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2《五人墓碑记》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
·课 题
五人墓碑记(三)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6——7节,把握这几节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和重要语句的翻译2、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进一步认识生死大义3.背诵第6节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词语的理解与翻译及翻译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
学生质疑
师生解疑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学习反思
诵读课文3——7段二、
重点实语
1、一旦抵罪:
2、视五人之死:
5、忠义暴于朝廷:
三.重点虚词1、
或脱身以逃:2、轻重固何如哉:
3、是以蓼洲周公:4、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5、斯固百世之遇也: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7、安能屈豪杰之流:。
四、
基础知识归纳(一)一词多义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而又有剪发杜门发其志士之悲哉(二)找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不能容于远近2.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4.安能屈豪杰之流5.亦以明死生之大(三
注意下列句中的句式(或固定结构)并翻译全句不能容于远近2.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3.斯固百世之遇也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课文分析
1.
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都没交代姓名,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写呢?2.
作者巧用对比手法,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全文共有几处对比?六.拓展训练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脱身以逃”中的“以”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B.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C.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D.敛赀财以送其行2、“由是观之”中的“是”为代词,它所指代的范围是:(
)A.
五人身为平民百姓,也从来没有读过什么书,却为大义所激,蹈死不顾。B.
阉党虽嚣张一时,终因五人为代表的百姓“发愤一击”而不敢复有株治。C.
大阉魏忠贤逡巡畏义,难以实现他篡夺帝位的阴谋,最后在被放逐途中上吊自杀。D.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许多达官贵人都屈从变节,暴露了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3、文言文中的“于”字常省略。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了“于”字的一句是:(
)A.哭声震动天地
B.
断头置城上C.激昂大义
D.扼腕墓道七、作业布置1.熟读全文并背诵5——6节2试译6——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