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 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美美与共 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08:0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美与共》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美美与共”文化心态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对待异文化。
3.
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加以合理使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文章的论述思路。
2.
准确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难点:“美美与共”文化心态的重要性。
【课堂授课】
一、导入
我们同学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曾经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由于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实现过,这种美好的理想难道就只是空中楼阁?如何实现它?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或许可能给予一种思路。
(板书课题)
美美与共
谁能解释一下两个美”?
二、作者简介
费孝通
汉族,江苏吴江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江村经济》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曾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并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
三、文本研习
1、作者认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持怎样的心态?
【提示】 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以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理智、稳健的心态,对异文化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以实现“美美与共”;克己、忍耐、收敛,学会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以形成“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2、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境界不容易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一方面,许多受过西方殖民主义欺凌的国家心理扭曲,要么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要么闭关排外。另一方面,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推销自己的“文明”。
3、文章第五段举历史上的事例,其目的何在?
【提示】 运用事例论证。通过日本人学习唐朝文化从而丰富自己文化的事例,说明对待异文化要充分理解和选择,善于“美人之美”,这样才能达到文化的双赢。
4、现实中
形成“美美与共”文化心态的障碍有哪些?对此,作者持怎样的态度?
【提示】 1、人们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集团的利益。2、人类前行的步伐无法阻挡,
“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形成也能最终形成。
四、拓展阅读:
1、19世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接着冯
桂芬在《校宾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到洋务运动中,则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明确:是在现实压力下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文化融合的功利性强,且内容是有限的

2、结合以下中国新建楼盘名称,分析其是否具有“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维多利亚”“西班牙名园”“欧风花都”“第五大道”“西雅图”“上海新加坡”“白雪公主”等等。
明确:并没有具体的文化内涵,体现出的只是崇洋媚外的心态

五、课堂总结
第一部分,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
第二部分,实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和可能。
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
正确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实现“美美与共”设想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促进人类文化心态的深刻变革,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