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2025-202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摩擦力——2025-202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3 07: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摩擦力——2025-202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所受重力为500N的雪橇,在平坦的雪地上用8N的水平拉力恰好可以拉着空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雪橇再载重500N的货物,那么,雪橇在该雪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4N B.8N C.16N D.24N
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球,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压,两球之间也存在弹力
C.两物体间如果有摩擦力,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
D.根据可知,动摩擦因数 跟滑动摩擦力成正比,跟压力成反比
3.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书写“一”字时,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白纸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向左 B.白纸对毛笔的摩擦力向右
C.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向左 D.桌面对白纸没有摩擦力
4.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是主动轮,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D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为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间不打滑,则A、B、C、D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
5.如图所示,小孩用平行于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由于沙发形变产生的
B.小孩此时受到三个力作用
C.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和小孩对沙发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沙发受到的摩擦力与沙发自身重力无关
6.学习完摩擦力后,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两物体不接触时也可能产生摩擦力
B.物体对接触面没有压力时一定不受该接触面的摩擦力
C.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某接触面的静摩擦力
D.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某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和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已知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撤去保留,则,方向向左
B.若撤去保留,则,方向向右
C.若撤去保留,则,方向向左
D.若撤去保留,则,方向向左
8.如图所示,木块M质量为0.4kg,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沿墙壁下滑,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关于木块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增大水平恒力F,摩擦力将变小
D.增大水平恒力F,摩擦力仍保持不变
9.如图所示,顶端有定滑轮O的斜面体A固定在水平面上,跨过滑轮细绳一端接物块B,另一端与竖直杆相连,另有轻质动滑轮跨过细绳与重物C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右移动竖直杆,B保持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的拉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C.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D.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AB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
11.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12.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不变
B.小球P受4个力的作用
C.小球物块Q受到3个力的作用
D.P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1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粗糙竖直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就是它的重力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仍不变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撤去F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14.如图所示,小李同学将厚纸板铺在水平桌面上,纸板的一部分伸出桌边,在纸板上放一本书,厚纸板、书受到的重力大小分别为G、5G。现用水平拉力F将纸板从书底下向右抽出(书未从桌面滑落),已知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纸板从书底下被抽出的过程中( )

A.纸板对书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纸板对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μG
C.纸板受到的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11μG
D.纸板被抽出的速度越大,书与纸板间的摩擦力越大
15.如图所示,物体甲叠放在物体乙上,物体乙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在物体甲上,使得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甲受到乙向右的摩擦力
B.乙受到甲向右的摩擦力
C.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无关
D.拉力F最大不能超过某一个值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三个木块A、B、C,质量均为m,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的墙面上。已知A的左侧面是光滑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B对A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是______。C对B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是________。
1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测量前,发现弹簧测力计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实验前应该先在__________方向对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实验中要做到匀速直线拉动物体,为了满足实验原理__________;
(2)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说明:__________;
(3)图丙中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图丁中物体A、B间绳子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
(4)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戊所示。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请想象并描述如果世界上没有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子。
19.有人想水平地夹一叠书,他用手在这些书的两端施加压力,如图所示,若每本书的质量为2 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6,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0,则此人最多能夹住多少本书?(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0.如图所示,两物块上下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
(1)当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A物体上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试分析此时两物体之间、B物体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情况
(2)若将水平向右的拉力F改作用到B物体上时,两物体也保持静止状态。试分析此时两物体之间、B物体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情况。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用水平拉力拉着空雪電在地面匀速直线运动时,空雪電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即8N,若雪電再载重500N的货物,总重力变为原来的2倍,对雪地的压力也变为原来的2倍,则所受摩擦力也变为原来的2倍,即16N,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A错误;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球,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压,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B错误;
C.两物体间如果有摩擦力,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C正确;
D.动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与两物体间的无关,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B.毛笔相对白纸向右运动,可知毛笔受白纸的摩擦力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向右,选项AB错误;
CD.对白纸分析可知,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向右,则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向左,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假设主动轮与皮带间无摩擦力作用,则当顺时针启动时,与皮带间将会打滑,此时C点将相对于A点向上运动。实际上,与皮带间没有打滑,可见C点相对于A点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反之,A点相对于C点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知C、A两点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向下、向上。同理,可判断B、D两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
B.小孩此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沙发对小孩的推力和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共受到四个力作用,故B错误;
C.沙发对小孩的推力和小孩对沙发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由于沙发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沙发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小孩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自身重力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摩擦力属于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接触力,不接触时不可能产生摩擦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体对接触面没有压力时一定不受该接触面的摩擦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分析物体受到某接触面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时,应选择相应的接触物体为参考系,因此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某接触面的静摩擦力,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某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B.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和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方向向左;若撤去保留,由于可知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方向向右,故A错误,B正确;CD.若撤去保留,由于可知木块将向右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方向向左,故C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AB.根据可求得
选项A错误,B正确;
CD.物块沿墙面下滑,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可知,增大水平恒力F,摩擦力将变大,选项CD错误。
9.答案:A
解析:A.斜面体A和物块B均不动,设定滑轮右侧绳子长度为L不变,杆到斜面体间距离d,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知缓慢地向右移动竖直杆,杆到斜面体间距离d增大,则θ增大;选动滑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关系可知,θ增大则F增大,故A正确;BCD.物块B平衡时,B与斜面间摩擦力情况有三种,可能不受摩擦力,可能受沿斜面向上摩擦力,也可能受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当F增大时,物块B的摩擦力对应三种情况,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C、D都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B间有静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对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受到B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B不符合题意;
C.对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θ,故C符合题意;
D.由于AB间为静摩擦力,无法确定动摩擦因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对A、B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再对物体B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其中:
联立有:②
联立①②解得:
故选B。
12.答案:AB
A.QA.Q均处于静止状态,可知其受到的静摩擦力与自身重力平衡,所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不变。故A正确;B.小球P受4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重力、绳子拉力、Q提供的弹力和静摩擦力。故B正确;C.小球物块Q受到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重力、墙面的弹力、Q提供的弹力和静摩擦力。故C错误;D.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Q所受静摩擦力竖直向上,根据力的相互性,P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
13.答案:BD
解析:A.若木块静止,受力平衡,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但不能说静摩擦力就是重力,A错误;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与木块的重力平衡,方向一直竖直向上,B正确;
CD.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撤去F后,木块沿墙壁下滑时,竖直墙面对木块没有弹力,则竖直墙面对木块没有滑动摩擦力,D正确,C错误;
故选BD。
14.答案:AC
解析:A.书相对纸板向左滑动,则纸板对书的摩擦力方向向右,选项A正确;
B.纸板对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选项B错误;
C.纸板受到桌面向左的大小为的摩擦力,受到书的向左的大小为的摩擦力,则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选项C正确;
D.书与纸板间的摩擦力与纸板被抽出时的速度大小无关,选项D错误。
15.答案:BD
解析:AB.甲乙一起向右加速,则乙受到甲的摩擦力向右,甲受到乙的摩擦力向左,选项A错误,B正确;CD.对AB的整体,乙受到的摩擦力,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当乙受到的摩擦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甲乙会产生相对滑动,则要使得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最大不能超过某一个值,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BD。
16.答案:(1)竖直向上mg;竖直向上2mg
解析:对A受力分析,B对A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平衡,所以B对A的摩擦力坚直向上,大小是mg。
A、B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C对B的摩擦力与整体的重力平衡,所以C对B的摩擦力竖直向上,大小是2mg。
17.答案:(1)水平;二力平衡
(2)图甲、乙两次压力相同,乙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也大,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0;0.6N
(4)压力;不需要;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前应该先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实验中要做到匀速直线拉动物体,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得到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
(2)图甲、乙两次压力相同,乙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也大,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丙中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相对A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图乙中绳子对A的拉力为0.6N,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6N,A和B质量相同,对支持面的压力相同,丁图中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平衡,绳子的拉力
(4)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改变了对铁块的拉力,从而改变铁块对纸板的压力,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铁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力传感器的拉力与受到板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8.答案:如果没有摩擦力,鞋底的花纹不会再被磨平,但人也将无法行走,筷子将夹不起来食物,手不能握住物体……
解析:
19.答案:22本
解析:设书与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能支持书的最大数目为n,若不考虑书与书之间的滑动,人能夹住的书的最大数目为N,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n、N必须为正整数,且满足

所以该人能夹住的书最多为22本。
20.答案:(1)当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A物体上时,对A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A物体受到B物体对其产生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由力的相互性可知,B物体受到A物体对其产生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F;对B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B物体受到桌面对其产生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由力的相互性可知,桌面受到B物体对其产生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F。
(2)当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B物体上时,对A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A物体与B物体之间无摩擦力作用;对B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B物体受到桌面对其产生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由力的相互性可知,桌面受到B物体对其产生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F。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