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1 认识克和千克 授课课件+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1 认识克和千克 授课课件+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10:58:36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8
克和千克
第一课时 认识克和千克
说课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单元第一课时,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的起始课。教材通过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建立质量观念。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质量单位缺乏系统认知,难以准确把握“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对质量的量化感受较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克”用“g”表示,“千克”用“kg”表示。
2. 理解1千克=1000克的关系,能根据物品轻重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估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准确估测物品质量。
教学难点
1
2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小美和爸爸超市购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标签中的质量信息,如“5元/500克”“10元1千克”等,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质量单位的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探究讨论,认识“克”
出示山楂片(10g)、菊花茶(12g)、瓜子(100g)等物品,让学生掂一掂,感受轻重。
讲解: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符号“g”。
借助2分硬币(约1克)、7粒黄豆(约1克)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克的重量,并用天平演示测量1克物品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物品的实际体验,帮助学生建立“克”的质量表象,结合具体实物和测量工具,使抽象的“克”概念具象化。
教学过程
探究讨论,认识“千克”
展示洗衣液(5kg)、大米(10kg)等较重物品,提问:“这些物品的质量该用什么单位表示?”引出“千克”,符号“kg”。
借助两袋500克的盐(共1000克=1千克),让学生理解1千克=1000克的关系。
介绍盘秤、弹簧秤、体重秤等测量较重物品的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轻、重物品的单位选择,突出“千克”的适用场景,结合实物换算和测量工具,强化学生对“千克”概念及克与千克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说一说:说出大米(3kg)、蛋黄派(360g)等物品的重量。
圈一圈: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圈出。
比一比:在 里填“>”“<”或“=”,如2千克 2000克等。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换算及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必做:用“克”和“千克”描述家里3种物品的质量,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3题。
选做:和家长一起称家里物品,制作“家庭质量小报告”。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兼顾基础性和实践性,必做任务巩固课堂知识,选做任务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第一课时 认识克和千克
克(g):计量较轻物品,如1个2分硬币约1克
千克(kg):计量较重物品,1千克=1000克
常见秤:天平、盘秤、弹簧秤、体重秤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贴近生活教学:借助超市购物场景,将“500克”“1千克”等质量单位与商品价格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注重实践体验:通过让学生掂2分硬币、称7粒黄豆、对比两袋盐的重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克”“千克”转化为具体的触觉体验,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二、不足之处
估测能力培养欠缺:在估测比1克轻的物品时,学生缺乏具体参照,教师未及时提供更多生活实例辅助对比,导致部分学生估测误差较大。
个别指导不到位:小组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天平使用存在困难,教师因关注整体进度,未进行针对性示范,可能影响这部分学生对“克”的认知。
感谢观看(共20张PPT)
8
克和千克
第一课时 认识克和千克
讲课部分
瞧!小美和爸爸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你能找到它们的轻重信息吗?
10g
12g
100g
拿在手里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克
10g
12g
100g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克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两个曲别针约重1克。
那 1 克是多重呢?
1 克 ?粒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1克有多重?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克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1 克
100 克
刻度盘
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天平
7 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 1 克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看看 1 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并掂一掂。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天平
估一估下面的物品有哪些比1克轻?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
像这些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用字母“kg”来表示。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千克
千克和克是什么关系?
1 千克 = 1000 克
2 袋盐重 1000 克,也可以说重 1 千克。
探究讨论,获得方法—认识千克
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斤”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如2斤苹果、2两茶叶。
你还知道人们常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吗?
1斤=10两 1斤=500克 2斤=1千克
测量比较重的物品用什么秤呢?
盘秤
认识用千克做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弹簧秤
认识用千克做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体重秤
认识用千克做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2. 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3.在 里填上“>”“<”或“=”
2千克 2000克 5千克 4900克
800克 1千克 2500克 3千克
>
<
=
<
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必做任务:
用 “克” 和 “千克” 描述家里 3 种物品的质量(如 “苹果 1 千克”“牙膏 100 克” ),记录在学习单上。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 1 - 3 题,巩固质量单位的认识与换算。
选做任务:
和家长一起用秤称一称家里的物品(如蔬菜、水果、书包 ),记录质量并交流感受,制作 “家庭质量小报告”,下节课分享。
布置作业,生活中的质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