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1.2《荷叶母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1.2《荷叶母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09: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荷叶 母亲》教案
【教材分析】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读课文,表达儿女对母亲深情的眷恋与赞颂。
《荷叶母亲》是一篇赞颂母爱的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活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她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情,吟唱了一曲母爱的颂歌。文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璀璨,又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文章歌颂母爱,文字质朴,情感真挚,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易引起共鸣。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文章,激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感恩之情。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托物抒情的写法,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教法学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
朗读法:学生朗读与品读相结合,提高朗读水平,培养朗读欣赏能力。  
讨论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熟读这首散文诗,整体感知内容,积累诗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重点、难点)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爱千年,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天地之间,流淌于岁月的长河。她们的爱,如春雨润物无声,如太阳和煦温暖。下面让我们走进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去欣赏那感人至深的场景吧!(板书课题作者 )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标注不熟悉的字词,同时思考:
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⑵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这些词的读音?请看大屏幕:
并蒂(dì
) 姊妹( zǐ
)莲蓬( péng )菡萏( h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
 攲斜( qī)荫蔽(bì ) 白瓣儿(bàn)
⑶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提示:在读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怎样的?)
明确:我看到园院的莲池里一朵白莲谢了,但一朵红莲盛开了;红莲被雨点打的左右
斜;
风雨中荷叶侧过身子遮住红莲;红莲在荷叶下不摇动了;窗外红莲躲在荷叶下,窗内我坐在母亲旁……
红莲、荷叶为我们组成一幅幅美丽而感人的画面。你能告诉我,这篇散文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明确: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雨的图画,让我们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无时不在的母爱。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地欣赏品味吧!
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明确:暗示花即人,花瑞即人祥。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 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四写看红莲
环境:雨势并不减退
心情:感动
红莲:不摇动了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3.“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五、探究思考 
 
读到这里,我突然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用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红莲和我内心的感受,描写荷叶和母亲的句子却很少,显然文不对题。我们将题目修改一下,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荷叶的平凡正是她的伟大的最高体现。这正是母亲的形象的写照。让我们一同吟诵作者对母亲的真挚的赞颂:
学生齐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明确:
这是本文的主旨句,有点明主旨的作用。
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我”,以“心中的雨点”比喻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与磨难。
含义: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渡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
师结:作者花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是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迁移拓展: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写作、发言。
1.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大地上绽放的花朵。
2.母亲啊!你是春雨,我是幼苗,你滋润着我,让我茁壮成长。
3.母亲啊!你是浓阴的大树,我是树下被你遮风挡雨的小草。
4.母亲啊!你是一把伞,我就是伞下的孩子。
七、结语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八、作业布置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
寄寓
荷 叶――――――
―――>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