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4《老王》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学习作者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
2、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星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令我们关注他们,伟人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令我们关注他。因为血浓于水,我们也关注我们的家人,但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的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今天就让我们来关注这类被遗忘的边缘人。
(二)、作者介绍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当时作者父母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
(三)文本研习
整体感知
从文中找出能最直接体现作者对老王情感的句子。
明确:那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
分析文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老王的不幸?
明确:谋生的艰难、生理的不幸、居住条件差、家庭的不幸、受他人的侮辱
老王的生活是不幸的,那他为人怎样呢?作者回忆了老王的那几个片段?老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1)送冰块、送默存上医院、送鸡蛋香油,体现他的心地善良。
(2)课文对老王除了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外,还有生动形象的刻画的段落,就是第8节和16节,请同学朗读体会其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镶嵌”“僵尸”“倒”“伛着身子”“滞笨”————-从中看出老王已病入膏肓,身体每况愈下。
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照顾生意、给物给钱、询问生计、关心命运
作者对老王做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感到愧怍?
明确:(1)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
(2)居高临下的同情(结合背景作介绍)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要平等地对待人,一种悲悯的人道主义精神。
赠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眼神纵然迷惘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总结与巩固
在这个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谋生方式不同,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并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因此人只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我们要尽可能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处境艰难的人。我们应当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五、作业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