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综合练习--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综合练习--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22: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1.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原上所有生物 B.一个湖泊里所有鱼
C.一座山上所有树 D.一块农田
2.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氧气 C.水 D.阳光
3.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绿色植物 B.动物 C.细菌和真菌 D.太阳能
4.李同学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下图所示,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B.瓶中的水不能装满,要留一些空间
C.瓶内生物数量要适当
D.生态瓶要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避免光照
5.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组别 自然现象 生物学解释
A 北雁南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南橘北枳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万物生长靠太阳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A B.B C.C D.D
6.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如图某同学欲开展“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纸盒内铺一层干土 B.纸盒内铺一层湿土
C.纸盒内铺干湿土各一半 D.纸盒内铺一层湿土并完全遮光
7.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宽阔的运动场 B.松花江中所有的鱼
C.扎龙自然保护区 D.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
二、实验探究题
9.鼠妇(如图),也称“潮虫”。某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并记录了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
发现地点 鼠妇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5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9
草地中 2
(1)根据表中数据对比,可知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2)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学习小组设计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取一纸盒,盒内均匀铺一层细潮土;②以纸盒中轴线为界(如图所示)放入10只大小、活性相似的鼠妇;③在中轴线左侧盖上纸板,右侧盖上玻璃板;④静置5m in后,记录鼠妇在左侧和右侧的数量,至少重复实验3次以上,统计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装置图及统计数据如下。
次数 纸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平均值
左侧 7 8 9 8 8
右侧 3 2 1 2 2
分析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为什么要至少重复3次以上    。
(3)他们继续探究了“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同学提出设置对照实验,除   是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他们对上面的实验装置做的修改是将中轴线左侧等量的细潮土烘干,右侧的细潮土保持不变,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5min后观察并计数,同样至少重复实验 3 次以上。实验发现:左侧鼠妇分布较   ,右侧鼠妇分布较   ,说明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在纸盒两侧分别放置了等量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和有机质含量较少的土壤,统计、计算鼠妇在两侧分布数量的平均值等。这次他们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
(5)做完实验后,他们应如何处理鼠妇    。
三、综合题
10.“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   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    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棕榈、多肉植物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海鸟飞掠、蛇虫匍行、鱼虾群集,好一派海岛风光。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看,小岛及附近海域的各种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以及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
(2)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这些生物因为食物的关系而构成了一条   。
(3)岛上海风强劲,各种植物都生长得低矮粗壮,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
(4)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针形有利于减少   对水分的消耗,以适应岛上的干旱环境。
(5)棕榈油是由棕榈果加工而来的,它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棕榈油中富含的有机物,是通过棕榈树的   (生理活动)获得的,这个生理过程的反应式是   。
(6)多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环境中,根系发达。可见生物的   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它们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   。
12.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及其体内食物成分后记录如表,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的成分
小球藻 --
蜻蜓的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2)写出其中的食物链:    。
(3)若该池塘   受到了汞污染,则有害物质会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该生态系统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属于   。
13.生态学家用能量金字塔模型来体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在能量金字塔中,高一级的营养级叠加在低一级的营养级上面,而底部主要是绿色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每个营养级最多获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它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人到第一营养级。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   依次传递的。
(3)由图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   的能量。
(4)能量金字塔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
(5)在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碳元素是蛋白质、脂类及其他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参与循环。
四、资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   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   
(2)与材料中合成乙酸不同的是,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   (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3)实现“碳达蜂”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   。(请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五、读图理解题
15.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荒漠绿洲类型的湿地公园,其中生活着多种动植物。如图为湿地公园中一些生物组成的食物网,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D和C的种间关系是   。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   等生态作用(答出一项即可)。
六、实践探究题
16.生态瓶的制作与探究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太空水族箱”也随之“入住”中国空间站,激发了同学们制作生态瓶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展了以下实践和探究活动。
制作与分析
(1)小青组选择玻璃瓶、金鱼藻、6条小鱼、塘泥等制作了水生生态瓶(如下图),其中金鱼藻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   和部分有机物;小鱼扮演的角色是   ,其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和   可作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评价与改进
请根据评价标准对小青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
①容器无色透明; ②生态瓶内成分齐全; ③动物与植物间大小及数量的比例适当; ④动植物与容器的大小比例适当; …… 优点:   
(3)实验与探究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生态瓶中生物的影响,同学们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水温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下图为小芸组的实验结果。
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结论是   。
(4)【探究二】水温对小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下表是小华组的实验结果。
组别 小鱼数量(条)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钟)
第一次平均值 第二次平均值 第三次平均值 平均值
1 3 15 32 32 32 32
2 3 20 61 60 59 60
3 3 25 118 113 116 116
4 3 301 921 851 841 87
该实验中,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本实验的结论是   。
受以上两组同学实验的启发,小青组计划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如   对生态瓶中小鱼的影响。求真永无止境,探究仍将继续……
七、实验分析题
17.“常洗手有助预防疾病”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原理是什么呢?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培养皿编号 A B C
实验步骤 1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冷却待用。
2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①____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3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无菌落
(1)步骤1中,将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排除对实验的干扰。步骤3中,恒温培养箱设为35℃,目的是为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2)步骤2中,表格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要求A、B两组取样部位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病菌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属于   ,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
八、实验操作题
18.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   (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   增强。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一 将四组垃圾进行灭菌处理
二 分别滴加 ? 的蒸馏水,使垃圾保持湿润 将垃圾烘干
三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不接种细菌并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接种细菌后放在-10℃的无菌条件下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四 每日观察垃圾被分解的情况
①细菌是   (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   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   。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   (填字母)。
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2.【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4.【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
5.【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6.【答案】B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7.【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8.【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9.【答案】(1)阴暗、潮湿的环境
(2)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中;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水分的有无;少;多
(4)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5)放回原来的生活环境
【知识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10.【答案】(1)鳍
(2)食物链
【知识点】生物富集;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1.【答案】(1)生态系统
(2)食物链
(3)适应
(4)蒸腾作用
(5)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6)形态结构;成熟区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根毛与根毛细胞;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12.【答案】(1)小球藻
(2)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3)小球藻;小鱼
(4)分解者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3.【答案】(1)太阳能
(2)食物链
(3)10%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二氧化碳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
14.【答案】(1)光合;叶绿体
(2)醋酸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5.【答案】(1)4
(2)A;捕食和竞争
(3)A→C→D→E→F
(4)蓄洪抗旱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
16.【答案】(1)氧;消费者;二氧化碳
(2)容器无色透明
(3)水温;水温对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有影响
(4)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水温对小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光照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
17.【答案】(1)杀菌
(2)洗手后;控制单一变量
(3)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18.【答案】(1)④
(2)温室效应
(3)原核;厨余垃圾;3;等量;A组和B组;温度会影响细菌的生长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