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去外婆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去外婆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09: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去外婆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婆、候”等15个生字,会写“宝、玩”等8个字和“宝贝、回来”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
1.能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2.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
第一课时
情境主题:发现小脚印——童年的奇妙发现
1、回顾一年级下册学过的童谣《摇摇船》,引出课题。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外婆家看看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吧。教师板书课题《去外婆家》,生齐读课题。
任务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课文,师出示要求: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标出文章自然段。
课件出示词语:
外婆 时候 乐趣 山脚 一些
或许 留下 一份 喂养 逃跑
小曲 或者 衣服 扑灭 鼻子
①教师:这是本篇课文要求我们需要掌握会认识的生字,谁来当领读员?(生领读或者开火车轮读,也可以老师带领读等多种练读方式)
②教师进行正音。
③教师讲解识字方法:采用随文识字、图片识字、动作演示识字、加减法识字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字的读音和含义。
④识字游戏。
任务二:读中感悟,体会乐趣
师:通过探秘外婆家,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那我们接下来会发现什么样的趣事呢?一起来看看。
品读课文。再读课文,说一说外婆家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预设:山上山下宝贝多。吃的、玩的、看的
(课件展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教师读第一自然段,理解“乐趣”是什么意思。预设:使人感受快乐的趣味。
任务三: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师:让我们来看看要有哪些要会写的生字,把字迹写得又漂亮又美观。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师进行书写指导。教师讲解生字拼音,课件动态演示生字的笔顺,讲解音序、部首、结构、组词、造句。
课件出示每个生字在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讲解的时候可以叫学生上台进行演示,规避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一些细节的错误。
宝:“宀”点画居中,横钩长短适中。“玉”三横平行,下横宜长,竖画居中,点画位置恰当。
玩:“王”横向笔画均匀、平行,竖画正直。“元”两横平行,撇与竖弯钩距离适中,钩画弯转自然,钩底宜平。
活:“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舌”上撇短平,横画稍长,竖画居中;“口”正对竖画,上宽下窄,大小适中。
总:上窄下宽。上点撇距离适中。中框端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间距大致相等,点画位置恰当。
给:左窄右宽。“纟”撇向笔画平行。“合”撇捺左右舒展,横画宜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各部中心对齐。
曲:框形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横向笔画、竖向笔画排布均匀,中间两竖左短右长。
名:“夕”上撇不宜太长。两撇向笔画平行,点画位置恰当。“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位置恰当。
香:上宽下窄。“禾”上撇短平,横画长短适中,竖画正直居中,撇捺舒展,对称。“日”稍小,上下等宽,横画均匀。
3、课时小结:在这节课里,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师: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了外婆家,感受到了童年时在外婆家的乐趣,还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下节课将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你们去发觉……下课后可以给好朋友说一说你的乐趣是什么!
第二课时
任务四:交流乐趣,复习导入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文中“我”的外婆家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在文中圈一圈。
请你用“有……有……还有……”造句。
自读课文,说一说文章的结构。预设:第一部分(1): 我小时候最爱去外婆家。第二部分(2-5):喜欢去外婆家的原因。第三部分(6):外婆家真有趣。“总——分——总”结构。
任务二:精读“宝贝”,品味乐趣
自主探究:自读3-5自然段,找出文中具体写了哪些宝贝,用“——”画出来。
学习第3自然段,品味“好吃的”。预设:山楂、柿子、毛栗子。
①“总要”是什么意思?预设:每次都这样
②这是一位怎样的外婆?预设:贴心 疼爱孩子
学习第4自然段,品味“好玩的”。
①“好玩的”指的是什么?预设:小山雀 出示资料卡片
②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趣”在何处。预设:小山雀:蹦来跳去、不会逃、唱小曲
学习第5自然段,寻找“好看的”,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①外婆家有什么好看的?预设:杜鹃花、野花
②从舅妈采野花戴在头上或别在衣服上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预设: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任务三: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用赞叹的语气读出喜爱之情。)
本段作用: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首尾呼应。
2、你从作者细致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亲情的温暖。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在外婆家度过的这段时光的喜爱和怀念。
3、课后作业:
①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在外婆家或其他亲戚家的类似经历。
②画一幅自己记忆中外婆家的画,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在课文中识记生字,并且相机指导学生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的字,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外婆家带给“我”的乐趣,我采用分段精读的方法,将重难点拆分,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帮助他们更高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乐趣”中体会亲情的温暖,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经历,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生活细微处感受亲情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