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第8课时教案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8课时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8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队列队形教学的综合内容,重点学习“齐步走与跑步走的互换”技术,即“齐步走变跑步走”和“跑步走变齐步走”的双向衔接。通过“军事训练场景切换”情境,将“齐步与跑步互换”与“行进节奏变化”的军事需求结合,是从“慢节奏行进”到“快节奏行进”的双向转换技能。教材通过对比两种动作的节奏差异,强调“口令转换”“步频调整”“身体适应”等细节,帮助学生建立“节奏变化”的身体感知,为后续复杂队形行进和战术演练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控制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掌握齐步走、跑步走及“跑步走变立定”,但“齐步变跑步”时易“节奏突变”,“跑步变齐步”时易“减速过慢”。该年龄段学生对“节奏转换”的感知依赖听觉和身体记忆,需通过“口令强化”“节奏对比”和“游戏体验”突破难点。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步频与口令的匹配”“身体姿态的调整”“衔接时机的把控”三个细节,通过“慢动作对比”和“节奏图谱”帮助学生建立“齐步-跑步”的流畅转换概念。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说出“齐步变跑步”和“跑步变齐步”的动作名称,在教师示范下模仿“口令转换-步频调整-身体适应”的衔接过程
2. 能在教师口令指挥下,以“1-2-1,跑!”(齐变跑)和“1-2-1-2,齐步!”(跑变齐)节奏完成双向衔接,步频误差≤10步/分
3. 能在10人小组中保持双向衔接后的队列直线性,步幅一致、间距1米,无“抢前”“掉队”或“节奏混乱”
健康行为
1. 了解“节奏转换”在行进中的作用,愿意在练习中主动调整呼吸与步频
2. 学会在节奏变化时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转换过急”导致动作变形
3. 通过“军事场景切换”情境,体验“快速适应”带来的身体活力与战术思维
体育品德
1. 在练习中表现出专注倾听、快速反应的态度,主动配合口令节奏转换
2. 学会在双向衔接中关注同伴节奏,保持队列同步,培养“集体行动”意识
3. 通过“战术演练”游戏,体验“节奏变化”带来的团队协作与灵活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双向衔接要领:
(1)“齐变跑”:
口令“1-2-1,跑!”,“1-2”为齐步步频(116-122步/分),“跑!”时步频提升至170-180步/分,摆臂从“自然”转为“紧凑”
(2)“跑变齐”:
口令“1-2-1-2,齐步!”,“1-2-1-2”为跑步步频,“齐步!”时步频降至116-122步/分,摆臂从“紧凑”转为“自然”,步幅从35-40厘米降至30-35厘米
(3)节奏控制:
转换时“口令清晰、步频渐变”,避免“突然加速/减速”,上体保持正直,重心稳定
2. 队列同步:双向衔接后队列前后对齐、左右间距一致,无“斜线”或“拥挤”
难点
1. 步频与口令的匹配:“齐变跑”时“1-2-1”到“1-2-1-2”的步频突变,需通过“节奏卡”和“数步练习”强化
2. 身体姿态的调整:“齐步摆臂”到“跑步摆臂”的自然过渡,避免“摆臂僵硬”或“上体晃动”
3. 衔接时机的把控:“口令发出→步频变化→身体适应”的连贯衔接,需通过“慢动作分解”和“游戏强化”突破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示范法、节奏训练法、游戏竞赛法、分解练习法
教具准备
“节奏卡”(4张,分别写“齐步”“跑步”“齐变跑”“跑变齐”)、小鼓1个、秒表2块、地面标记线(粉笔画,用于步频和步幅标记)、体操垫(每人1块)、小沙包(每人1个)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复习,导入新课
【5分钟】 一、“军事场景切换”情境复习 (1)、队列复习
1. 教师提问:"小解放军们,我们已经学会了'齐步走'和'跑步走',如果现在要从'正常行进'切换到'快速追击',应该用什么动作?(引导学生回答"跑步走")如果从'快速追击'切换到'正常行进',又该用什么动作?"
2. 带领学生做"齐步走5米→跑步走5米→立定"和"跑步走5米→齐步走5米→立定"的交替练习,强化双向衔接的初步感知
3. 检查队列:"请大家保持一路纵队,齐步走时步幅30厘米,跑步走时步幅35厘米,间距1米,像训练有素的小部队!"
(2)、情境引入双向衔接
1. 出示玩具“战术信号旗”(红=跑步,绿=齐步),提问:"看到红旗我们要做什么?(跑步)看到绿旗呢?(齐步)今天我们就学习'场景切换'的衔接本领!"
2. 示范“齐变跑”和“跑变齐”对比动作:"大家看,这是齐步变跑步,像'起跑'一样;这是跑步变齐步,像'减速'一样,我们来学这两个本领!" 1. 齐答“跑步走”和“齐步走”
2. 跟随口令做“齐-跑-立”和“跑-齐-立”交替练习,初步感受节奏变化
3. 调整队列,保持步幅和间距
4. 观察“战术信号旗”和教师示范,理解“双向衔接”的情境意义
评价任务 1. 复习动作规范,能整齐完成双向衔接练习:☆☆☆
2. 能专注倾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情境:☆☆☆
3. 能说出“齐变跑”和“跑变齐”的区别:☆☆☆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齐-跑-立”和“跑-齐-立”的衔接,创设“战术场景切换”情境,引入“信号旗”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双向衔接”的技术动作学习做好铺垫。
二、示范对比,学习衔接
【15分钟】 一、对比示范“双向衔接”要领 (1)、动作示范与要领讲解
1. 教师示范“齐变跑”和“跑变齐”分解动作(正面、侧面),强调:"场景切换要'快而准',我们来对比学习:"
2. 对比讲解“齐变跑”要领:
(1)口令“1-2-1,跑!”,“1-2-1”为齐步步频(116-122步/分),“跑!”时步频提升至170-180步/分
(2)摆臂:从“自然前后摆(前摆至腰侧,后摆至背后)”转为“紧凑摆臂(前摆至胸前下,后摆至腰侧)”
(3)步幅:从30厘米→35-40厘米,重心略微前倾,上体保持正直
3. 对比讲解“跑变齐”要领:
(1)口令“1-2-1-2,齐步!”,“1-2-1-2”为跑步步频,“齐步!”时步频降至116-122步/分
(2)摆臂:从“紧凑摆臂”转为“自然摆臂”,幅度逐渐减小
(3)步幅:从35-40厘米→30-35厘米,重心略微后仰,步幅逐渐减小
4. 对比错误动作:"如果'齐变跑'时摆臂太大,会像'划水'一样慢;如果'跑变齐'时步频降太快,会像'踩刹车'一样晃。我们要像'开关'一样,节奏清晰不慌乱!"
(2)、分解练习与节奏强化
1. 节奏分解练习:
(1)“齐变跑节奏卡”:出示“齐步”节奏卡(1-2-1)和“跑步”节奏卡(1-2-1-2),学生边拍手边念节奏,重复10次
(2)“跑变齐节奏卡”:同上,反向练习,重复10次
(3)“口令转换练习”:听口令“齐步走!”“跑!”“跑步走!”“齐步!”,做对应动作,重复5组
2. 原地动作练习:
(1)“齐变跑”:“1-2-1,跑!”,做“齐步摆臂→跑步摆臂”转换,重复10次
(2)“跑变齐”:“1-2-1-2,齐步!”,做“跑步摆臂→齐步摆臂”转换,重复10次
3. 轻物辅助练习:"每人拿小沙包,做'齐变跑5步,跑变齐5步',感受'负重时节奏更稳定',重复2组" 1.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记忆对比要领
2. 跟随口令做“节奏卡拍手”和“口令转换”练习
3. 做“齐变跑”和“跑变齐”原地动作转换,强化摆臂变化
4. 拿小沙包做负重双向衔接练习,感受节奏稳定性
5. 小组互查:观察同伴摆臂是否自然、步频是否正确
评价任务 1. 能模仿出“齐变跑”和“跑变齐”的对比动作:☆☆☆
2. 能在口令下完成双向衔接,步频误差≤10步/分:☆☆☆
3. 能保持摆臂自然、步幅协调:☆☆☆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示范-要领讲解-节奏分解-原地练习-轻物辅助”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双向衔接的节奏差异,降低学习难度。“节奏卡”和“口令转换练习”辅助能有效培养步频记忆和口令反应,轻物辅助强化节奏稳定性,小组互查培养观察能力。
三、游戏竞赛,巩固技能
【15分钟】
四、放松总结
【10分钟】 一、游戏“战术场景演练” (1)、游戏规则讲解
1. 全班分成4个大组,每组10人,成一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
2. 游戏规则:"各小组从起点出发,根据'战术信号旗'指示(红旗=跑步,绿旗=齐步),交替完成'齐-跑-齐'或'跑-齐-跑'的行进,最快返回起点且队列整齐的小组获胜!途中若'节奏混乱'或'动作变形',需原地调整后继续,否则加时5秒"
3. 安全提示:"信号旗转换时注意观察,避免碰撞;行进中保持步幅和间距,不要随意加速/减速"
(2)、游戏过程与指导
1. 第一组示范,教师强调:"旗手要举旗清晰,其他同学要'听到口令就转换,看到信号就执行',像真正的小战士一样灵活!"
2. 游戏中教师巡回观察,对“齐变跑步频慢”的小组提醒:"第三组注意,'跑!'字口令时步频要加快到170-180步/分,摆臂要紧凑!"
3. 对配合默契的小组给予表扬:"第二组像'变形金刚'一样,齐步变跑步、跑步变齐步都又快又稳,队列比尺子还直!"
二、放松活动:“全身放松操” (1)、放松动作示范
1.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动作:"战术演练结束啦,大家来'甩甩臂、揉揉腿、转腰腹',放松一下!"(动作:手臂绕环、弓步压腿、腰部转动)
2. 配合呼吸:"吸气时想象身体充满能量,呼气时放松肌肉"
(2)、放松与总结
1. 学生围圈坐,做深呼吸放松,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引导学生回答"双向衔接")大家在游戏中表现怎么样?"
2. 总结:"小解放军们今天的'场景切换'越来越灵活了,不仅能快变、慢变,还能保持队列整齐!回家后可以和家人玩'信号旗游戏',看看谁的'双向衔接'最标准!" 1. 明确游戏规则,选“旗手”并站好队列
2. 旗手举旗提示节奏,小组完成“齐-跑-齐”或“跑-齐-跑”行进
3. 保持步频稳定、摆臂自然,调整错误后继续
4. 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调整身体状态
5. 参与课堂总结,分享游戏感受
评价任务 1. 游戏中能遵守规则,双向衔接平稳、整齐:☆☆☆
2. 放松动作到位,情绪积极:☆☆☆
3. 能说出“齐变跑”和“跑变齐”的要领区别:☆☆☆
设计意图 通过“战术场景演练”游戏,将双向衔接与军事战术结合,在竞争中巩固步频控制和摆臂调整,培养学生的节奏转换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放松活动帮助学生缓解肌肉紧张,总结环节回顾学习内容,增强成就感。
五、课后延伸
【5分钟】 一、布置课后任务 (1)、个人练习
1. "回家后和家人玩'信号旗游戏':家人当'旗手',你根据'红/绿旗'做'齐变跑'或'跑变齐',每天练习3分钟,观察自己的'步频变化'和'摆臂调整'。"
2. "对着镜子练习'双向衔接',按'口令转换-步频调整-摆臂变化'的要领,每天练习5分钟,让家人帮忙记录'衔接是否流畅'。"
(2)、观察与思考
1. "观察运动会上的'跑步比赛',看看运动员起跑时'齐步'变'跑步'的动作,和我们今天学的一样吗?记录他们的'口令'和'动作'特点。" 1. 记录课后任务,明确练习方法
2. 准备与家人一起玩“信号旗游戏”
3. 回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和观察
评价任务 1. 能认真记录课后任务:☆☆☆
2. 能与家人互动完成练习:☆☆☆
3. 能在下次课分享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课后任务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促进学生主动练习和观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亲子互动和对体育赛事的观察能力,让体育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作业设计
一、基础练习
1. 和家人玩“信号旗游戏”,根据“红/绿旗”做“齐变跑”或“跑变齐”,每天练习3分钟,观察并记录:
(1)步频是否从116-122步/分→170-180步/分(或反向)
(2)摆臂是否从“自然”转为“紧凑”(或反向)
(3)衔接是否流畅,有无“停顿”或“节奏混乱”
2. 对着镜子练习“双向衔接”,按“口令转换-步频调整-摆臂变化”的完整动作链,每天练习5分钟,让家人帮忙纠正“步频突变”或“摆臂僵硬”的问题。
二、拓展观察
3. 观察运动会“跑步比赛”,记录运动员“起跑时的口令”“摆臂动作”“步频变化”,明天课堂上和同学分享。
三、安全提示
4. 练习时选择平整、宽敞的地面,避免在光滑或有障碍物的地方“双向衔接”,防止摔倒或扭伤脚踝。
【答案解析】
一、基础练习
1. 步频和摆臂的变化是双向衔接的核心,衔接流畅能保证行进效率,这些都是“齐-跑互换”的关键要领。
2. 对着镜子练习能让学生直观观察自己的动作细节,家人的帮助可及时纠正“步频突变”“摆臂僵硬”等问题,强化动作记忆。
二、拓展观察
3. 运动员起跑时的“齐变跑”是标准的节奏转换动作,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专业标准联系,加深对“节奏转换”的理解,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专业认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情境贯穿有效:通过“战术场景切换”情境和“信号旗”辅助,将双向衔接与军事需求结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角色扮演心理,课堂参与度高,学生在游戏中主动练习节奏转换。
2. 对比示范清晰:采用“齐变跑”和“跑变齐”对比教学,配合“节奏卡”和“步频标记”,帮助学生掌握步频和摆臂的变化细节,大部分学生能在3-4次练习后基本掌握双向衔接。
3. 游戏巩固有趣:“战术场景演练”游戏将技术练习与团队任务结合,学生在竞争中关注步频控制和摆臂调整,同时培养了节奏转换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课堂氛围活跃。
不足之处
1.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约2-3名学生在“跑变齐”时步频降速过慢,需要增加“步频倒计时”(如“3-2-1,齐步!”),强化减速时机。
2. 摆臂协调:个别学生摆臂转换“僵硬”,需要增加“摆臂节奏拍手”(如“1-2-1-2,齐变跑时拍1-2-1-2-1-2”),强化动作连贯性。
3. 队列同步:部分学生在“齐变跑”时易“抢前”,需要增加“前后标记线”,让学生对齐标记线做衔接,强化队列位置感。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