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 声与环境
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5.知道人怎样听见声音。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吉他声
瀑布的波涛声
清脆悦耳的鸟鸣
雷声轰鸣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实验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插入叉股后水花四溅。
结论: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
本实验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放大为水花四溅的明显现象。
实验2:将手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上,感受扬声器和机身的振动。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思考:你知道下列物体是用什么发声的吗?
声带
空气
气囊
翅膀
练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B
练2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向暖水瓶中灌水时,发声体是水面上方的空气柱
ACD
人们听到声音往往离声源有一定距离,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思考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波: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当叉股向左运动时,压缩了左侧的空气,这部分空气变密,而右侧的空气却稀疏了;当叉股向右运动时,右侧的空气变密,而左侧的空气却稀疏了。
声源的振动是通过声波向外传播的。
2.对声波的理解: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是声源的振动向四周传播的结果,这与生活中水波的形成是类似的。
类比法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 s,即当从人听到原声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0.1 s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会起到加强声音的效果,如我们上课的教室环境。
4.波形:将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在通过计算机或示波器,就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声音的波形。
波形可以有效体现声音的特征,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地加以梳理。
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停止抽气,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再注意声音的变化。
传声实验
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因此航天员出舱后即使近在咫尺,也不能直接对话,需要通过无线电波来交流。
出舱后的航天员通过无线电波交流
实验2:,一位同学手握两块小石头放入水中敲击,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玻璃水槽的外面,能否听到水中敲击石块的声音?(如图)。
实验3:一位同学在室外用手轻敲墙体,室内的同学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否听见敲击声?当耳朵离开墙后,还能听见声音吗?比较一下,这两种方式听到声音的效果是否一样?
固体和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通过以上实验活动可以知道,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练3 通常人们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仍然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_________也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
固体
液体
练4 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A
知识点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儿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
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声速。
下表为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表中数据推断,声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声音在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m·s-1)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m·s-1)
空气(0 ℃) 331 尼龙 2 600
空气(15 ℃) 340 冰 3 230
空气(25 ℃) 346 松木 3 320
水(常温) 1 500 水泥 4 800
温度
介质种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知识点五:人怎么听见声音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
听神经
大脑
耳蜗
外界的声音是怎样被人听见的呢?
练5 “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 m/s,某时刻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4 s后收到信息,求此时距海底的距离。(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 m/s)
s1
s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的快慢
人怎么听见声音
15℃时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