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版七上3.3.2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五四版七上3.3.2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20: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第二课时(分层作业)
1.“勾股树”是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所画出来的图形,因为重复数次后的形状好似一棵树而得名.假设如图分别是第一代勾股树、第二代勾股树、第三代勾股树,按照勾股树的作图原理作图,如果第一个正方形面积为1,则第2025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    .
2.如图,笔直的河流一侧有一营地C,河边有两个漂流点A,B,其中AB=AC,由于周边施工,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为方便游客,在河边新建一个漂流点H(A,H,B在同一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BC=10千米,CH=8千米,BH=6千米,则原路线AC的长为     千米.
3.文化广场有一块矩形的草坪如图所示,有少数的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路”,却踩伤了花草!青青绿草地,悠悠关我心,足下留“青”!走“路AB比走路A﹣C﹣B”少了    米.
4.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PAB+∠PBA=    .
1.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2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2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则这根芦苇的长度为     尺.
2.如图,某校有一块四边形劳动基地ABCD,现计划在劳动基地种植绿植,测得∠B=90°,AB=3米,BC=4米,CD=5米,米,若每平方米所种绿植需要100元,问需要投入多少钱.
答案:
基础巩固:1、2026,2、,3、4,4、45°
培优提升:
1、解:设水深为x尺,则这根芦苇长为(x+2)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x2+()2=(x+2)2,
解得:x=8,
∴x+2=10,
即这根芦苇长为10尺,
故答案为:10.
2、解:连接AC,
∵∠B=90°,AB=3米,BC=4米,
∴AC5(米),
∵AC2+CD2=25+25=50=AD2,
∴∠ACD=90°,
∴四边形ABCD的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3×45×5(平方米),
100=1850(元),
答:需要投入1850元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