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评价卷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评价卷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20: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期末综合评价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活动一】班级开展“爱我中华”短视频制作活动,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1—5题。
qiáo


zhēn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俯瞰:   。
(2)振聋发聩:   。
3.解说词4个画线句子中有一个有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
第   句,修改意见:  。
俯视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删去“的原因”或“为了”
4.诚信是短视频创作的基石,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关于诚信,你怎么看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80字以内。(2分)
答案:(示例)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一个人只有讲究诚信,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社会立足;人人为诚信之人,人人做诚信之事,社会才会更和谐美好。因此,我们都要信守承诺。
5.小语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活动做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分)
  同学们,中华文化如万里长河,我们今天掬起的不过是几朵浪花;中华文化如鸿篇巨制,我们今天欣赏的不过是几个片段;中华文化如
      ,  。希望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
答案:(示例一)灿烂星空 我们今天注目的不过是几颗星辰
(示例二)华美乐章 我们今天聆听的不过是几个音符
(示例三)参天巨树 我们今天采摘的不过是几片绿叶
二、整本书阅读(4分)
【活动二】6.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后,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请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帮助该同学具体阐述这一发现。(4分)
答案:斯诺以纪实手法,真实地描绘了中国红色区域的真实情况。比如在描写红军长征时,他如实记录了红军战士们面临的艰难险阻,像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等,以及战士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过程。通过他的描述,读者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到那
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红军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如同平面镜一
样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客观世界。(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2分)
【活动三】7.小语准备了古代词作《渔家傲》跟大家一起学习,请你选出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这首词通过写梦中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B.一个“归”字,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好像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边。
C.词人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D.结尾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导析:D 结尾三句采用虚实结合及化用典故的手法,隐含词人对现
实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直抒胸臆”的表述错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活动四】8.班级制作故事主题墙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每空1分,共8分)
漫步古诗苑 人与 家国 (1)国破家亡,都城荒芜。杜甫悲叹“   ,城春草木深”。
(2)国家有难,慷慨以赴。李贺高歌“报君黄金台上意,
   ”。
国破山河在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人与 自我 (3)曹植用“剧哉边海民,   。   ,行止依林阻”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
(4)《庭中有奇树》中用“   ,   ”描绘女主人公的愁绪百结。
人与 自然 (5)“   ,   ”[陶渊明《饮酒》(其五)]两句将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言近而旨远。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活动五】感受了古诗词的精神力量,小语再邀你一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学习古代文化经典。(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尊①德乐义,则可以嚣嚣②矣。故士穷③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⑤加于
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选自《孟子·尽心上》,有删改)
  【注】①尊:尊重,尊崇。②嚣嚣(áo áo):自得的样子。③穷:不得志。④得己:得之于自身,即自得其乐。⑤泽:恩惠,恩泽。
确实
遵从
显现
喜好
10.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译文: 
11.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2分)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礼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
答案:古之人/ 得志/ 泽加于民
12.请从甲、乙两文中找出表现大丈夫相同品格的两组句子,并分析它们分别表现了大丈夫怎样的品格。(4分)
答案:(示例)①甲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与乙文的“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论述大丈夫不管得志或不得志都不背离道义,表现大丈夫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品格。②甲文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乙文的“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表现大丈夫得志就把恩惠施于百姓,讲仁德,不得志也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不放弃自己的原则的优秀品格。
  参考译文:【乙】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礼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就独善其身,显达就兼善天下。
六、现代文阅读(34分)
【活动六】柳客行的散文集《青白石阶》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散文奖,散文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阅读活动。(13分)
青白石阶
柳客行
  ①我家门前有一条坑洼不平的路,路边有一排石阶。风吹雨淋,脚步踩踏,日子一长,水泥台阶就青中泛白。
  ②连续几年,青白色的水泥台阶上总会坐着一个孩子。他得了一种怪病,抬不起手,直不起腰,也提不起腿,成了一个只能略微移动且有思想的“植物人”。
  ③这个小男孩就是我,一个人坐在青白石阶上,没有任何玩伴,像一座雕像一动不动。
  ④石阶旁的孩童来了一群又一群,走了一帮又一帮,从不知道什么是累,永远都那么生龙活虎地玩游戏。我只是坐在一旁看,慢慢也就熟知了每一个游戏的规则。
  ⑥一个晌午,同伴推着我跑得飞快,我没能及时掌握住踏板车前进的方向,踏板车撞在了马路牙子上。我飞了出去,它的身体因撞击而分割成了两半倒在路边。过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辆踏板车。额头贴着创可贴,耷拉着脸,我回到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青白石阶上,仿佛又回到几个世纪前。
  ⑦曾经的玩伴放了学,我便看着他从我身旁路过,从青白石阶的这一旁走到那一边。母亲坐在我的身旁,看着我发愣的样子,就问我看什么,我告诉她脑海里想象的学校模样,母亲便不再说话,摸了摸我的头,轻轻站起来,离开青白石阶走进了屋子。第二天,我也成了一名小学生,
父母亲自送我去学校。从此我离开了青白石阶,这一离开就是
十多年。
  ⑧十五岁这年,家里翻修房子,从废弃的屋子里拿出一样落满尘土的物件,原来踏板车被家人修好,当作舍不得丢的宝放在了屋子里。我用抹布擦去了踏板车上的所有脏污,努力挪动身体,从凳子上移到了小踏板车上。妹妹将我慢慢推到青白石阶旁。我坐在踏板车上等待儿时的玩伴,等了很久很久。直到父亲将我抱回屋里,把踏板车给了一个收破烂的人。我这才明白:那踏板车已经不属于现在的我,它属于那个坐在青白石阶上的我,再也回不来了!
  ⑨全城大改造那年,青白石阶被拆除的时候,我就坐在屋里。一辆大铲车高高抬起铲头,哐当一声砸进了我的心里,隐约有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告诉我,你再看看这青白石阶,再好好看看,这也是你最后一次看到青白石阶了。
(有删改)
13.本文设置了两条线索,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3分)
叙事线 生了怪病 呆坐石阶 坐车同游 不陪石阶 车毁受伤 再回石阶 得以上学 长别石阶 翻修房子见车 又回石阶 ③  .
.

情感线 孤独羡慕 ①  . ②  . 好奇向往 眷恋不舍 惋惜惆怅
快乐
满足
失落
沮丧
石阶
拆除 永别石阶
14.联系上下文,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答案: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努力用惯性带动腿移动的艰难情景,体现了“我”想与同伴一起玩耍,并融入他们的强烈愿望。
15.在第一人称的回忆性散文中常有两种叙述视角,一种是“过去的
我”,一种是“现在的我”。请参照示例,说说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
(4分)
答案:“过去的我”因能与同伴一起玩耍,不再孤单地坐在石阶上,所以觉得不用“陪着”青白石阶,有一种摆脱孤独的喜悦;“现在的我”回顾这段经历,意识到青白石阶见证了自己曾经的孤独与无奈,以及那段特殊的成长时光。“陪着”体现了“我”与青白石阶之间复杂的情感联系,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曾经孤独的感慨。
16.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续写给柳客行的授奖词。(2分)
  柳客行的《青白石阶》中,轮椅上的青年凝望内心和世界,生命如此坚韧,精神如此辽阔。他的文字像一碗药,用生命的苦涩治愈灵魂的孤
独;他的文字像   ,   。
一束光
用温暖的力量照亮心灵的黑暗
【活动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更是我国强大自己、走向世界的不竭力量源泉。小语找到了下面的文字,邀你一起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国力量。(12分)
材料一 宣纸,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既是中国造纸技术皇冠上的明
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
  宣纸的发源地与主产地为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 500多年历史。相传,宣纸创始人是蔡伦的弟子孔丹。孔丹偶遇青檀倒伏入水,因年深日久,洁白如
雪,便用青檀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宣纸主要原料为青檀皮、沙田稻草和猕猴桃藤汁。青檀皮浆料为长纤维,稻草浆料为短纤维,二者配合使用,形成骨骼与血肉相互依存的关系。宣纸工艺十分精妙和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108道工序,历时2~3年完成,可谓“精工出细活”。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材料二 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费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选自《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有删改)
材料三 保护并传承非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有16个验收合格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承载着非遗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和适宜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实践。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完整覆盖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同时,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活化利用文
化遗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数字化技术对于促进非遗传承、发展和创新起着阻碍的作用。
B.宣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发源地和主产地而得名,相传创始人为蔡伦。
C.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D.保护并传承非遗有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
信等。
D
导析:D A项,根据材料二第1段可知,数字化技术对非遗传承、发展和创新起到的是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B项,根据材料一第2段可知,宣纸迄今已有1 500多年历史,因发源地和主产地而得名,相传创始人是蔡伦的弟子孔丹;C项,根据材料二第2段可知,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传承发展中已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故选D。
18.在传统文化分享会上,小文打算向同学们介绍宣纸,但她不知从何入手,请你结合材料一帮助她向同学们介绍。(3分)
答案:①宣纸,因发源地与主产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 500多年历史。②主要原料为青檀皮、沙田稻草和猕猴桃藤汁。③宣纸工艺十分精妙和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108道工序,历时2~3年才可完成。④宣纸既是我国造纸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
19.请你简要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答案:材料一以宣纸为例,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精细和历史传承;材料二强调数字化技术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的积极影响;材料三则从政策支持与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了非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0.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4分)
答案:(示例)①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②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③建立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④衔接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活化利用好文化遗产。
【活动八】数字化时代,使用进度条能让我们生活中更有“安全感”。小语找到了下面的文字,邀你一起了解更多关于“进度条”的知识。
(9分)
进度条,数字化时代的安慰剂
①19世纪,家用电脑的加载进程没有任何提示。想象一下,你想玩个电脑游戏,但是点击图标之后,电脑没有任何回应,你感觉有点犹疑不安,考虑着要不要再点击一次,甚至怀疑电脑是否在运行,你能做的只有不知尽头的等待。如何解决电脑用户等待中产生的焦虑呢 1985年,年轻
的计算机博士布拉德·迈尔斯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
是使用进度条。
②迈尔斯通过实验,让人们意识到看似不起眼的进度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找来两组学生分别在有或无进度条的情况下操作电脑,最后有86%的学生反馈说他们喜欢有进度条的设计,有一个指标在那里,才可以让他们不至于在电脑前坐立不安。进度条可以化身为用户的安慰剂。
③进度条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研究人员曾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提供进度信息,另外一组则没有。结果发现,提供进度信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时提升准确率,减少反应时间,并且更有干劲,所需的休息时间也会更少。
④进度条为何会起到这些作用呢 这还要从人对时间的感知说起。人体不存在直接感知时间的器官,身体内部的一些节律可以给人以时间感,比如心跳、饮食和睡眠等,这使得时间知觉的主观色彩极强。如果遇到无预期的等待,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在使用电脑时,一般超过2秒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否则用户会失去耐心离开当前页面。
⑤进度条显然更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研究者发现,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如把整个进度条平均分割成很多个小切块,进度条按照一个个切块向前推进时,在相同速度下,切块的长度越小,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也就是说,改变时间知觉后,进度条就能让人“忍常人所不能忍”,从而大大降低用户退出程序的风险。
⑥进度条的出现源于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难以忍受和对掌控感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走向。面对不确定性,有人选择在人生里制造出自己专属的进度条:定下详细目标,树立里程碑,时时注意当下进度。还有人则选择拥抱全然的未知,鼓起勇气,忍着不
适,迈入迷雾笼罩的黑暗荒野。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祝你好运!
(有删改)
21.小语同学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了文章第①—⑤段的内容,请帮他补充完整。(2分)
答案:①电脑没有加载进程提示,用户只能犹疑不安地等待 ②进度条可对用户起到安慰作用 ③进度条可让用户做任务时表现得更好 
④不同进度条产生的效果
2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平整样式”与“螺旋纹路”的进度条,并将二者进行比较,说明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令人觉得时间过得更快,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3.小文读了本文后,认为第⑥段有些多余,请你提出反驳的理由。(2分)
答案:第⑥段由数字化的进度条写到了现实生活进度,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时的不同态度,阐述进度条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更深一层的思考,增加了文章的哲理性。同时结尾幽默的
语言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4.日常,我们经过十字路口时,会发现有些红绿灯有倒计时数字显示,有些则没有。阅读本文后,你认为红绿灯是否需要倒计时显示呢 结合文章表达你的看法与理由。(3分)
答案:(示例)需要。红绿灯倒计时其实就是一个进度条。结合第④段“如果遇到无预期的等待,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可知,红绿灯倒计时可以化身为司机的安慰剂,如果没有红绿灯倒计时,司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从而容易发生车祸。
七、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总有那么一个人,时常在心中惦念;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浮现;总有那么一首诗,时常在耳畔萦绕……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点滴,常常是不可复制的珍宝,永远在我们心底珍藏。
请以《珍藏在心底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后再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