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下)七校协作体 6 月高二联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16 道小题,共 48 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
产业。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在某些领
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4 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的 77.9%,全球锂
产业也基本形成了“海外资源+中国加工”的模式。左图示意 2006—2022 年全
球锂应用行业市场份额,右图示意 2021—2024 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及占全球
比例变化。据此完成 1-3 题。
1.2006—2022 年,全球锂应用行业市场份额变化的主要特点
A.各行业市场份额均较为稳定 B.电池行业市场份额显著下降
C.非电池行业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D.电池行业逐步成为主导领域
2.2024 年,全球锂产业基本形成“海外资源+中国加工”的模式,主要得益
于我国
①锂矿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充足
③锂电池产业链完善 ④政策优势明显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3.从资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应
①禁止国内锂矿资源开发 ②加强锂矿资源的战略储备
③完善废旧锂产品回收体系 ④放缓锂电池产业发展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1页
18 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粮食安
全之路的根本基石。我国 83 个 50 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 73 个分布在
全国 52 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
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示意“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
与全国均值之差”。据此完成 4-5 题。
4.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5.“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
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B.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C.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D.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四川省广安市背靠华銮山,华鉴山中“沉睡”多年的“小石头”是生产玄
武岩纤维新材料的重要原料。自 2016 年起,广安市积极抓项目、抓政策、抓
资金,开始打造玄武岩纤维产业园,积极成立研究院,形成玄武岩纤维产业战
略联盟。广安市作为后起之秀,其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和业内领军
企业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据此完成 6-7 题。
6.近年来,广安市“小石头”成就“大产业”,其主要得益于
A.优质的资源禀赋 B.完善的产业平台
C.丰富的市场经验 D.一流的加工技术
7.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广安市发展玄武岩纤维产业的瓶颈可能是
A.市场潜力 B.交通条件 C.人才资源 D.产品价格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2页
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
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
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
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 30 年来,苦水河流域
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据此完成 8-10 题。
8.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
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 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 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
9.苦水河极端产沙事件取决于
A.径流量 B.降雨强度 C.降水时长 D.流域面积
10.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
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 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
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 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从周边地
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而扩散效应反之,溢出效应反映了两者叠加的影
响。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3 题。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3页
11.下列关于 t1—t2阶段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城市发展快
B.外围城市发展快
C.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D.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12.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可能处于的阶段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3.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Ⅳ阶段的城市群战略重心是
A.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 B.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
C.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下图示意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及附近地区。该区域分布有典型的
“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且系统供给的生态服务年际波动显著。据此
完成 14-16 题。
14.绿洲生态系统分布于图中的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5.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供给生态服务年际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表蒸发量 B.地表径流量 C.土壤肥力 D.人类活动
16.为提升图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效益,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在甲区域发展高耗水农业 B.在乙区域种植速生经济林
C.在丙区域发展铁矿精炼业 D.在丁区域设置禁止开发区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4页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道大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南四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和重要的调蓄水库,中部建有
二级坝枢纽工程,把其分成上级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下级湖(微山
湖)。南四湖流域面积达 3万多平方公里,汇入了鲁苏皖豫 4省 8市的 53 条河
流,一度成为“集中纳污区”。2023 年 9 月,四省制定《南四湖流域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着力加强区域协同治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1)据图 b概括南四湖流域内水污染程度特点。(6分)
(2)分析上级湖和下级湖水质差异的主要成因。(6分)
(3)说明南四湖流域协同治理对保证供水安全的有利影响。(6分)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5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工业国,矿业、制造业用电需求旺盛,但电力设施分
布不均,电网稳定性差,常年被缺点困扰,偏远地区电力覆盖不足 40%,村民
依赖昂贵的柴油发电机发电。南非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太阳能对于弥补电力
短缺和改善能源结构有很大的潜力。微电网是规模较小的分散的发配电系统,
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将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安装在村庄独立发电,
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具有较高稳定性,也是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
中绿色发展在非洲的一个新方向。下图为南非太阳能资源分布状况。
(1)简述南非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4分)
(2)指出与大型电站相比,建设微型光伏电网的优势。(8分)
(3)简析微电网能源项目建成后对南非国家安全的影响。(6分)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6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
新为核心,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山东省寿光市花费
15 亿元打造智慧蔬菜小镇,蔬菜小镇利用先进的设施农业装备、生产管理工
艺和优良品种,通过智慧物联平台,实现了全链条标准化、智慧化生产,全面
推行产供销一体化的订单生产模式,培育的品牌蔬菜产品专供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高端市场。下图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寿光蔬菜小镇的应用。
蔬菜生长监测
蔬菜智能育种 蔬菜智能采摘
大数据支持精准施肥
土壤成分检测 蔬菜智能分拣
无人机喷洒农药
灌溉耗水预测 蔬菜质量追溯
智能灌溉系统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智慧蔬菜小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做法。(6分)
(2)从产业结构角度,说明智慧蔬菜小镇的建设对寿光市的积极影响。(4分)
(3)从新质生产力角度,分析为推动智慧蔬菜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寿光市可采
取的措施。(6分)
高二地理,共 7 页,第 7页
2024-2025 学年度(下)七校协作体 6 月高二联考
地理答案
1-5 DABAC 6-10 BCCBC 11-15 ADBCB 16 D
17.(1)时间:污染程度总体波动下降;2003-2010 污染较重且波动大,2010 年
后水质较好且稳定。空间:上级湖污染程度大于下级湖。(每点 2分,共 6分)
(2)上级湖周围来水较多,污染源多;上级湖与下级湖之间水道狭窄(中部建有二
级枢纽坝),水体交换能力弱(水体流动性差);下级有出湖河流,水体流动性好。
(每点 2分,共 6分)
(3)(协调各地区用水总量)优化水资源配置,保证供水量;各地区协同制定统一
的排放标准,加强监测与管理,减少污水排放;建立协同机制,提高污水处理能
力。(每点 2分,共 6分)
18.(1)总体较丰富,但分布不均;西部、内陆多,南部、东部沿海少。(4分)
(2)建设规模小,投资少;建设难度小,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利于解决分
散式能源需求;技术难度低,管理方便。(每点 2分,共 8分)
(3)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有利于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碳排放与生态环境安全;创造
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利于社会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促进国家经济
发展,有利于经济安全。(每点 2分,任意 3点共 6分)
19.(1)智慧蔬菜小镇采用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作物需水量精确供水;使用
无人机喷洒农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并提高效率;通过大数据支持的精准施肥,
可以优化肥料使用,避免浪费;通过对种植环境(土、水、肥、温等)的精准控
制,提高了种子、幼苗的成活率。(每点 2分,任意 3点共 6分)
(2)智慧蔬菜小镇的建设推动了寿光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蔬菜产品
专供全国高端市场,提升了寿光蔬菜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农业与旅游、
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每点 2分,共 4分)
(3)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
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
业农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利
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每点 2分,任意 3点共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