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平面镜成像 课件(42页) 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平面镜成像 课件(42页) 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章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第3节 课时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三章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2.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结合图片展示的场景,研讨为什么“猴子捞月”总是一场空?
知识点一:实像与虚像
站在平面镜前,观察到镜子里有个“你”,让同学拿着光屏在镜后寻找另一个“你”,有什么发现?
举起右手,镜子中的“你”举起的是哪只手?向右摆动身体,镜子中的“你”向哪个方向摆动?走近或远离平面镜,你观察到了什么?
镜中的“你”
1.虚像:
(1)定义:
平面镜中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像的位置上没有光能,因此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我们称它为虚像。
(2)形成原因:
S点射向平面镜的所有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S'。
(3)人眼是如何看到虚像的:
光源S发出的一部分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人依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会感觉到这些光是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发出的,S'就是S的像。实际上这些光并非从S'发出,因此将 S'称为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小孔成像
2000多年前,我国《墨子》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请你在一个纸杯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纸杯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模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
2.实像:
(1)定义:
在小孔成像中,景物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像的位置上会聚了光能,因此像可以呈现在塑料膜上,我们称它为实像。
(2)形成原因:
烛焰射向小孔的所有光线,经小孔后沿直线传播都相交于光屏上形成真实光线的交点,及实像。
对实像与虚像的理解
成因 特点 实例
实像
虚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倒立的,既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又可以用光屏承接
小孔成像
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镜成像、倒影
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实验思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确定了像的位置,再比较像跟物体的位置和大小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
【实验过程】
1.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通过移动未点燃的蜡烛,找到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标记蜡烛和像的位置.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2
3
2. 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点燃蜡烛的像的大小是否随蜡烛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3. 换用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的作用:
便于记录像、物、平面镜的位置,从而确定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关系及像、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玻璃板既可反射光又可以透过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
①确定像的位置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1)白纸:
(2)刻度尺:
(3)玻璃板:
(4)外形相同的两个蜡烛: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2
3
9.20
9.20
6.80
6.60
4.30
4.60
【实验过程】
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数学表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 得出结论,做出解释
(1)实验应该在较暗还是较亮的环境中进行,为什么
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2)本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出现偶然性.
(3)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如果倾斜会产生什么现象?
实验中玻璃板竖立在纸上,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像,使未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这样就能确定像的位置. 如果玻璃板倾斜放置,像和物将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成得像偏高或偏低,无论如何改变移动未点燃的蜡烛,都不会和像重合,导致实验失败.
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4)在交流中,有同学提到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两个像,这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改进呢?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若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反射面会产生两个像,从而造成重影,影响实验操作,故应换用更薄的玻璃板。
(5)通过交流,有同学提出可以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来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来进行实验,便于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若将蜡烛B点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像会更不清晰,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7)某同学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像距不等于物距,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玻璃板较厚造成的;(2)标记的位置存在误差造成的;(3)测量存在误差造成的;(4)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没有完全重合造成的。
实像与虚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叫做实像如小孔成的像
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做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立于荷叶上的蜻蜓距水面0.5 m,则它与其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相距  m。当蜻蜓飞离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1
2.某天早上 , 医护人员小东站在平面镜前检查防护服的穿戴情况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东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是自己正立的实像
B.小东面镜时 , 他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 像大小不变
C.小东面镜时 , 他的像会面镜 , 像会变大
D.小东远离平面镜时 , 他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 像大小不变
D
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
第3节 课时2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第三章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
2.能列举出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特殊的结构和应用。
S
S'
1.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_________;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大小相等
距离相等
垂直
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作图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M
N
A
B
A'
B'
O
O'
在作图时,所有的辅助线要画成虚线。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也用虚线表示。
N
M
B
A
A'
B'
如果平面镜水平摆放,采用类似的方法作出物体 AB 关于平面镜 ON 所成的像。
A
B
如果指给出了像与物的位置,你能否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A'
B'
M
N
物体在平面镜正面,像在平面镜反面,画平面镜时其背面用斜线表示。
大自然中的平面镜成像视觉盛宴
知识点二: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古代人们就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
《女史箴图》于非闇绘,局部
现代生活中人们更离不开镜子,平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纠正动作




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早期军事上的潜望镜主要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的。
改变光路
凸面镜和凹面镜
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不锈钢勺子的里、外两个表面就相当于凹面镜和凸面镜。
汽车后视镜
广角镜
凸面镜
性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扩大视野。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等。
太阳灶烧水
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
凹面镜
性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等。
聚光手电筒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凸面镜
凹面镜
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路口反光镜、汽车后视镜
用球面的内表面做反射面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手电筒反光罩、太阳灶
1.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2.7m×2-0.4m=5m。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较小的房间里检查视力,节省空间。
2. 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请你画出光路图来。
3.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马路转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凹面镜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