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1课 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 +素材 】 (1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1课 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 +素材 】 (1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8-08 21:10:52

文档简介

《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
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导入:
什么是雕塑?
引出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成就非常高,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上。
雕塑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 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展开:
1、陵墓雕塑:
教师分析:古人认为,人 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自秦 汉以来盛行厚葬。
思考: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
教师分析:
(1)看作品《汉霍去病墓雕刻》
(内容)雕刻的是什么?
(主题)为什么这样雕?
(理解)体现霍去病墓雕 刻的特点。
(2)作品《秦始皇兵马俑》请学生给大家讲解。归纳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宗教雕塑:
教师介绍宗教雕塑的含义。
小结:中国雕塑艺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艺术气势恢宏,以意境取胜,属于感性的作品,在作品特点上似大写意,没有过多的细节刻画,整个石雕圆浑、稳重,使人越看越感觉到其潜藏着的内在力量的磅礴气势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多种的刻画手段集于一身绘塑结合的技法为中国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
课件33张PPT。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1.什么是雕塑?
说一说你见过的雕塑。
2.什么是陶俑?  雕塑 :是雕、刻、塑的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立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出 的能够表达各种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雕塑: 按其不同的功能可分
为宗教雕塑、园林 雕
塑、纪念雕塑、民间雕
塑、架上雕塑。雕塑: 按其表现形式分为圆
雕、浮雕、 透雕。

雕塑: 按照时间先后上可分为
古代雕塑、近代雕塑和
现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陵墓雕刻陶俑 宗教雕塑陶 俑陶俑: 是古代赔葬用的陶器,它的题材
    有人物、马、牛、狗、猪及建筑
物等。秦始皇帝陵比例准确的秦俑整齐的秦兵马俑铜马车写实写意两舞俑 东汉跽坐女俑 西汉 唐三彩精致华丽的唐俑 女俑 唐写实写意精致请你就手中的材料雕一个你喜
欢的俑,表现形式和内容不限。试一试请你就手中的材料雕一个你喜
欢的俑,表现形式和内容不限。试一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