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1.2《荷叶母亲》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1.2《荷叶母亲》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08: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荷叶母亲》
编制时间
2015.9.2


1
主备课人
备课人
审核人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瑞、菡萏、徘徊、欹斜、荫蔽”等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首散文诗。
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学习生字词。
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过程:
教学流程
活动方式
1.预习交流、明确目标
1)作者重点描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课文中人的情绪变化和花的处境的变化有没有关联?
2.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活动或问题1、2、3……)
1、分析作者几次看莲的环境和心情?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升华主题。主题。
2、讨论:
(1)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借物喻人,托物抒情。
(2)请用最直观的方法表示“我”的心情变化。
烦闷
——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受了感动
(3)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勇敢慈怜。
(4)最后一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升华主题。
(5)文章写“雨打红莲,荷叶护送”运用了
描写
的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
抒情、议论
的表达方式。
(6)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两句话,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
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加于品味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题旨,结尾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另一首诗中相同意旨的一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第159节)。
4、朗读,比较《金色花》《荷叶
母亲》
相同点:

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思想感情

图画美。------想象空间
不同点:

《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荷叶
母亲》语言淡雅清婉。------语言特点

《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
母亲》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

《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
母亲》更多的是赞美母爱。-----思想感情

《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
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整体氛围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具体内容
3.拓展提升(1、2)
4.课堂小结(板书、知识网络等)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5.当堂测试(1、2、3)
1.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学生齐背《金色花》《荷叶
母亲》。
2.
依据提示默写《金色花》中的部分诗行,并尝试着仿写一节。
当你沐浴后,
当你吃过午饭,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