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14: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场
1. 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shù tái zhèn dì dí rén hōng zhà yī shēng
( ) ( ) ( ) ( ) ( )
zhì liáo shāng yuán jǐn jí yǒng gǎn wán chéng
( ) ( ) ( ) ( ) ( )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气焰(yàn yè) 持续(chí cí) 血丝(xuè xiě)
争夺(zhēng zhēn) 镇定(zhèn zhèng) 瓦片(wǎ wà)
3. 辨字组词
手( ) 术( ) 台( ) 阵( ) 地( )
首( ) 木( ) 抬( ) 陈( ) 池( )
敌( ) 轰( ) 医( ) 治( ) 伤( )
刮( ) 哄( ) 失( ) 冶( ) 份( )
4. 查字典填空
“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镇”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安定;②压;③行政区划单位。在“镇定”一词中,“镇”的意思是( )。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或词语
一( )手术台 一( )阵地 一( )炮弹 一( )医生
( )的敌人 ( )的手术 ( )的态度 ( )的白求恩
6. 按要求写句子
(1)白求恩大夫说:“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改为转述句)
(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用加点词写句子)
(3)敌人的炮火炸毁了小庙的屋顶。(改为“被”字句)
(4)白求恩大夫的精神令人感动。(改为感叹句)
二、阅读小天地
(一)课内阅读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大夫,这儿太危险了,您还是离开吧!”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 用“﹏﹏”画出描写战斗激烈和环境危险的句子。
2. 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3. 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白求恩大夫怎样的品质?
4. 从白求恩大夫拒绝离开手术台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课外阅读
永远的丰碑——张思德
1944年9月5日,陕北安塞县石峡峪,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了张思德的生命。他牺牲时,年仅29岁。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他生前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1942年,他被调到枣园,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白天站岗放哨,晚上还主动帮战友们缝补衣服、打扫卫生。战友们都称赞他是“闲不住的人”。
后来,张思德被派去烧炭。烧炭的工作又苦又累,窑洞里阴暗潮湿,温度很高。但他毫无怨言,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伐树木,然后把木头锯成段、劈成块,运进炭窑。为了多出炭,他常常在窑洞里一待就是一整天,脸上、身上都沾满了黑灰,只露出两只明亮的眼睛。
9月5日那天,张思德和战友们在炭窑里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危急时刻,他一把将战友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和石块下。当战友们把他救出来时,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 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 张思德生前做过哪些工作?他是怎样对待这些工作的?
3. 张思德是怎样牺牲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4. 毛主席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5. 读了张思德的故事,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思维拓展营
1. 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白求恩大夫在危险的环境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想一想,在手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哪些危险情况?白求恩大夫会怎样应对?请仿照课文的写法,编写一段文字。
2. 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人。在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岗位也像“阵地”一样,需要人们坚守?请选择一个岗位,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的理解。
《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练习答案
一、基础演练场
1. 手术台;阵地;敌人;轰炸;医生;治疗;伤员;紧急;勇敢;完成
2. yàn√;chí√;xuè√;zhēng√;zhèn√;wǎ√
3. 手术/首先;手术/木头;讲台/抬头;阵地/陈旧;土地/池塘;敌人/刮风;轰炸/哄笑;医生/失去;治疗/陶冶;伤员/份额(答案不唯一)
4. Z;zhèn;钅;10;①
5. 张;块;发;位;疯狂;紧急;镇定;敬业(答案不唯一)
6. (1)白求恩大夫说,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
(2)消防员叔叔连续工作了十个小时,终于扑灭了大火。(答案不唯一)
(3)小庙的屋顶被敌人的炮火炸毁了。
(4)白求恩大夫的精神真令人感动啊!
二、阅读小天地
(一)课内阅读
1.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 因为在白求恩大夫心中,医生的职责是抢救伤员,手术台是医生开展救治工作的地方,就像战士坚守阵地、打击敌人一样,医生也要坚守手术台,尽全力抢救伤员,所以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3. 运用了动作描写。“接过”“取出”“扔”等动作,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在危险环境下依然镇定自若、技术娴熟、一心抢救伤员的敬业品质。
4. 体会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伤员极端热忱,以及把自己当作八路军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坚守岗位的崇高精神。(答案不唯一)
(二)课外阅读
1. 5
2. 张思德做过毛主席的警卫工作和烧炭工作。做警卫工作时,他认真负责,白天站岗放哨,晚上主动帮战友缝补衣服、打扫卫生;做烧炭工作时,他毫无怨言,不怕苦累,每天早出晚归,为多出炭常常在窑洞里待一整天。
3. 9月5日那天,张思德和战友们在炭窑里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危急时刻,他一把将战友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和石块下。当战友们把他救出来时,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4. 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以毛主席说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5. 我认为张思德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工作认真负责、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答案不唯一)
三、思维拓展营
1. 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小庙附近,屋顶的瓦片哗啦啦往下掉,有几块差点砸到手术台。助手们都紧张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白求恩大夫。但白求恩只是抬头快速扫了一眼屋顶,便立刻低下头,语气平静地对助手说:“别慌,继续手术,伤员不能等!”他的双手丝毫没有颤抖,依然精准地拿着手术刀,小心翼翼地为伤员清理伤口。没过多久,又一阵炮火袭来,小庙的墙壁出现了裂缝,灰尘不断往下落。白求恩让助手用布挡住伤员的头部,自己则弯着腰,加快了手术速度,一边操作一边说:“再加把劲,我们得在下次炮火来之前完成这个手术!”最终,在他的镇定指挥下,手术顺利完成,伤员的生命得到了挽救。(答案不唯一)
2. 我认为消防员的岗位就像“阵地”一样需要坚守。每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消防员叔叔就像战士冲向阵地一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记得有一次小区楼下的商铺着火,浓烟滚滚,消防员叔叔们穿着厚重的消防服,不顾危险冲进火场。有的拿着水枪灭火,有的背着受伤的居民出来,还有的在楼内搜寻是否有被困人员。他们连续奋战了几个小时,直到大火被完全扑灭,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他们坚守自己的“阵地”,用生命保护着人们的安全,就像白求恩大夫坚守手术台一样,令人敬佩。(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