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5课 敦煌·千年-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 +素材 】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5课 敦煌·千年-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 +素材 】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8-08 21:11:30

文档简介

《敦煌_千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敦煌彩塑
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及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敦煌莫高窟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由九色鹿的故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再引出《九色鹿》故事的出处,播放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使学生对敦煌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1—3页,同时用笔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本课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是开展主动探究学习最好的资源,同时,教师补充提供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资料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进入主动探究状态)
(课件展示)
三、出示问题,展开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先展开组内讨论,再进行组间交流。
(设计知识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使学习活化;从艺术语言入手,掌握美术欣赏方法,并举一反三,激发学习动机)
①回顾历史——敦煌的历史及“莫高窟”名称的来历敦煌的地理位置
丝绸之路与敦煌的关系,丝绸之路的兴盛与加速佛教的传播的关系。
敦煌艺术表现主体是什么?敦煌的艺术发展多元化。
敦煌艺术成就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你能为这三个时期的艺术总结出特点吗?(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探究兴趣,同时呈现本课重点)
②认识色彩——(对比分析,理解画面色彩的独特性)
③了解造型——对照于其他石窟美术作品比较分析,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造型特色。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信息整理(四人一组、分工合作。)
a.敦煌莫高窟开凿的历史背景
b.敦煌艺术表现主体
c.对比研究我国四大石窟艺术
d.尝试体验画中姿态、表情、道具等
2、交流信息
a.学生表述
同组或其他同学围绕主题可以进行补充或从另一个角度表述
b.师生评价
在汇报过程中,要发现其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及时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3、动作体验
要求:每组体验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每组构思好一个动态,按指令同时摆出动作形态。(千手观音、飞天、反弹琵琶等,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验,主动体验生活,强化对主题知识的认知)
五、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引路菩萨图》这幅图现藏地为英国大英博物馆,为什么我们的国宝却在别国的博物馆里?藏经洞的发现过程与被盗经过。
(通过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六、专题欣赏,开拓视野
通过四大洞窟作品欣赏,丰富学生视觉形象,通过观察、思考、鉴别,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激情。
(课件展示)
七、小结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美术的重要宝藏之一,也是世界佛教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定会一直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还要珍爱和学习我国传统艺术,并立志保护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刻苦学习,为振兴我们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课件26张PPT。敦煌_千年 ——沙漠中的艺术长廊浅说敦煌 敦煌古称“沙洲”。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并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自古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虽然在敦煌石窟中对建筑只起一个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对雕塑起一个补充和陪衬的作用,但却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巨大,数量最多,艺术技艺最精湛,内容最
为丰富,有“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之美誉。包罗万象的题材形象的艺术宝库鲜明的时代特征绚丽的色彩语言不堪回首的往事辨证的拿来主义不竭的艺术源泉 佛像画,就是表现各种佛像,如三世佛、七世佛、释迦等;各种菩萨,如文殊、普贤、观音等;以及佛教传说中的天龙八部,即天王、龙王夜叉、飞天等等各类不同等级的佛。一、佛像画供养菩萨(北魏)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
形式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内容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
法来表现经典内容的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
手法表现的叫“变文”。二、经变画降魔变(北周) 包括内含东王公、
西王母、伏羲、女娲、
青龙、白虎、朱雀、玄
武以及风雷电公等源于
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
材。敦煌壁画中出现的
这些道教神话的题材,
表明了外来的佛教思想
已经融合、吸收了道家
思想。三、民族传统神话莫高窟第249窟顶部(西魏) 供养人,就是信仰佛
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
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
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
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
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
像。 四、供养人画像西夏王供养像 敦煌石窟中的图案画主要装饰在石窟建筑上,主要
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这些装饰图案随时
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力。五、装饰图案顶光(盛唐)团花藻井(盛唐) 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
太子入海取宝”等。六、故事画(因缘故事)五百强盗成佛 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
成的故事,包括佛教
圣迹、感应故事、高
僧事迹、瑞像戒律画
等。包含着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是形象的
佛教史资料。 六、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初唐)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
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
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
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
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
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
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
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
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
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
七、山水画十六观(日想观)鲜明的时代特征统一繁盛衰落北凉隋朝唐朝宋元以后南北朝交融南北地区、中原与西域文化
的融汇佛教
东传南北统一
社会安定社会繁荣昌盛
佛教盛行文人画风
盛行,壁画
退出主流
绘画开创绚丽的色彩语言 敦煌壁画的色彩异常丰富、及其浓烈,有很强
的视觉张力,这既是宗教艺术感化功能的需要,也
迎合了佛教信徒审美心理的需要。
敦煌壁画画面着色,往往取决于主题和内容的
需要,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金色:象征高贵庄严
和富丽堂皇,多用于佛和菩萨的衣饰。深黑 、深褐
色:悲壮、阴暗的色彩象征,多用于镇妖降魔的题
材。 每一个洞窟的壁画,都有统一和谐的色调。每一幅画
的用色,都服从整窟统一的布局。画稿草成之后,按照衡、
对称、反复、呼应、多样统一等审美规律分布色彩。经过
古代画家的匠心经营,在不同的时代里创造了不同性格的
色彩美。
绚丽的色彩语言
???图案在敦煌石窟中有
装饰、间格,甚至营作气
氛和空间感的作用。而图
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反
映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
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
层楼。 莫高窟 第400窟1.图案艺术 2. 音乐舞蹈宝库
人们都说琵琶、胡琴等重要的中国乐器是丝路
交通中传入的,中国音乐中有多少西域成分,敦煌
握守丝路咽喉,保存壁画材料又多,最有可能为音
乐研究提供真实情况。
敦煌石窟所见的舞蹈有源自中国的清商伎、六
腰舞等,有传自中亚的胡旋舞、胡腾舞等,还有天
竺舞。这些壁画为研究中古时期,中国和中亚、西
亚和南亚的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反弹琵琶(中唐) 3.古代建筑

敦煌石窟集建筑、绘画、塑像于一体,要充分体会敦煌
的艺术,不能不留意敦煌的石窟建筑。至于壁画上的建筑物
更是包罗万象,具有有很高的实际参考价值。
山西 大佛光寺 4.中国科技史
中国的科技却曾经领导
世界以十个世纪以上,中国
古代的经济和军事强势得力
于实用科技技术的高超成就。
中国科技史的图像材料不少,
而敦煌壁画为生产科技史、
交通史、军事科技研究提供
丰富的资料。 ?打铁 榆林窟第3窟 5.古代服饰研究
人物画众多使敦煌石窟成
为服饰研究的重要对象,而敦
煌的中古商贸大都会特色,为
人物和服饰的多元创造了重要
条件,数量多、历史长两项优
势,使敦煌永远保有独特的研
究价值。 都督夫人礼佛图(盛唐) 6.中国古代民风民俗
敦煌石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
间的中古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上,不仅包括已消失
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
画不易保存,宋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
煌壁画堪珍贵纪录。
农耕图胡商遇盗图 登山香客 龙泉店 7.古代中西交通 丝路商贸和朝山崇拜使古人不顾艰苦,开拓出交
通路途,而所用工具及行旅场面,既是交通史也是科
技史的纪录。 石佛浮江故事 海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我做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