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体操》第5课时教案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8课时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5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队列队形教学的衔接内容,重点学习“原地踏步与齐步走的自然衔接”。通过“军事拉练行进节奏”情境,将“踏步转齐步”动作与“听口令、控节奏”的核心能力结合,是从“原地动作”过渡到“行进动作”的关键一步。教材通过分解踏步与齐步的衔接要领,帮助学生建立“节奏转换”的身体感知,为后续跑步走、队形变换等复杂动作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掌握原地齐步走和队列分合,对“踏步”有生活经验(如上下楼梯),但“踏步转齐步”时易出现“节奏混乱”“步幅突变”等问题。该年龄段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依赖听觉和身体记忆,需通过“口令强化”“分解示范”和“节奏游戏”突破难点。教学中应重点关注“重心前移”“步幅调整”“摆臂配合”三个细节,通过“慢动作示范”和“节奏拍手”帮助学生建立“踏步-齐步”的流畅转换概念。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说出“踏步转齐步”的动作名称,在教师示范下模仿“重心前移-步幅增大-摆臂自然”的衔接过程
2. 能在教师口令指挥下,以“1-2-1”节奏完成“原地踏步→齐步走”的衔接,节奏误差≤2拍/10秒
3. 能在10人小组中保持衔接后齐步走的稳定性,步频与摆臂协调,动作自然不僵硬
健康行为
1. 了解“节奏转换”在行进中的作用,愿意在练习中主动调整步频与步幅
2. 学会在衔接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节奏突变”导致摔倒
3. 通过“军事拉练”情境,体验“节奏统一”带来的集体行进美感
体育品德
1. 在练习中表现出专注倾听、积极调整的态度,主动配合口令节奏
2. 学会在衔接中关注同伴节奏,避免“快前慢后”的队列混乱
3. 通过游戏竞赛,体验“节奏同步”的团队默契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衔接动作要领:
(1)“踏步转齐步”的节奏控制:口令“1-2-1,走!”,“1-2”为踏步节奏,“走”时重心前移,步幅从“小”到“大”(踏步步幅20厘米→齐步步幅30厘米)
(2)身体协调:上体保持正直,摆臂从“小幅度”到“自然摆动”,步频从“慢”到“适中”(踏步110-120步/分→齐步116-122步/分)
(3)衔接时机:“走”字口令发出时,立即完成“重心前移-步幅增大-摆臂到位”的连贯动作
2. 节奏稳定性:从“踏步”到“齐步”的转换过程中,不出现“停顿”或“加速/减速”
难点
1. 节奏与动作的匹配:“踏步时小步慢节奏,齐步时大步快节奏”的转换衔接,避免“踏步未停就迈步”或“迈步后节奏混乱”
2. 重心与步幅的协调:“重心前移”与“步幅增大”同步,避免“重心后坐”导致步幅过小或“重心前倾”导致步幅过大
3. 摆臂与步频的配合:摆臂幅度随步频加快而增大,避免“摆臂僵硬”或“摆臂过大”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示范法、分解练习法、节奏训练法、口令强化法
教具准备
体操垫(每人1块)、“节奏拍手器”(4个)、地面标记线(粉笔画,用于步幅标记)、小鼓1个(用于节奏提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复习,导入新课
【5分钟】 一、“小解放军拉练途中”情境复习 (1)、队列复习
1. 教师提问:"小解放军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引导学生回答"队列分合")今天拉练途中遇到一条小河,需要从'原地踏步'变成'齐步走'过河,怎么操作呢?"
2. 带领学生做"一路纵队分合后齐步走10米"练习,强化分合与齐步走的衔接
3. 检查队列:"请大家保持一路纵队,间距1米,脚跟贴紧脚尖线,像一条小火车!"
(2)、情境引入衔接
1. 出示玩具小鼓,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引导学生回答"打鼓")解放军过河时要听鼓声节奏走,今天我们就用'小鼓节奏'练习'踏步转齐步'!"
2. 示范“踏步转齐步”动作:"大家看,这是原地踏步,现在听鼓声节奏变成齐步走,像小火车开上正轨!" 1. 齐答上节课学习的“队列分合”
2. 跟随口令做分合后齐步走,保持队列整齐
3. 调整自己的队列位置,保持间距1米
4. 观察小鼓和教师示范,理解“节奏转换”情境
评价任务 1. 复习动作规范,能整齐完成分合后齐步走10米:☆☆☆
2. 能专注倾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情境:☆☆☆
3. 能理解“小鼓节奏”与“踏步转齐步”的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分合与齐步走巩固队列基础,同时创设“过河”情境,引入“小鼓节奏”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踏步转齐步”的衔接动作学习做好铺垫。
二、示范讲解,学习衔接
【15分钟】 一、分解“踏步转齐步”动作 (1)、动作示范与要领讲解
1. 教师示范“踏步转齐步”分解动作(正面、侧面),强调:"过河要'慢进快出',我们来分解一下:"
2. 分解讲解要领:
(1)"踏步阶段:'1-2-1'口令,脚跟先着地,步幅20厘米,摆臂小幅度(前摆到胸口下,后摆到腰侧),像踩在小石子上一样慢走"
(2)"衔接口令:'走!'(教师敲小鼓'咚'),重心向前移,步幅增大到30厘米,摆臂自然摆动(前摆到胸口,后摆到腰际),节奏加快到116-122步/分"
(3)"齐步阶段:'1-2-1'口令,脚跟先着地,脚尖朝前,步幅30厘米,摆臂与步频同步(抬右脚摆右臂,抬左脚摆左臂)"
3. 对比错误动作:"如果'踏步未停就迈步',会像踩空;如果'摆臂太大',会像机器人走路。我们要像小火车从慢到快地开起来!"
(2)、节奏分解练习
1. 踏步节奏练习:"用手拍'1-2-1'节奏,同时做原地踏步,感受慢节奏:1(抬右)-2(抬左)-1(落地),重复10次"
2. 衔接口令练习:"听口令'踏步-走',踏步时拍'1-2-1','走'时加快节奏到'1-2-1'(齐步节奏),重复5次"
3. 地面标记练习:在地面画20厘米(踏步)和30厘米(齐步)的格子,学生按格子大小做“踏步-齐步”衔接,强化步幅概念 二、连贯动作练习 (1)、原地衔接练习
1. 教师发出口令“1-2-1,踏步!”“1-2-1,走!”,学生做“踏步5次→齐步走5步”的连贯动作,重复3组
2. 小组互查:"请大家互相观察,衔接时步幅有没有从20厘米变成30厘米?摆臂有没有变自然?"
(2)、行进衔接练习
1. 在场地画3条“过河路线”(每条长10米),学生分成3组,成一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
2. 讲解要求:"从起点到终点,完成'踏步5次→齐步走5步→踏步5次→齐步走5步'的循环,保持队列直线和间距1米"
3. 教师用小鼓控制节奏,发出口令“1-2-1,踏步!”“1-2-1,走!”,学生按节奏完成练习 1.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记忆分解要领
2. 跟随口令做“踏步-走”的节奏分解练习
3. 按地面格子标记步幅,感受“小步→大步”的变化
4. 小组互查同伴的步幅和摆臂是否正确
5. 跟随小鼓节奏完成“行进衔接”练习,调整节奏
评价任务 1. 能模仿出“踏步转齐步”的衔接姿势:☆☆☆
2. 能在口令下完成“踏步-齐步”的节奏转换,步频基本稳定:☆☆☆
3. 能保持衔接后齐步走的稳定性,步幅协调:☆☆☆
设计意图 通过“分解示范-要领讲解-节奏分解-连贯练习”的步骤,帮助学生建立“踏步转齐步”的节奏转换概念,降低学习难度。“小鼓节奏”和“地面格子标记”辅助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步幅控制能力,小组互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三、游戏竞赛,巩固技能
【15分钟】 一、游戏“节奏过河” (1)、游戏规则讲解
1. 全班分成4个大组,每组10人,成一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
2. 游戏规则:"各小组从起点出发,在'20厘米格子'(踏步区)走5步,在'30厘米格子'(齐步区)走5步,交替前进至终点,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途中若节奏混乱或步幅错误,需原地调整后继续,否则加时5秒"
3. 安全提示:"过河时注意脚下格子标记,避免踩错;行进时步幅适中,不要推挤同伴"
(2)、游戏过程与指导
1. 第一组示范,教师强调:"旗手要举旗提示节奏,其他同学要听口令,'踏步'时拍小步,'齐步'时迈大步,保持队伍不歪斜!"
2. 游戏中教师巡回观察,对“节奏混乱”的小组提醒:"第三组注意,'走'字口令时要加快节奏,步幅要从20厘米变成30厘米哦!"
3. 对配合默契的小组给予表扬:"第二组节奏统一,像真正的解放军一样整齐,没有一个同学掉队!" 二、放松活动:“节奏放松操” (1)、放松动作示范
1.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动作:"过河成功啦,大家来'甩甩腿、拍拍臂、深呼吸',放松一下!"(动作:手臂绕环、弓步压腿、腹式呼吸)
2. 配合呼吸:"吸气时想象自己是小火车,呼气时放松身体"
(2)、放松与总结
1. 学生围圈坐,做深呼吸放松,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引导学生回答"踏步转齐步")大家在游戏中表现怎么样?"
2. 总结:"小解放军们今天的节奏转换越来越熟练了,不仅能听口令衔接,还能合作完成'过河'任务!回家后可以和家人玩'节奏拍手游戏',看看谁的节奏最准!" 1. 明确游戏规则,选“节奏旗手”并站好队列
2. 旗手举旗提示节奏,小组完成“踏步-齐步”交替行进
3. 保持节奏稳定和步幅正确,调整错误后继续
4. 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调整身体状态
5. 参与课堂总结,分享游戏感受
评价任务 1. 游戏中能遵守规则,节奏稳定、步幅正确:☆☆☆
2. 放松动作到位,情绪积极:☆☆☆
3. 能说出“踏步转齐步”的衔接要领:☆☆☆
设计意图 通过“节奏过河”游戏,将“踏步转齐步”的衔接动作与团队任务结合,在竞争中巩固节奏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默契感。放松活动帮助学生缓解肌肉紧张,总结环节回顾学习内容,增强成就感。
四、课后延伸
【10分钟】 一、布置课后任务 (1)、个人练习
1. "回家后和家人玩'节奏拍手游戏':家人拍'1-2-1'节奏,你做'踏步',家人喊'走'时做'齐步走',每天练习3分钟,观察自己的'步幅变化'和'节奏是否同步'。"
2. "对着镜子练习'踏步转齐步',按'小步→大步'的要领,每天练习5分钟,让家人帮忙记录'衔接是否流畅'。"
(2)、观察与思考
1. "观察校园里的队伍(如课间操、体育课集合),看看他们'从静止到行进'时,是不是先'踏步'再'齐步走',和我们今天学的一样吗?" 1. 记录课后任务,明确练习方法
2. 准备与家人一起玩“节奏拍手游戏”
3. 回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和观察
评价任务 1. 能认真记录课后任务:☆☆☆
2. 能与家人互动完成练习:☆☆☆
3. 能在下次课分享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课后任务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促进学生主动练习和观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亲子互动和校园观察,让体育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作业设计
一、基础练习
1. 和家人玩“节奏拍手游戏”,家人拍“1-2-1”节奏,你做“踏步”,家人喊“走”时做“齐步走”,每天练习3分钟,观察并记录:
(1)步幅是否从20厘米变成30厘米(用尺子测量)
(2)衔接时是否有“停顿”或“节奏混乱”
(3)与家人的节奏是否同步(误差≤1拍/10秒)
2. 对着镜子练习“踏步转齐步”,按“小步慢节奏→大步快节奏”的要领,每天练习5分钟,让家人帮忙纠正“步幅突变”或“摆臂僵硬”的问题。
二、拓展观察
3. 观察校园里的队伍(如升旗仪式、体育课集合),记录他们“从静止到行进”的过程中,是否有“踏步”到“齐步走”的衔接,以及他们的“口令节奏”(如“1-2-1,走!”),明天课堂上和同学分享。
三、安全提示
4. 练习时选择平整、宽敞的地面,避免在光滑或有障碍物的地方“踏步转齐步”,防止摔倒。
【答案解析】
一、基础练习
1. 步幅从20厘米到30厘米的变化是“踏步转齐步”的关键,节奏同步能保证行进稳定,这些都是衔接动作的核心要领。
2. 对着镜子练习能让学生直观观察自己的动作细节,家人的帮助可及时纠正“步幅突变”“摆臂僵硬”等问题,强化动作记忆。
二、拓展观察
3. 校园队伍的“静止到行进”衔接是标准的队列行进技能,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加深对“标准队列动作”的理解,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生活联系意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情境贯穿有效:通过“过河”情境和“小鼓节奏”辅助,将“踏步转齐步”与军事情境结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角色扮演心理,课堂参与度高,学生在游戏中主动练习节奏转换。
2. 分解示范清晰:采用“踏步阶段-衔接口令-齐步阶段”的分解步骤,配合“地面格子标记”和“节奏拍手”,帮助学生掌握步幅和节奏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能在3-4次练习后基本掌握衔接动作。
3. 游戏巩固有趣:“节奏过河”游戏将动作练习与团队任务结合,学生在竞争中关注节奏稳定和步幅正确,同时培养了节奏感和团队默契,课堂氛围活跃。
不足之处
1.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约2-3名学生在“步幅转换”时易出现“突变”(如直接迈大步),需要增加“慢动作示范”,如“先做1次小步,再做1次大步”,强化“渐进转换”概念。
2. 节奏记忆:个别学生对“1-2-1”的节奏变化不敏感,需要增加“节奏口令卡”,用卡片提示“慢→快”节奏,帮助学生建立听觉记忆。
3. 摆臂配合:部分学生摆臂与步频不同步,需要增加“摆臂与步频同步练习”,如“抬右脚时摆右臂,同时数‘1’;抬左脚时摆左臂,同时数‘2’”,强化动作协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