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 秋天的怀念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课文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2、为什么是怀念?
返 回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2.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难点)
3.通过品悟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说的“好好儿活”的含义,学会感恩,学会爱。(素养)
教学
目标
返 回
背景链接
史铁生二十一岁时,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的母亲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因肝病去世,当时年仅四十九岁。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文体知识
记叙性散文
概念 是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般对人和事的描写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知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彩。 分类 记事散文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叙述事件。
写人散文 以人物为中心,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做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tān huàn
shì
màn
qiáo cuì
shàn
wān
瘫 痪
侍 弄
憔 悴
仿 膳
豌 豆
诀 别
整 宿
xiǔ
jué
烂 漫
捶打
chuí
翻来覆去

絮叨

喜出望外
本文围绕“北海的菊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
母亲为了让“我”散心,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我”因双腿瘫痪不愿去,后来想去了,母亲却已离世。最后妹妹推“我”去看了北海的菊花。
为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2):双腿瘫痪后的“我”暴怒无常,母亲忍着病痛关怀“我”。
第二部分(3~6):“我”同意母亲的央求,准备去看菊花时,母亲却突然因病离世了。
第三部分(7):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明白了母亲的心意,决心“好好儿活”。
本文用三次“看花”串起叙事脉络。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从不同角度梳理“我”的变化。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好吧,就明天。”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学习任务单
看花(明线) 第一次(第1段) 第二次(第3段) 第三次(第7段) “我”的变化(暗线) 对看花 ____________ 勉强接受
主动前往
对母亲 拒绝、忽略 接受关怀
__________
对生命 自暴自弃 接受现实
__________
①无比抗拒
②悔恨、怀念
③积极面对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绝望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母亲说带“我”去看花:
烦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细心的人,这体现在三个“悄悄地”的细节上,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耐心和小心,更是让人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苦口婆心。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这体现在她面对“我”痛苦地捶打自己的腿绝望地喊时,忍住哭声劝“我”。“扑”“抓”两个动词形象地再现了母亲的痛心焦急。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慈爱的人,这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乐观慈爱的人,这体现在她兴奋的动作语言中表现出的喜出望外。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敏感细心的人,这体现在“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的细节描写中。






说一说: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母亲对“我”细腻而深沉的爱?
母亲知道自己的病情却没有告诉“我”。因为“我”遭遇不幸,本来就对生活感到绝望,如果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会受到更大的打击,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母亲为了让“我”
“好好儿活”,隐瞒自己的病情,体现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她的慈爱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
(1)她是一位活得辛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的母亲。
结合文章的叙述描写,说说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她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3)她是一位无私和坚韧的母亲。
她的细心,体现在几次“悄悄”地出去和进来,以及“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挡在窗前”,“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等细节描写中。
她自己身患绝症,“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却从未向儿子提及,她承受着儿子终生截瘫的残酷现实,承受着儿子的痛苦绝望的心情,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你为我想想”,这些体现了她的无私和坚韧。
(4)她是一位睿智的母亲。
这是一位慈爱、包容、细心、坚韧、无私、睿智的母亲。
她的睿智,体现在她懂得人生无论遭遇到什么厄运,都要“好好儿活”,不是仅仅活着,而是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要找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
文中几次提及看菊花?有何用意?
文中三次提到看菊花。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母亲想让“我”去看菊花。母亲希望儿子能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能像菊花那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与灿烂。
第三次是“我”和妹妹去看菊花。表明“我”了解了母亲的心意,用菊花来象征热烈、深沉的母爱,表达“我”对母亲的怀念。
三次看菊花的过程中,“我”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说说
“我”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悲观、绝望
坚强、重生
①“不,我不去!”
②“什么时候?”
③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讨论: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颜色,有什么深意
白色的花高洁
黄色的花淡雅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示例二:“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正是母亲的期望,而菊花却成为怀念母亲的永远的寄托。
示例一:课文结尾,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无论“淡雅”“高洁”,还是“热烈而深沉”,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重生
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题目的表层意义: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题目的深层意义:“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曾经,儿子理解不了母亲。又是秋天,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女儿也懂了。大家回顾一下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补充母亲未说完的话。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补充:要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活得坚强,活出尊严。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选段,自由谈谈后来的史铁生是如何理解“好好儿活”的。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史铁生《我与地坛》)
理解:后来的史铁生认为,母亲的“好好儿活”,就是教给自己坚强地面对有缺憾的生命,不向命运低头的道理。
联系生活。“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①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
②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
③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精彩地生活。
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
让我们换一种风格,以角色分配的方式进行诵读,呼喊出史铁生心中对母亲的痛悔、理解与思念。
教师寄语
男生:直到现在,我才想到,
师:妈,儿子曾经给您出了一道怎样的难题!
女生:当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
您不敢多问,不敢要求,只是无言地帮我准备。
师:妈,您到底独自默默地承受了多少苦啊!
男生:当我看到那个地坛中步履茫然又急迫的您,
却又决意不喊您的时候,
女生:妈,您知道儿子现在想喊,
却再也听不到您的应声的痛悔之心吗?
师:今朝秋又来,北海菊花开得烂漫。
男生:我和妹妹已经懂得您未说完的话:
男、女: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全体:好好儿活!
母亲的去世,让史铁生无比的内疚。七年之后,他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并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此后,他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对记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余业才是写作”。
史铁生的双腿虽然瘫痪了,
但他坚强地活了下去,实
现了母亲的遗愿,并成为
一个受人尊敬的当代作家。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
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史铁生
其实人生的一切事,都是与困境周旋。
作业布置
1.阅读《我与地坛》《合欢树》《庙的回忆》,进一步体会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2.阅读《病隙碎笔》《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进一步体会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