并同类项,得
0.4x = 2
系数化为 1,得
x = 5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5.李明出生时父亲 28 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是李明年龄 的 3 倍,求现在李明的年龄.
解:设现在李明的年龄为 x 岁.
根据题意,得 28 + x = 3x.
解得 x = 14.
答:现在李明的年龄为 14 岁.
对照练习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6.王芳和张华同时采摘樱桃,王芳平均每小时采摘 8 kg,张华平均每小时采摘 7 kg. 采摘结束后王芳从她采摘的樱桃中取出 0.25 kg 给了张华,这时两人的樱桃一样多,她们采摘用了多少时间?
解:设她们采摘用了x h.
根据题意,得 8x – 0.25 = 7x + 0.25.
解得 x = 0.5.
答:她们采摘用了 0.5 h.
链接中考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2022·广西·中考真题)方程3x=2x+7的解是( )
A.x=4 B.x=﹣4 C.x=7 D.x=﹣7
移项,得
3x-2x=+7
合并同类项,得
x = 7
[答案]C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我亲历了什么
我知道了什么
我会什么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识别方程中需要移动的项
理解“移项”的定义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利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解
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
步骤
移项的概念
移项法则
移项
系数化 1
合并同类项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A层:P130:习题5.2:第4、6题.
B层:P130:习题5.2:第7题.
下 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