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植被与土壤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植被与土壤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11: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课时 4:植被与土壤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时主题:植被与土壤
课时时长:40 分钟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
对应教材内容:教材 “1 单元 研究土壤” 中 “植被与土壤” 相关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土壤形成缓慢(20 厘米耕作土壤需成百上千年),明确土壤面临的危机(水土流失、沙化)及成因(植被破坏、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了解防治土壤流失与沙化的措施(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光伏治沙等)。
科学思维:通过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分析 “有植被” 与 “无植被” 土壤的冲刷差异,推理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结合 “土壤沙化成因”,推导对应的防治措施,培养 “问题 - 成因 - 措施” 的逻辑思维。
探究实践:掌握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 的操作方法(准备两块相同土壤、控制浇水条件、观察冲刷情况),能规范记录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学会调查家乡防治土壤问题的措施)。
态度责任:认识到土壤资源的珍贵与脆弱,树立 “保护植被、防治土壤流失与沙化” 的环保意识,关注家乡土壤保护情况,养成 “用实验验证猜想、用调查了解实际” 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植被对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了解土壤沙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分析 “气候、人类活动” 与土壤沙化的关联,理解 “综合防治土壤问题” 的重要性;规范操作模拟实验,控制变量(如土壤大小、浇水量)以确保实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PPT(含土壤形成时间数据图、水土流失与沙化实景图、模拟实验步骤图、防治措施案例图)、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材料(两个相同托盘、土壤、杂草 / 苔藓(模拟植被)、喷壶、量杯)、家乡土壤问题调查记录表。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提前了解家乡是否有土壤流失或沙化现象(可询问家长)。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土壤的危机警报”(5 分钟)
数据震撼:展示教材中 “土壤形成时间” 数据 ——“自然状态下,形成 20 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成百上千年”,提问:“土壤形成这么慢,如果被破坏了,会有什么后果?”。
图片冲击:播放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壤沙化(沙漠边缘)” 实景图,小结:“如今很多地区的土壤面临流失或沙化的危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被与土壤’的关系,看看植被能为土壤做什么”。
(二)探究实践:实验与分析土壤的 “保护与危机”(25 分钟)
第一步:模拟实验 —— 植被如何保护土壤(12 分钟)
实验讲解:结合教材 “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说明实验目的:“模仿雨水冲刷土壤,看有植被和无植被的土壤,被冲刷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操作指导:
“取两块同样大的土壤,一块种上杂草(模拟植被覆盖),另一块无植被,分别放入两个一端垫高的托盘中”(控制变量:土壤大小、托盘倾斜度相同);
“用喷壶往两块土壤上以同样的方式浇同样多的水(模拟降水)”(控制变量:浇水量、浇水高度相同);
“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的情况(如托盘底部流出的泥水多少)和积水情况”。
现象与结论:学生观察到 “无植被土壤冲刷严重,流出泥水多;有植被土壤冲刷轻微,流出泥水少”,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植被能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第二步:分析成因 —— 土壤沙化的 “罪魁祸首”(8 分钟)
教材解读: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土壤沙化成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粉粒、黏粒易被风吹走;另外,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也会让土壤失去保护,造成沙化”。
图片辅助:展示 “乱砍滥伐后的山坡”“过度放牧的草原” 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提问:“针对这些成因,我们能想到什么防治措施?”。
第三步:了解措施 —— 土壤保护的 “科学方法”(5 分钟)
教材案例:结合教材介绍防治措施:
传统措施:“修筑梯田、轮作休耕、植树造林”,说明 “植树造林能恢复植被,固定土壤”;
创新措施:“铺设草方格沙障、光伏治沙、‘神奇胶水’变沙为土”,展示对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作用;
身边行动:“宣传环保、参与植树”,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案例激励:介绍 “河北塞罕坝、内蒙古库布其” 从 “沙进人退” 到 “绿进沙退” 的转变,让学生感受土壤保护的成效,增强环保信心。
(三)拓展实践:调查家乡的土壤保护(7 分钟)
任务布置:发放 “家乡土壤保护调查记录表”,明确调查内容:“家乡是否存在水土流失或土壤沙化问题?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如植树、修梯田)?”。
方法指导:告诉学生调查方法:“可以询问家长、观察家乡的山坡 / 农田、查看社区环保宣传资料”,并提醒 “记录时要写下措施名称和具体做法”。
(四)总结回顾:我的 “土壤保护承诺”(3 分钟)
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我们知道土壤形成慢、易破坏,植被能保护土壤,也学会了防治土壤流失和沙化的方法”。
情感升华:让学生说说 “自己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如不随意踩踏草地、参与植树),并以 “土壤保护小卫士” 的身份做出承诺,强化环保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