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阶段滚动练(四)
阶段滚动练(四〉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5.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劳动场景是古代诗人常描写的画面,刘禹锡在
《浪淘沙》中描写到“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
贵物奶可糖分普
777777
满江限。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以
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分解过程是:2NO催化剂N2十O,
A.雾属于胶体,日照可以出现丁达尔现象
B.实验室制取NO可以用铜与稀硝酸反应
B.真假黄金(假黄金为铜锌合金)可以用灼烧鉴别
C.过程②释放能量,过程③吸收能量
D.标准状况下,NO分解生成5.6LN2转移电子
C.浪沙中淘金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数约为6.02×1023
D.江水属于分散系
6.如图所示为“双色双喷
2.常温下,在FC1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溶液
交
泉”实验装置,图中烧瓶
变为浅黄色。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内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
A.在上述浅黄色溶液中滴加少量KCSCN溶液,
作
氢,烧杯内盛装滴有石蕊
溶液为红色
试液的蒸馏水。下列说
B.K+、Fe3+、C1、NO3能大量共存
业
法错误的是
()
C,在溶液中滴加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在实验室中,不能直接
时
Fe2++2H++NO3 -Fe3+H2O+NOz
分解氯化铵制备氨气
D.在上述浅黄色溶液中滴加少量KMnO4溶液,
B.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
可
紫色褪去证明Fe2+有剩余
的氨气和氯化氢时,不
3.某溶液由Na+、Ag+、Ba2+、A13+、A1O2、Fe2+
能都选用无水氯化钙
沿
NO 、C1一、SO-中若干种组成,现将溶液分成
作干燥剂
两等份,再分别通入足量的NH3和SO2充分反
C.实验中同时打开止水夹a、c、d,即可分别形成
此
应后,最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含
蓝色和红色喷泉
D.喷泉结束后,将烧瓶内溶液混合后得到氯化
线
有的离子有
A.Ag+、A13+、NO3
B.Ba2+、A13+、C1
铵溶液,蒸干可得氯化铵固体
C.Ba2+、A13+、NO5
D.A13+、NO5
7.四氯化锡在军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室常用金属锡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备无水四氯化锡。
(
农盐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Cu与足量浓硫酸
反应,将反应混合
验证生
A
物冷却后,再向反
溶液变蓝
成Cu2+
能疏酸
d剂正
应器中加入冷水
已知:①无水四氯化锡的熔点一33℃、沸点
114.1℃;②四氯化锡易水解,易溶于有机溶剂。
向某溶液中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OH溶液并加
湿润的红
该溶液中
A.试剂E为无水氯化钙
B
热,将产生的气体
色石蕊试
含NH
B.仪器甲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
通向湿润的红色石
纸变蓝
C.上述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f→g→h→i→e
蕊试纸
*d*c→b
将红热的木炭投人
D.实验所得SnCl4中溶有Cl2,可用蒸馏的方法
浓硫酸中,产生的
石灰水变
木炭被氧
提纯SnCl4
气体通入澄清的石
浑浊
化成CO2
8.向Na2CO3、NaHCO3混
气体
灰水
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
生成白色
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
该溶液中
滴加BaCl2溶液,
沉淀,且
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
沉淀不
含SO
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
n〔TI:)
再加盐酸
溶解
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65参考答案
扫码领取
参芳答案
★配套答案
★专项镪析
学习工其
第一部分小题考点专项练
10.D常温下S和Hg反应生成丹砂(HgS),说明常温下丹砂
专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HgS)性质稳定,A正确:烟、云分别是固体、液体小颗粒分
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B正确;石青的成分为
第1练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Cu(OH),·2CuCO,碱与碳酸盐均能与强酸发生反应,C
小题·分层分练
正确;石青的成分为Cu(OH)2·2CuCO2,受热会发生分
1,B汞和空气中的氧气加热反应生成氧化汞,故为氧化物。
解,D错误。
2.B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空气中
不能稳定存在,A错误;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有强氧化性,草
11.DGI草木灰成分为碳酸钾,贝壳灰成分为氧化钙,二者在
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选项A错误:硬水软化
酸或铝粉有较强的还原性,不能存放在同一个药品柜里,B
正确: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不溶于水,C错误:氧化的与水
发生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石出泉水”说明来自于地下,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
“燃之极明”说明易燃且火络明亮,所以不可能为含苯环化
气,与水反应产物不相同,D错误。
合物的油漆,应该为石油,选项C错误;这些消毒的方法均
3.B氧气作水的杀茵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
使蛋白质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D正确:“水滴石穿”
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
是石灰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边程,反应方
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县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
程式为CaCO十CO2十HO一Ca(HCO)2,属于化学变
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四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
化,选项E错误:生活污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和
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
赤潮,选项F错误:碳海锦吸附能力强,可用于吸油,选项G
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
正确;有些物质的熔化不属于化学变化,选项H错误;活性
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
炭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选项I正确。
生了化学变化
小题·真题真练
4.C二氧化碳、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制得碳酸氢的,A项
1.C根据松木在窑内桐挠可知,燃烧时空气的量不足,松木
错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自粉,B项错误:碳酸氢钠
发生不完全燃烧,A正确:黏土烧成陶瓷的过程中有化学变
和硫酸铝溶液混合时,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CO
化发生,因此有新的化学键形成,B正确:用草木灰水(主要
和A1(OH)3,故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是泡沫灭火器的主
成分碳酸钾,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浸泡树皮可促进木质素的
要原料,C项正确: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
溶解,纤雏素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不水解,故C错误:火
铁,D项错误。
5.C根据题意,溶液几乎都有丁达尔效应(粒子对光的散射
药点燃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十S十3C点燃
现象),当溶液靠近光源时,溶液和胶体都有明显丁达尔现
K,S十N2↑十3CO2↑,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象,故A正确:胶体靠近光源时,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通过胶
2.B Na,CO,中含有一1价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用来
体后光源变弱,溶液没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而故B正确;
漂白衣物,A正确:酿米酒需晾凉米饭后加酒曲是因为高温
直接与光源接触光强,溶液有丁达尔响应。但经过溶液后光
会使酒曲中的酵母菌失活,而不是乙醇受热易辉发,B错误:
变弱胶体就无法丁达尔效应了,因此通过溶液、胶体互换住
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碗酸盐,柠檬酸可以去除水垢,说明柠檬
置,出现二次丁达尔现象的为胶体,只出现一次丁达尔现象
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正骑: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
的为溶液,故C错误:根据C选项分析得到D是正确的,故
解反应,碱液能清洗厨房油污,D正确。
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第2练离子反应
6.B胶体是由分数质(胶粒)和分散剂构成的,F(OH) 胶体
的分散质是{[Fe(OH)a]·nFeO(n-x)CI}+,带正电
小题·分层分练
荷,而胶体的胶团(胶体)钻构为{[Fe(OH)a]n·nFeO(n一
1.AB项中的CaCO2属于强电解质,A!为单质,既不属于电
x)CI厂》r+·xC1,正负电荷数相同,所以Fe(OH)胶体不
解质,也不偏于非电解质,B错误;C项中H)为弱电解质,
C错误;D项中CH,COONH,为强电解质,D错误。
带电荷,A选项错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一
100nm之间的分散系,B选项正确:Fe(OH),胶体粒子是由
2.B NaHCO2溶于水电离为Na、HCO,电离方程式为:
无敏个Fε(OH):分子构成的,所以不能确定胶体粒子数为
NaHCO,一Na+HCO,A项错误;AlO加热培化:
多少,C选项错误:Fe(OH),胶粒带正电荷,电泳时向电解
A1,O22A1+十3O2-,B项正确;HS在水中的电离分两
池的阴极移动,即阴极附近红禍色变深,D选项错误。
步,分别为:H2S=HS+H+、HS=S2-+H+.C项
7.C减少合碳化合物的排放为低碳·低碳生活就是侣导低污
错误:Cu(OH)2为二元弱碱,电离不彻底,正确为:Cu(OH)
来,低消耗,减少溫室气体的排放,故A不符合題意:食用醋
一Cu2+十2OH,D项错误。
中含有乙酸,显酸性,pH<7:医疗酒精中含有75%的乙醇,
3.A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分,离子方程式应为:CCO3十
约显中性,H约等于7:肥皂水中含有高级脂肪酸钠,显碱
2CH,COOH一-Ca2++CO,↑+H,O+2CH,CO0,A项
性,pH>7;三种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用
错误: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
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二者所用原理不相
化铝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I(OH)2十3HAI++
同,前者吸附作用,后者为氧化,故C符合题意:“青高一握,
以水二升渍,鲛取汁”为萃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屠呦呦
3H,O,B项正确:铝粉和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
对青高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子反应方程式为:2A1+2OH+2H,0一2A1O,+3H2↑,C
8.CA项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B项中涉及的都是化学变化:
项正确:暖贴(主要成分:Fe粉、活性炭、水、食盐)发热时发
D项中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
生反应:2Fe十O2十2H,O一2Fe(OH)2,空气中氧气得到
9.B在X挠杯中分散质为FCl,在Z烧杯中分散质为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O十4十
Fe(OH)2,二者分散质不同,B项错误。
2H,0—4OH,D项正确。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