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本单元分为三个课题,课题1介绍了空气成分、用途、污染及防治,并借助空气的组成引出物质分类知识中的纯净物、混合物。
2.本课题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习主题“2.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物质的多样性”“常见的物质”。课标要求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单元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学习、研究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学习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其三个课题的学习内容: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实验探究等知识。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三个台阶。
本课题是初步认识身边的常见物质,学生感性认知丰富,知识相对比较简单。能直接观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获取经验的途径多,不会形成太大的分化。在充分了解实验所使用的试剂、装置及原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从而理解整个实验的意图,并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实验要想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
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氧气已有了常识性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仪器,学习了试剂的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洗涤等实验基本操作,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方式。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循序渐进,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发现化学就在身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和讨论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2.认识空气中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体积分数)。
3.通过保护空气等社会话题,感受空气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绿色环保的社会意识。
核心素养
1.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难点:观察、描述、分析化学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思考: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 思考:1.空气中究竟有什么物质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去测定空气的成分吗 实验的依据是什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增加学生的人文情怀。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实践能力。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合作探究 【实验】请同学上来参与实验,将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让学生描述现象,并思考原因。 【提出问题】 1.你能描述空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思考:人类认识空气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呢 【提出问题】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化学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原理是什么 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给现在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带来的启发是什么 【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1.学习仪器及名称。 2.所用实验装置的原理。 3.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瓶内的剩余气体。 【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并回答问题。 对空气的成分提出猜想。 1.通过阅读教科书并分析,可得出汞+氧气→氧化汞和氧化汞→汞+氧气。 2.当氧气被消耗后,气体总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气后,气体总体积增加,增加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从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现象: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的高度。瓶内剩余的气体不可燃、不助燃。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氮气不溶于水,性质不活泼。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对化学产生亲近感。 复习物理性质的概念。 引入对空气成分的讨论。 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认识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又为实验室测氧气含量的实验带来启发。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对猜想进行验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空气的成分 【讲述】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比例。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课堂提问】请同学们合上教科书,比比谁记得又准又快 聆听,思考。 使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物质具体的含量,并通过课堂提问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课题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二、空气组成及其含量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第二单元课题1第1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1、2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