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模拟练习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A.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如图,小车中放置了一个装有清水的封闭试管,试管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当小车在平直路面上突然向右加速行驶时,试管相对于小车保持静止状态,则此刻小车对试管的摩擦方向及试管内气泡的运动方向分别是( )
A. 水平向左、水平向右 B. 水平向左、水平向左
C. 水平向右、水平向左 D. 水平向右、水平向右
3.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并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当他用毛笔向右匀速书写“一”字的过程中,白纸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左移动 B. 毛笔的毫毛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 白纸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 镇纸不受摩擦力
4.压力计重为,是探头受到的压力,如图所示用竖直方向力、分别把压力计压在水平板和水平地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 时, B. 时,
C. 时, D. 时,
5.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即将从上游驶入闸室的情形,此时阀门、阀门、阀门均关闭,阀门打开,闸室与上游水位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闸门两侧的压力相等
B.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闸门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闸门两侧的压力相等
D.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闸门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6.如图,甲、乙物块在相等的恒力作用下分别通过相等的距离,用时小于,力做的功分别为、,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则 ( )
A. , B. ,
C. , D. ,
7.如下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吊椅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8.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靠近漩涡中心处水的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下列实例中,与漩涡将周边物体吸入原理不同的是( )
A. 液压千斤顶顶起汽车 B. 列车站台边缘设置“安全线”
C. 两艘轮船不得并排疾驶 D. 窗外沿墙面吹风,窗帘飘向窗外
9.柱状容器内加入浓盐水,把一枚土豆轻轻放入其中,静止时土豆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清水,土豆逐渐下沉;注入适量清水时,土豆悬浮在盐水中,如图乙所示;继续注入清水,土豆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浮在水面上时,土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悬浮在盐水中时,土豆的密度与此时盐水的密度相等
C. 沉到底部后,土豆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D. 沉到底部后,继续注入清水,土豆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
10.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装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利用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和大小相等
B. 拉力所做的功多一些
C. 拉力做功的功率大一些
D. 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1.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奥运会个单项的全部金牌,大获丰收,为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小明同学兴趣高涨,和同学一起去球馆打球,他们发现如图甲所示一款乒乓球发球机,发球机可以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三个质量相同的乒乓球,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三个乒乓球到达乒乓球台时的机械能 ,三个乒乓球到达乒乓球台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2.活塞式抽水机如图所示是利用 来工作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多可把水抽高约 ;图中出水口和圆筒构成一个 。标准大气压约,水的密度,取
13.站立地面踮脚跟是中国传统健身术“八段锦”中的第八式。如图所示,将脚看作杠杆,抬脚跟时脚绕支点转动,动力为,阻力为,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踮脚跟时脚可以看成一个 省力等臂费力杠杆。
图中阻力臂为 ,小腿肌肉的拉力大小为 。
14.如图所示,重为的磁性黑板擦吸附在竖直的黑板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若对磁性黑板擦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的推力时,它恰好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15.筒车是我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一种以水流为动力来取水的机械。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筒车的工作原理是将水的 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水轮上有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筒车转一圈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为 ,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6.如图为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实验装置,橡皮筋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点,其下端同一点系有两根细线,铁架台上竖直固定一直尺用于记录位置,实验中使用的钩码相同。
如图,在其中一根细线上系一个钩码,另一根上系两个钩码,记录橡皮筋下端到达的位置。然后撤去所有钩码,只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钩码,使橡皮筋下端仍到达位置,如图所示,此时钩码的个数应为______只。图中两根细线的拉力与图中一根细线的拉力对橡皮筋的______相同。此实验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他们方向相同时,图中力的大小等于图中两个力之______。
如图所示,在橡皮筋一根细线上挂个钩码,另一根细线竖直向上跨过定滑轮后挂个钩码,记录橡皮筋下端到达的位置,若撤去所有钩码,仅在左端细线上挂钩码,使橡皮筋下端仍然到达”的位置,细线上须挂______只钩码。此实验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他们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______,合力的方向与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17.用铅笔按图、、三种方式完成实验,铅笔均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手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 ;、、三图中,能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图是 ,能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的图是 ;若图中铅笔笔尖面积是,笔尾的面积是,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均为,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 。
18.在学习浮力时,小明做了下列实验:
如图甲,把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底,不断向清水中加盐,鸡蛋会浮到水面上。小明由此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如图乙,将水盆下按,水盆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多,手感受到的力越大。小明由此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丙的实验,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小明还发现,水盆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多,排开的水越多,排开水的重力越大,他又进行如图丁的实验: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______;
由实验得: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小明又换用其他物体多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发现测出的明显小于测出的,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由丁图可得物体密度为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9.如图是某款水陆两栖排涝机器人,该机器人可无线遥控控制,能到达涵洞、地下室等抢险人员不便到达的地方,当水深达到一定程度,该机器人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排水作业,该机器人的总质量为。水,
该机器人的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求该机器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该机器人两侧各装有一个浮箱,可使该机器人在深水中时能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排水作业,漂浮时浮箱浸没在水中,机器人除浮箱外有浸没入水中,每个浮箱的质量为,制成浮箱的材料的密度为,求:
机器人漂浮时所受浮力为多大?
每个浮箱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
20.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如图所示。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电梯室质量为,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求:
电梯空载匀速上升时,靠气压差形成的升力;
若质量为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顶部低压区的气压。
答案和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相同
相同
12.大气压
连通器
13.省力
14.
15.动
16.;作用效果;和; ;差;大
17.相互的
、、
18.密度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等于;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19.解:由题意知,该机器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该机器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根据题意可知,机器人漂浮时所受的浮力为
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机器人排开水的体积为
每个浮箱的体积为
而材料的体积为
所以每个浮箱空心部分体积为
空箱材
20.
【解析】电梯空载匀速上升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受到了竖直向上的升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电梯处于平衡态,受平衡力,电梯空载匀速上升时,靠气压差形成的升力
若质量为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靠气压差形成的升力
电梯底部与顶部压强差为
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顶部的气压变小,底部的气压不变,等于大气压,故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