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丰台八中
祝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及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蕴含在文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探究,形成个性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大意。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复杂情思,正确理解“闲人”二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世界报》评论中国宋代一位名人,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界报》这样称赞道:“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
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这位名人就是苏轼。
二、 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拿不准的字音。
2、明确字音,把握节奏、领悟感情,学生再次自由朗读。
3、抽点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4、听名家朗读录音,学习朗读的节奏、语气等。
5、男女生各选一位代表来朗读。
6、师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结合注释和工具书,一起翻译全文。
2、共同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理解的字词句等。
明确:重点词语: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想到
者:……的人
遂:于是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
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但:只是
耳:罢了
重要语句:
念无与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请学生翻译全文
4、分析以下问题
①作者何以夜游?
②何以至承天寺?
③他为何不去找别的朋友?
④用原句回答在中庭散步,见到何种景色
⑤可见其怎样的心情?
四、局部探究
1、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什么特点?请用“这句话真妙,妙在——”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明确)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闲”应怎样理解?
(明确)①赏月的欣喜②壮志未酬的郁闷悲凉③自我排遣的豁达、乐观。
(联系背景)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发持有不同意见,而被网络罪名,投入监狱。在狱中四个多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管线上还加上“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如果大家对这位宋朝的大文豪感兴趣的话,推荐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布置作业:
1、收集:
有关写月的诗词名句。
2.请选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