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2《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
了解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的关系;
2.
学会写内容提要;
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作者乔治·萨顿是近代科学史的奠基人、新人文主义的先驱。他的一生为消除地域和民族偏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于世界各个民族对于文明的创造所作出的贡献,做出公正的合乎历史实际的评价。
本文中所说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经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乔治·萨顿在其一系列的科学史的著作之中,以确凿的材料证明了东方科学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本文是希望建立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要人们记住历史,消除种种偏见,建立一个比现代更为美好的和谐世界。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1段,
从看问题的角度,指出人们常有的偏见。这个角度就是实验科学的角度,
就是实证主义的科学思维,认为东方是不足道的,东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第2、3段,要人们记住历史和认清现实。先指出“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这些种子是指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史告诉我们埃及、阿拉伯和中国在数学和炼金术(炼丹术)和其他应用科学方面都作出过相当大的贡献,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告诫西方人不要忘本。再指出“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强调东方一旦改变了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接受了实验主义精神,也就是接受了现代的科学文化,“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些什么”。再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说明了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最后表示了对于东西方文化协调前景的期待。
第二部分(第4—8段),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文明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4段,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其表现为对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对西方文明言过其实。实质为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此为这一部分的总起。
第5段,净化西方文明途径和方法。先提出问题——美国文明难卜的命运。再说为什么难卜,点出其原因是我们文明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因素。要使美国文明得以绵延和发展,就必须清除不健康的因素。而清除这类不健康因素,就得无情地予以揭露,尽最大的力量去净化它。最后点出要实现净化美国文明的任务就得发展科学,热爱真理。
这一段看起来似乎是游离于论说的中心之外,其实是和中心密切相关的,因为形成对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对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懂科学,缺乏知识。本段从发达的美国文化的未来命运谈起,一层层地深入下去。从提出问题谈到如何解决问题,强调了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
第6段,认为新的鼓舞来自东方,表现了作者对于东方的倾倒之情。这里所说的“东方”是指东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作者认为东方的人文理念可以拯救西方文化。因为西方实验科学偏于方法的应用,而忽视了思想。而离开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的方法,会有局限。这种局限表现为:其一,许多思想领域不能使用它;其二,“科学方法“容易被错误的应用。
第7段,承上一段所讲的第二种局限性,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原因,一是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手里;一是掌握者即使是科学家,由于感情的作用,也会滥用自己的指示。科学需要辅助,这种辅助就是人文学科的知识。作者作为新人文主义的代表,是主张科学与人文联姻的,而人文思想是来自东方的。
第8段,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文章把它们的关系比作一个人的不同神态,是人类经验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
这一部分,是由反入正,从分析错误认识着手,指出这种错误认识形成的原因和危害,再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说明两者不应该相互对立。
第三部分(第9、10段),
第9段,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发展科学的方法,继续科学工作。逐渐收束,表述自己的信心。
第10段,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作者在一次告诫自己和人们改变“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完善自己,实现人类的使命。这是作者所希望出现的和谐局面。
文章结构,图示如下:
对东方科学应有的态度(西方科学得益于东方,永远需要东方)——错误认识形成的
正面论证
原因和危害——态度·希望
反面论证
总结
文章在写法上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比如第二段“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再如“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前面提到“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第二,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如第5段谈美国文明的未来,先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再谈美国文明之中存在的问题,转而谈论一代人的使命,强调了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最后回过头来,照应前面,指出“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一种文明未必永远走在历史的前面,今天的辉煌未必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