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节 响度与音色
第二章 声与环境
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色。
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
3.知道音色与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
4.了解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色在波形上的差异。
生活中我们常用音响和喇叭增大音量,那么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呢?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
知识点一:声音的强弱——响度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又叫做音量。
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1: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改变敲鼓的用力大小,观察纸屑的跳动幅度,并比较鼓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
结论:用力越大,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结论:用力越大,琴弦振动的幅度越大,
琴弦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实验2:取一把弦乐器,用不同大小的力弹拨同一根琴弦,观察两琴弦振动幅度的大小,并比较两次声音的响度大小。
结论: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音叉声音的响度越大。
实验3: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实验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知识点二:用波形比较振幅
振幅
平衡位置
波形越高,说明响度越大;波形越低,说明响度越小
甲的响度最大
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符号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0dB是人耳能听见的最弱声音,是听觉下限。
10dB相当于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
分贝数越大,声音越强。
练1《城市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练2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源振幅越________,响度越大;响度还跟发声体与人耳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
B
大
小
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平时我们闭上眼睛,就能听出是谁在说话,也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知识点三:声音的品质——音色
活动2: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
(1)欣赏一段器乐合奏曲,你能听出其中有哪几种乐器吗?
(2)下图是音叉、钢琴、长笛所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比较它们的异同。
各组波形的幅度和疏密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响度和音调都基本相同;而音色不同,所以波形的形状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人们就是根据它们来区分声音的。
练3 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说话的响度未变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客人听到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C
每种乐器产生声音的材料、结构和部件都不同。
有些乐器的发声体是管状的,如笛子、唢呐、小号、单簧管等,被称为管乐器。
笛子
唢呐
小号
单簧管
知识点四:管乐器和弦乐器
有些乐器上面安装有琴弦,如二胡、竖琴、吉他、小提琴等,被称为弦乐器。
二胡
竖琴
吉他
小提琴
那么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如何发声的呢?
管乐器是通过激发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来产生声音;
弦乐器是通过摩擦或弹拨琴弦来产生声音。
思考
管乐器和弦乐器本来属于两个不同的“家族”,但在音乐家的巧妙安排下,能够互相配合,演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
贾湖骨笛
声音的三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响度 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
音色 对声音音质的感觉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