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 母亲》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学习目标 】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
3、小组完成合作,标好疑点、难点,准备展示、讨论。
【内容导航】
母爱是世界上最为崇高的爱,因此关于母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比比皆是。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母亲是大在,我就是小草;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冰心奶奶就把母亲比作荷叶,我们看看她老人家是如何来写自己的母亲的。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自主学习】
1、为下列词语注音:
并蒂 (
)
花瑞 (
)
菡萏(
)
慈怜(
)
荫蔽 (
)
徘徊(
)
欹(
)
遮(
)
拦
姊(
)妹
2、解释下列词语
并蒂:
瑞:
繁杂:
菡萏:
徘徊:
欹:
荫蔽:
遮拦:
花瑞:
莲蓬:
适意:
亭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谈谈你的整体感受,写出你的初读感悟。
【合作探究】
文章开头写“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花”有什么作用
2、作者引用祖父的话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4、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5、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6、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7、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来了”这句话?
8、在文章第4、5自然段找出对当时天气描写的语句,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雷雨?
【练练测测】
1、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
),(
)→(
),(
)→(
),(
)→茶
月亮→(
),(
)→(
),(
)→(
),(
)→花
2、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1)、那勇敢慈怜的茶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
荷叶母亲
(一)主旨
赞美母爱是冰心散文的一大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这篇充满着对母爱真心赞美之情的散文,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读起来,感情的潮水仍会不断地随之涌动。一朵红莲在雷雨之夜被打得左右倾斜,危急之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驱赶了“我”不宁的心绪。在作者细腻的描绘之中,在如诗如画的场景之中,荷叶母亲的美好形象飘然而至,放射出圣洁、勇敢的光辉。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恋之情也油然而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温婉的语调之中尽显母亲的勇敢慈怜,母亲的无私无畏。水一样的柔情中透露出崇高、感人的美。有了母亲的遮护,就无所畏惧,再大的风雨也可以勇往直前。
(二)结构
这篇散文,篇幅不长,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叙写友人送来莲花和“我”不看莲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的时间之久。然而这只是一个伏笔,虽然八年之久,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而对莲花的眷恋从未停止过。心中的莲花一直是开着的。故乡园院里那些并蒂的红莲八年来魂牵梦萦,带给“我”不尽的回忆。
后一部分借助对一段往事的回忆,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夜雨后莲花的情状。作者把真挚的情感寄寓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之中,雨中的红莲牵动着“我”的心绪:繁杂的夜雨摧残之下,那一朵白莲散飘在水面,凋谢了,而那一朵昨夜还是菡萏的红莲经历一夜风雨却亭亭玉立于绿叶中间,“我”“仍是不适意”;当雷声大作,大雨倾盆,雨点繁密之下,“我”更是“无法可想”;忽然,那红莲旁的大荷叶慢慢倾侧了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驱散了。最后,尽管雨点不住地打,雨势并不减退,但因有了勇敢怜慈的荷叶,红莲不再动摇,“我”被深深感动了。所以当作者最后直白地呼唤出“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们的心潮也随着摇荡。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如诗如画,至善至美,荷叶母亲的形象圣洁、勇敢,读者的心灵不得不为之净化。
(三)延伸
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与童心,是冰心散文的一大内容。这类文章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对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这些散文富有灵气、自然生成,“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冰心的母亲是个性情温柔、思想极开明的人,是冰心的启蒙者,也是她作品的忠实、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冰心在母亲的呵护下得以健康地成长,就像她回忆所说:“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部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因此母亲的爱、家庭的爱是冰心爱的作品的不尽源泉。
《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文章描述了一朵在雷雨之夜的盛开的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作者站在屋檐下,不由的担心那一朵刚刚展开花瓣的红莲。正当作者“无法可想”之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正好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的手呵护着儿女一般……
这篇文章所描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母亲用心爱着孩子已经成为她们生命中的习惯。母亲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的暴风雨都仿佛是脆弱的水珠。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深情的呼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看来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的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折射出母爱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
从执教《荷叶母亲》来看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教无定法。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递上来,希望老师及诸位同仁多多执教
一、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叶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老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什么呢?重点词句、文章内容结构、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理解质疑之处、会圈点、批注……在《荷叶母亲》课堂中情境导入之后,我设计如此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