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
2016年3月31日,第三批在韩36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中国人
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中韩双方在2014
年和2015年已成功交接共505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年,这些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
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4.《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6.右图是1958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的一篇通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传统农耕技术的创新
C.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D.“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
7.邓稼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赞誉为
A.节约标兵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粹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9.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下面两幅图说明新时期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82年宪法封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法律、法规文本
A.完善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B.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初步奠定
D.有效地杜绝了各种违法行为
11.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2.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一国两制”
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
13.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4.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国成立
C.民族区域自治
D.香港、澳门回归
15.右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
他学习的内容是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1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同发展原则
D.独立自主原则
17.右图是2015年某会议60周年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ic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使这次会议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是指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上海APEC会议
18.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符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主题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周恩来访问印度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的笑
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
B
C
D
19.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20.
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21.
“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振宁
D.侯德榜
22.面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提出了什么计划?
A.“863计划”
B.“一五”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两弹一星”计划
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学前教育
B.六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九年义务教育
24.
“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医保制度的建立
C.就业制度的变化
D.综合国力的提升
25.下表是“1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项
目
1978年
1990年
1997年
2002年
2009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18547.9
74462.6
102398
3353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5160.3
7703
17175
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
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上涨
③1990年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国家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密切相关
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速度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
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下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责成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
(2)材料二中“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是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2分)这一制度有何重要意义?(2分)
材料三
世世代代牛马不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农奴,从此可以昂起头来,堂堂正正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遍祖国万里河山。
(3)发生在西藏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得翻身农奴把歌唱 (1分)这一事件使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四
西藏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铁路
(4)材料四中的三条公路修建于哪一时期?(1分)材料三、四反映的史实都是我国政府实行什么政策的体现?(1分)
27.(13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多次政策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是指什么?(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请听紫金县一位党支部书记的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他用对联回答一个社员提出的问题:“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
——摘自1983年《新闻战线》的一篇报道
(2)
“三十年前分田地,”、“三十年后又‘分’地”分别指的是我国政府在农村实行的什么举措 (2分)这两项举措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观察材料三,我国粮食产量明显呈现出降低趋势的时间段是图中的哪两点之间?(1分)并分析其主客观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2分)
28.(13分)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2月11日《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RED
CHINA’S
MAO(红色中国的毛)。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1)当时的中美关系处于什么状态(2分)。请举出当时体现这种状态的一个重要事件。(2分)
材料二 1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2)当时的美国人认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3)材料三中,“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什么重大成果?(4分)
材料四
1979年1月1日的《时代》周刊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文中惊叹:“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
(4)邓小平为什么被《时代》周刊评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
(2分)
1979年中美关系有什么新进展?(1分)
29.(12分)海峡两岸关系时时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实现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1)材料一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1分)这一理论提出的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体现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状况如何?(2分)
材料三
大公网5月20日讯
(特派记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瑞宜台北报道)
台湾地区新领导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520”就职大会20日在一片争议声和抗议声中拉开了序幕。她在就职演讲中关于两岸政策的内容依然迴避“九二共识”。岛内统派团体表达抗议,呼吁蔡英文坚持“九二共识”、维持台海和平。
——2016-05-20
大公网
(3)“九二共识”是指何时由哪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3分)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D
3.A
4.C
5.C
6.D
7.C
8.D
9.D
10.B
11.D
12.B
13.B
14.D
15.B
16.B
17.A
18.D
19.D
20.C
21.A
22.A
23.D
24.C
2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
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答案要点
(1)西藏和平解放。(1分)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2分)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3)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1分
)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2分)
(4)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分)各民族共同发展(1分)。
27.(13分)答案要点
(1)农业合作化运动。(2分)
实质:生产资料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变成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2)举措:土地改革运动(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共同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C
D之间(1分)
主观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
客观原因:自然灾害(2分)
(4)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13分)答案要点
(1)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2分)。抗美援朝战争(2分)
(2)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
(3)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2分)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将工作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或邓小平主导启动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2分)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分)
29.(12分)答案要点
(1)理论:“一国两制”(1分)
依据: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2分)
(2)现状: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2分)
(3)1992年,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3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分)
(4)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我们要坚决同—切分裂势力作斗争。(2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在沈阳桃仙机场,礼兵手捧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
1956
歼5型歼击机
1966
战略导弹部队
1971
导弹驱逐舰
1974
第一艘核潜艇
2012上海台湾名品博览会
2011年分藏两岸的名画《富春山居图》台北“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