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钠及其化合物--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6: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钠及其化合物--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预防腹泻脱水的药品“口服补液盐散(Ⅲ)”中含有,可用焰色试验检验。的焰色是( )
A.黄色 B.红色 C.紫色 D.绿色
2.以下物质进行焰色试验时,焰色为紫色的是( )
A.氯化铜 B.硫酸钠 C.碳酸钾 D.硝酸铁
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钠有还原性,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
B.和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呈淡黄色,可用于消防员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D.钠比铁活泼,可以利用钠将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
4.如图为进行焰色试验时的部分操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前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待检验的物质
B.钾元素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
D.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铁丝代替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
B.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是因为可与酸反应
C.钾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钠
D.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6.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物的用量或反应条件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
①Na与;②与;③与;④NaOH溶液与;⑤溶液与盐酸;⑥溶液与盐酸;⑦溶液与溶液
A.除①②⑤外 B.除②③⑥外 C.除③④⑦外 D.除②③⑦外
7.过碳酸钠外观为白色晶体,是无毒漂白剂和供氧剂,还有去污杀菌作用,工业上常用和化合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B.生产过程中采用较低温度,目的是防止产品及反应物的分解
C.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相同
D.生产过程中遇酸、铁盐、铜盐等都对产率无影响
8.五彩缤纷的烟花表演为各种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研究表明,焰火颜色的产生与烟花中含有钠、钾、钙、钡、铜、锶等金属元素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时不发生化学变化
B.铂丝可用铁丝代替,实验过程中用稀硫酸清洗
C.NaCl与灼烧时火焰的颜色相同
D.钾及其化合物的焰色试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9.把一定体积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点燃,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为原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2:2:5 B.4:2:3 C.6:7:5 D.3:4:2
10.下列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
B.澄清石灰水可用来鉴别和
C.在一定条件下,和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的质量一样多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水和带火星的木条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
B.可用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
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中的
D.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12.钠与氧气发生反应:
①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主要发生了反应①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主要发生了反应②
C.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时,可以发生不同的反应
D.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
①稀硫酸
②稀氢氧化钠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
④氯化镁溶液
⑤饱和石灰水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分析
A 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插入红热的铜丝,反应后向瓶中加入少量水,得到蓝色溶液 氯气与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固体颗粒
B 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
C 向某澄清透明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氯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
A.A B.B C.C D.D
1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工艺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体X是
B.“吸收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煅烧”说明纯碱的热稳定性好于
D.滤液中溶质只含有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与水反应钠沉在水中 D.钠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为剧烈
二、填空题
17.根据名称书写化学式:①食盐:________,②烧碱:________,③生石灰:________,④氯化钙:________⑤碳酸钠________⑥硫酸铝:________。
18.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B和酸性气体D反应能生成C,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也会变为C,E与D反应也能生成C,A、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E。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A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与水反应生成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C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酸性气体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过氧化钠和超氧化钾()均能与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是常用的高原和深水作业的供氧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均属于离子化合物
B.发生供氧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所得固体为
D.等物质的量的和完全发生供氧反应,的供氧量大
20.一种用制备强氧化剂和消毒剂的生产工艺如下图。
(1)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从化合价角度分析作氧化剂的依据是_________。
(2)补齐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ii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____。
(5)“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有效氯”是指一定质量的消毒剂与多少质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相当(氧化能力定义:产物视为时,物质的得电子数),其数值可以用此时氯气的质量与消毒剂质量的比值来表示。计算25%的溶液的“有效氯”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K元素的焰色反应颜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故选C。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钠有还原性和用于制造高压钠灯二者之间没有对应关系,A不符合题意;和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二者性质和用途有对应关系,B符合题意;呈淡黄色与用于消防员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二者之间没有对应关系,C不符合题意;钠比铁活泼,钠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和,NaOH再与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利用钠将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D不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A.为防止其他离子干扰,每次实验前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A项正确;
B.钾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离子的干扰,B项正确;
C.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C项错误;
D.铁的焰色几乎为无色,对其他元素的焰色无影响,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试验,D项正确;
答案选C。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①(√)Na与在常温下反应生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符合题意。
②(×)与H O反应生成NaOH和,与反应物的用量和反应条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③(×)与反应生成和,与反应物的用量和反应条件无关,不符合题意。
④(√),符合题意。
⑤(√),符合题意。
⑥(×)溶液与盐酸反应只生成NaCl、和,不符合题意。
⑦(√)溶液与少量溶液发生反应,与过量溶液发生反应。
7.答案:D
解析:A(√)过碳酸钠同时具有碳酸钠和的性质,因此具有强氧化性。
B(√)生成过程采用较低温度,目的是防止反应物和产物中的分解。
C(√)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都是利用了过氧化物的强氧化性。
D(×)碳酸钠能与酸反应,铁盐、铜盐能作分解的催化剂,故在生产过程中遇酸、铁盐、铜盐等都可能导致产率下降。
8.答案:B
解析:A(√)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
B(×)光洁无锈的铁丝本身在灼烧时不产生特征焰色,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进行焰色试验;“5洗”试剂要选好,洗涤时应用稀盐酸,硫酸难挥发,生成的硫酸盐不易分解,会产生干扰。
C(√)焰色是元素的性质,NaCl和均含有金属元素Na,灼烧时火焰的颜色相同。
D(√)“4烧”观察焰色:在观察钾的焰色时,一定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
9.答案:D
解析:D(√)“H照单全收,C、O同,则增重同,C少O多,则增重小”,把一定体积的、CO、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点燃,相当于和CO完全被吸收,与反应,放出,则剩余的气体为,(原气体),结合“同温同压足量物,气体体积均减半”,知(原气体),故原混合气体中7:2。
10.答案:C
解析:A(×)受热分解,而受热不易分解,则热稳定性:>。
B(×)和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则澄清石灰水不能用来鉴别和。
C(√),则在一定条件下,和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碳的质量分数:<,根据质量守恒知,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的质量<。
11.答案:A
解析:A(√)、分别与反应的区别是与反应能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
B(×)与、均能反应,但及其与反应生成的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直接用进行鉴别。
C(×)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与的混合物,会转化为。
D(×)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也是1:2。
12.答案:D
解析:A(√)新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是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主要发生了反应①。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主要发生了反应②。
C(√)金属钠和氧气在不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发生了不同的反应。
D(×)钠长期置于空气中,开始时与O 反应生成,与水反应可生成NaOH,NaOH潮解形成NaOH溶液,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生成,风化变成粉末,故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3.答案:D
解析:①(×)钠投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钠和氢气,若钠过量,还会生成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②(×)钠投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符合题意。
③(√)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钠过量时,还有NaOH,符合题意。
④(√)钠投入氯化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钠和氢气,钠过量时,还有NaOH,符合题意。
⑤(√)钠投入饱和石灰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剂水被消耗,且反应放热,有氢氧化钙晶体析出,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A.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铜固体颗粒,A项错误;
B.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是因为部分氯气与水反应,部分氯气溶于水,B项错误;
C.向某澄清透明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故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或,C项错误;
D.将氯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D项正确;
答案选D。
15.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气体X是氨气,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吸收②发生反应方程式:,故B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说明纯碱的热稳定性好于,故C正确;
D.滤液中溶质除了含有,还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故D错误;
答案选D。
16.答案:C
解析:A.钠性质活泼,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A正确;
B.受热后,钠会燃烧,火焰呈黄色,故B正确;
C.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故C错误;
D.纯氧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故D正确;
故选C。
17.答案:NaCl;NaOH;CaO;;;
解析: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钠,化学式为:NaCl;②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③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④氯化钙化学式为:;⑤碳酸钠化学式为:;⑥硫酸铝化学式为:。
18.答案:(1);;;;
(2)①;②;③
解析: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则A是Na,得到淡黄色固体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则B是,B和酸性气体D反应能生成C,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也会变为C,则C为,E与D反应也能生成C,酸性气体D为,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钠,则E是NaOH。
19.答案:D
解析:和均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正确;发生供氧反应时,其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正确;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最终得到的固体为,C正确;由反应原理可得关系式:,由此推得等物质的量的和完全发生供氧反应,的供氧量大,D错误。
20.答案:(1)+7;+7价是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化合价有降低的趋势,因此可作氧化剂
(2)
(3)作还原剂,将还原为
(4)
(5)39%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中H为+1价,O为-2价,故Cl为+7价,+7价是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化合价有降低的趋势,易得电子,因此可作氧化剂;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同时通过流程可知,生成物还有,配平方程式得;
(3)ii中,氯元素化合价从+4价变为+3价,被还原,说明加入的是作还原剂,将还原为;
(4)由分析,溶液1蒸馏分离和,其中,溶液3为,由流程图知,会循环使用;
(5)设溶液质量为1g,25%的溶液中的质量为0.25g,物质的量为=,依据关系式,可知具有相同氧化能力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则氯气质量为,故25%的溶液的“有效氯”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