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同盟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中国同盟会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革命:主要指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以反封建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主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因而无产阶级最终完成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概念解析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跨越党派的政治偶像;
国家需要行动,他便行动于最前方;
民族需要思想,他便思考在最远处;
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以及继承者称其为“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
(1894-1911年)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1.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2.运用史料分析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认识三民主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革命党人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学习目标
壹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1866—1925)
孙中山个人名片
名:
号:
化名:
兴趣爱好:

籍贯:
广东香山
逸仙
中山樵
听故事(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为“反清英雄第一人”。)
1880
檀香山
1883
香港
广州
1892
广州
澳门
1894初
1894.11
1895
1905
(年)
天津
檀香山
香港
东京
医人
医国
思想转变:
伟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评价:
1.观看视频,找一找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兴中会的成立
檀香山兴中会旧址
兴中会成员合照
时间
地点
发起人
宗旨
口号
地位
1894年11月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统治!
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广州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陆皓东
(1868—1895)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
第一人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3.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1882年
1895年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3.广州起义
贰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警世钟》
《猛回头》
材料一: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二: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 ——《革命军》
材料三:我汉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势力,活活被满洲残害,弄到这步田地,亡国灭种,就在眼前,你道可恨不可恨呢? ——《警世钟》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2)组织基础
——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 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认真观察左图,思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范围广;
革命团体数量多;
相对比较分散
没有统一领导;力量分散;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等。
怎么办?
华兴会,由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留日学生在长沙组织成立,黄兴任会长,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重要革命团体。
光复会,由蔡元培、徐锡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组织成立,蔡元培任会长,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势力最大的革命团体。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开始武装反清
创兴中会
创兴中会总会
领导广州起义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成立同盟会
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3)领导基础
——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提出三民主义
创立者
发动者
领导者
提出者
革命者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
时间、地点
创建人
机关报
政治纲领
指导思想
性质
意义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民报》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归纳成立同盟会的基本史实。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兴中会 同盟会


性质
时间
地点
目的
纲领
产生
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日本东京
振兴中华
集中革命力量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
合众政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产物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纲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问题
民族革命(前提)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政治革命(核心)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问题思考】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积极性
局限性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3.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1.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主张,对帝国主义还抱有一定的幻想;
2.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述。
【合作探究】: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叁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自主学习】为推翻清朝统治,革命党人发动了哪些起义,请完成表格。
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1906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夏
失败
黄花岗起义
黄兴
失败
萍浏醴起义
徐锡麟、秋瑾
1911年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视频】黄花岗起义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时间:
孙中山、黄兴
1911年
领导人:
结果:
起义失败,部分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阅读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①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②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黄花岗起义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这些革命志士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刘道一
22岁就义
徐锡麟
35岁就义
秋瑾
32岁就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平均年龄29岁
在最美好的年华,他们选择把自己当做祭品,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苦难深重的古老中国的黎明钟声!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为理想献身……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材料研读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此次以限于资财,不能经营北方,只能就广州下手。八百人选定后,以费用不足,不能早集然宽犹未足,而被敌人严防,事泄人拿,不得不东,故此失败。 ——孙中山
没有军队的参与,没有受过军事训练
参加人员少,缺乏群众基础
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准备不充分)
资金不足
依据材料分析武昌起义前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
影响: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激起了更多人投入到反清革命斗争之中,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广东省中山市是中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 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苏报》案”
《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1900年由湖南退休官僚陈范接办后逐渐转向革命。1903年5月章士钊担任主笔后,对《苏报》大加改良。6月,《苏报》发文介绍邹容的《革命军》,不久又摘登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积极宣扬反清革命主张。6月底,清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抓捕章炳
◎《革命军序》,刊于1903年6月10日的《苏报》
麟等人,邹容主动投案,随后《苏报》被封。次年5月,章炳麟、邹容分别被判处三年和两年监禁,邹容后来不幸在狱中病逝,年仅20岁。“《苏报》案”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使革命浪潮空前高涨起来。
知识拓展
中国同盟会
成立团体: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革命政党:
同盟会
成立:
1905.日本东京
机关报:
《民报》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志士奋斗: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民主革命先行者
课堂小结
1.“痛只痛,甲午年,打下败阵。痛只痛,庚子岁,惨遭杀伤。痛只痛,割去地,万古不返。痛只痛,所赔款,永世难偿……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这份资料出自( )
A.太平天国的告民书 B.维新派的变法宣言
C.革命党人的宣传册 D.北洋政府改革方案
2.据统计,1894—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
C
B
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