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5-202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5-202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3 08: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5-202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1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km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90km。”“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km的路程。”从物理学角度看,你认为这位女士主要是由于没弄清哪个物理概念(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2.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abcd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B、C、D分别是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B.前2 s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D.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3.民间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如图所示是某地举行的500m直道龙舟比赛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全程中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大,但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不一定最大
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D.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时,可将队员看成质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D.当加速度为负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5.攀岩运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运动形式,户外攀岩运动更加刺激与惊险。一户外攀岩运动的运动线路图如图所示,某攀岩爱好者从起点a到b,最终到达c。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的位移
B.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
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D.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他的平均速度
6.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标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照系是江岸
B.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照系
C.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可看作质点
D.田径比赛中某运动员跑200米用时25秒,则其平均速度为8m/s
8.人们通常所说的“速度”,有时指瞬时速率,有时指平均速率。下列表述中,指瞬时速率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 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
C.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 km/h
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
9.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两旁都竖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广州市环市路高架桥上的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离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B.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路程
10.某主干道上交通管理部门设立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要求驾驶员在该主干道上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80m/s的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80m/s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80km/h
D.汽车上的速度计的指示值必须大于80km/h
11.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一架舰载机在甲板上进行加速起飞的训练,其加速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舰载机的位移和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舰载机加速起飞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B.在内,舰载机的平均速度小于7.5m/s
C.舰载机在M点位置时的速度等于21m/s
D.舰载机在M点位置时的速度大于20m/s
二、多选题
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图象,甲的是OA直线,乙的是OAC曲线,二者相交于A点,曲线OA在A点的切线AB交时间轴于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质点做直线运动,乙质点做曲线运动
B.甲质点2s时的速度为2m/s
C.乙质点在4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且4s后反向运动
D.前4s内甲质点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
13.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4.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某物体加速度在减小,但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向东,而速度向西
C.加速度,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D.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
15.直线折返跑是训练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方式之一.如图将6个标示筒两两间隔5 m摆放,跑动顺序为①→④→②→⑥,运动时间为10 s,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平均速度大小为2.5 m/s B.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C.平均速率为6.5 m/s D.平均速率为4.5 m/s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应使用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某次实验时得到的纸带中的某段如图乙所示,A、B、C、D、E为选出的5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测得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周期为。则可得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7.丰城中学某物理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小车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D.将小车放在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
其中,,,,,,则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8.一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3.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6.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9.一辆汽车在两相距的景点A和B之间来回往返行驶,A、B在一条直线上,从A景点出发时有一位细心的旅客看了自己的手表,指针恰好指,到达B景点时,已是,导游要求各位旅客在B景点处只能游玩30分钟,准时发车返回A景点,当回到A景点时刚好是事先约定好的,求:
(1)汽车从A景点去B景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汽车从B景点返回A景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20.中学实验室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有哪些 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这位女士理解错的是速度的概念,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90km/h是速度的概念,是描述的瞬时速度,不会因为她的开车时间短,或位移短而改变此速度的大小。故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质点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可知质点以恒定速率运动破题关,则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1 m/s,A、D错误;2 s内质点由A运动到B,位移大小为,B错误;4 s内质点由A运动到C,位移大小为,则平均速度大小为,C正确。
3.答案:B
解析:A.根据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共同决定,虽然大,但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错误;
B.获得第一名的龙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一定最大,但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不一定最大,B正确;
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C错误;
D.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时,队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将队员看成质点,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A.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才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A错误;
B.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若路程与位移大小不同时,平均速率就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B正确;
C.速度变化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因此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C错误;
D.当加速度为负时,如果速度也为负,两者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樊岩爱好者的运动轨迹,不是樊岩爱好者的位移,故A错误;
B.由于攀岩爱好者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所以所走路程要比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故B正确;
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路程,故C错误;
D.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他的平均速率,故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A正确;
B.平均速度就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错误;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C错误;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相对于河岸来说的,故参照系是江岸,故A正确;B.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地球来说的:故参考系为地球,故B错误;C.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田径比赛中某运动员跑200米,其中200m指的是路程,所以平均速率为8m/s,故D错误。
8.答案:A
解析: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指通过某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A正确;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指通过某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B错误;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指通过某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C错误;人散步的速度指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D错误。
9.答案:D
解析: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瞬时速度,表示在任何时刻,速度都不能超过.距离下一出口还有是路程,而不是位移.
10.答案:C
解析:题图中的“80”表示80km/h,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80km/h,在行驶的任何时间内都不能超过80km/h,速度低于或者等于80km/h都是允许的。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A错误:在内,舰载机的平均速度,B错误:在内,舰载机的平均速度为,根据位移一时间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速度,可以看出舰载机的速度一直在增大做加速运动,所以舰载机在M点的速度不一定等于内的平均速度,C错误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舰载机做加速运动,所以舰载机在M点位置时的速度大于D正确.
12.答案:CD
解析:A.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两个质点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得甲质点2s时的速度为,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可知乙质点在0~4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且4s后反向运动,故C正确;
D.根据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则前4s内两个质点的位移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13.答案:ABC
解析: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故A正确;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由于AB段的时间更小,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D.不能确定物体在B点的速度是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ABC。
14.答案:CD
解析:A.加速度在减小,若加速度方向仍然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仍然会增加,故A正确;
B.加速度向东,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速度向西,故B正确;
C.加速度,若速度也小于零,则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D.加速度方向改变,即加速度变化,则速度一定变化,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D。
15.答案:AD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之比,则有,故A正确,B错误;平均速率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则有,故C错误,D正确.
16.答案:(1)交流
(2)0.27;0.88
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2)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
根据逐差法可知,加速度
17.答案:(1)BC(2)0.80;0.40
解析:(1)A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A错误,B正确;CD.为了充分利用纸带获取多的数据,应将小车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C正确,D错误。故选BC。
(2)电源频率为500Hz,则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则知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小车的加速度,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18.答案:
解析:设另一物体的总位移为2x,则总时间为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9.答案:(1);(2);(3)0
解析:(1)由题知汽车从A景点到B景点所用时间
所以汽车从A景点到B景点的平均速度
(2)由题知汽车是从09:50开始从B景点返回的,返回到A景点的时间为10:10,所以汽车从B景点返回到A景点所用的时间
则汽车从B景点返回到A景点的平均速度
(3)整个过程汽车的位移为零,所以整个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
20.答案:见解析
解析:相同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们都使用的是交流电,打点周期一般都是0.02 s。
不同点: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6 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220 V。
使用时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带时晃动,并先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的阻滞现象。
(2)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完点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