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
学科
语文
学段:
7—9年级
年级
八年级上
相关领域
议论文阅读教学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实验教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张秋贤
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
13520303695
实施者
张秋贤
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
13520303695
指导者
谢守成姜定宇
丰台分院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1364108425313681034812
课件制作者
张秋贤
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
13520303695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议论文用事实和道理进行论证地方法,感悟单元课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的目标。本节课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设计,以找出中心论点为切入点,以概括事实论据为重点,以分析“灵魂生活”的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为难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思路、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北京版语文教材15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是作家周国平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和普通人的事例来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倡导人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追求。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典型,结构严谨,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是初二阶段初学议论文的好范文。学生情况:对初二学生来说,议论文是一种全新的文体,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议论文,但对这种文体有一定的好奇与兴趣;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这类学校来说,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虽然前面有《谈骨气》等文章的学习,但学生在分析、概括事实论据,认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方面的能力仍需强化;学生在理解“灵魂生活”的具体内涵方面也有难度,区别高贵的灵魂与高尚的品德也易混淆而这正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式:朗读、启发、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技术准备:学生上网查找周国平的资料,阅读阅读周国平的文章。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知识与技能: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所提出的观点。2、过程与方法:分析、概括证明论点的事例论据,探讨作者笔下“灵魂生活”的内涵,初步认识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高贵的灵魂生活,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问题框架(可选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对这些事例进行概括。3、结合事例,分析“灵魂生活”具体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4、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怎样做也能让自己的灵魂变得高贵,哪怕是片刻之间。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播放视频,感悟“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感人事迹。出示“感动中国”给予刘伟的颁奖词。教师导语:刘伟的事迹让人惊叹,但是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精神追求、他对灵魂生活的珍爱。诚如刘伟自己所说:“我的生命离不开三样东西:空气、水和音乐,音乐带给我生命当中很多积极和快乐的元素,所以哪怕很辛苦地练习,我也能坚持下来。”刘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的道理,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则用他的哲学智慧为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讲述关于刘伟的故事。感悟人物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灵魂生活的珍爱。
引入现实生活中学生较为熟知的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钟
温故知新
提问:阅读议论文要抓住哪三个要素?
回答问题。
复习议论文的要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1分钟
新课讲解
一、整体把握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布置以下思考题:1、这篇课文是作者对现在社会什么问题产生的思考呢?找出文中相关语句。2、针对这样的社会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3、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关于文章的中心论点,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第1段的语句,把握论述的层次;借助“但是”等连接词读懂作者的观点;结合作者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及时加以引导。二、重点研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事例。问:怎样概括议论文中的事例?1、第一个事例:哪种概括最好?
关于第1个事例,我们来看这4种概括中,你觉得哪种好?为什么?①罗马士兵杀死了正在专心研究“圆”的阿基米德。②阿基米德专心研究他的“圆”。③阿基米德在罗马军队攻进城里时,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他的“圆”,后来死在罗马军人的剑下。④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研究他的“圆”。明确:第四种概括好。小结:概括事例要找准对象;紧扣论点;语言简洁。2、第二个事例:一起来概括。师生共同概括第二个事例。
分析第一个事例所包括的要点,并明确这里的概括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第欧根尼不顾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3、下面请你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的句式概括其它三个事例。
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为自己的才华报关。一个少女置身嘈杂的车厢,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问:有人认为,五个事例太多了,后两个事例可以去掉,你认为呢?为什么?不能去掉,后两个例子是普通人的例子,因为不仅仅名人有高贵的灵魂,普通人也有,这体现了论据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三、深入探究1、这些人物在各自不同的情形下,觉得
比
更重要?他们的灵魂生活分别是什么?阿基米德觉得他的研究比生命更重要;第欧根尼觉得他的沉思比显赫的权势更重要;王尔德觉得他的艺术才华(精神财富)比金钱(物质财富)更重要;火车上的少女觉得读书(纯正追求)比平庸的消遣更重要;青年画家觉得看画展(纯正追求)比物质生活更重要:这种种表现体现了人物的高贵。科学研究、阳光下的沉思、艺术才华、读书、看画展。2、作者所说的“灵魂生活”具体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爱思想;珍惜艺术才华(可合并为珍惜精神财富);富有纯正追求。
3、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有何作用?以2、3段为例:①……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②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讨论明确后得出结论:举出事例,还要对事例进行分析,从而把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
四、拓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哪个人物的事迹最让你感动,请用“我感动于
(谁)的事迹,因为他……”的句式说说,与大家分享。2、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怎样做也能让自己的灵魂变得高贵,哪怕是片刻之间。(这个环节可以拓展高贵灵魂的内涵,不止是文中归纳出的这些。同时注意让学生区分开灵魂的高贵与品德的高尚)五、作业布置1、推荐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习惯于失去》《善良、丰富、高贵》2、小练笔《让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六、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听课文,思考并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后归纳:1、大家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2、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3、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火车上的少女、青年画家。回答问题。指名学生读第1个事例。进行判断并分析原因。分析第1个事例所包括的要点,师生共同概括第二个事例。
前后桌两人一组,概括后面的三个事实论据。仔细阅读事例,思考讨论,感受人物的“高贵”,并准确事例中人物的“灵魂生活”的具体所指。具体分析事例后作者的议论,对“灵魂生活”所包含的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指名读这两段文字。分析作者的分析、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思考,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思考,联系自身进行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容……”这个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中心论点。
在上一个环节找出论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论点概括文中的事例,感知论点与事实论据的关系。设计“给出概括进行判断——师生共同概括——学生自主概括”的步骤,为学生搭建阶梯。同时在概括论据方面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深刻理解论点。初步认识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又课内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思考,从而起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训练表达能力。
8分钟10分钟12分钟5分钟1分钟
教师寄语
虽然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会像阿基米德那样面对生死的考验,不会如第欧根尼那样面对权势的考验,没有如王尔德那样的才华,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会成为像文中的少女、青年画家一样的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珍惜时间,做精神的贵族,成为高贵的人!
认真聆听,积极思考。
让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
1分钟
拓展提高
再读文章,判断下列三个事例能否证明本文论点。(如果这个环节上课没有时间处理,就留作作业。)教师提供三个事例,学生判断这些事例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并分析能否作为事实论据的原因。事例①:布鲁诺坚持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了欧洲。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
1592年,布鲁诺在威尼斯被捕入狱,在被囚禁的八年中,布鲁诺始终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事例②:瑞安少年程健从初二开始迷上网络,为了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玩网络游戏,他放弃了周末与同学外出的活动,经常上网至深夜,后来甚至逃课去黑网吧。事例③: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废墟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
分析:事例①关于布鲁诺的事例说明的是布鲁诺对于真理的坚持,属于灵魂的高贵;事例②③虽然说得是精神方面,但是不是纯正的追求,不属于灵魂的高贵;事例③说的是“品德的高尚”而不是“灵魂的高贵”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补充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高贵”更为明确。
指名学生朗读三个事例,前后桌进行讨论。全班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
检验学生是否深入了解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5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结合课堂“拓展延伸”部分“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怎样做也能让自己的灵魂变得高贵,哪怕是片刻之间”,布置小练笔《让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学生将课堂上的讨论落实到笔头完成100~200字的小短文。对学生的练笔进行三级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评价分为A、B、C三个等级。
评价量规
评价等级评价项目ABC符合文章论点论述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结果为最终结果。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议论文教学离不开对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的探讨与把握,本节课也紧紧扣住议论文三要素进行教学。但是本教学设计在把握三要素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两点:追求文体教学与文本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文体阅读的同时做好文本阅读,理解文章的内涵;为学生搭设台阶,降低学习的难度,给予学生可以运用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观点与事例的密切联系,感悟文章人物的高贵,感受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发自内心的由衷赞赏,并由课内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由作者的主张以及对文中人物“灵魂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转到对自身精神追求的思考,于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与教育。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是议论文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教学点,而概括事例也是学生难于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据此将概括事例的方法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给出概括判断分析——分析概括要点,师生一起概括——小组合作进行概括”的步骤,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让学生明白概括论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范例可以参照,最终学会概括事例。总之,本教学设计努力避免课堂阅读中的面面俱到,追求抓住重点内容“授之以渔”,注重方法的给予,并在议论文这一实用文体的教学中做好文本的教学,从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
灵魂生活
爱思想
珍爱艺术才华
富有纯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