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文章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描述水的变化、状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让读者去猜,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围绕“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讲水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第3自然段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第4自然段讲水为人类做的好事与坏事;第5自然段用疑问句的形式与课题照应,激励读者找到答案。文章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充满情趣。学生对水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字,会写“天空、傍晚”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3.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板贴(板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单元介绍,整体感知
单元感知: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学习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我是什么》,学习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会聚焦“有趣的动物”这个话题。在快乐读书吧里,我们还将搭上童话王国的列车,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玩几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规则是:如果你猜出来答案的话,也必须听我说完最后一个字才能举手。
①出示谜面:我是一位魔术师,变猫变狗变羊群,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跑。(云朵)
②出示谜面: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是天上来。(雪花)
2.启发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大谜语,“我”到底是什么呢?(并提醒学生读准“什么”,第二个字轻声。)【齐读课题】
一起来猜一猜,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初读课文,培养孩子读的习惯
任务一:初读课文,巧记生字
(一)初读感知
1.自读提示: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举手问老师。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中的“我”是什么。
2.听老师范读。出示一共是5个自然段,揭示答案是:水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读。
(二)归类识字,方法习得
过渡语:水娃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朋友呢,快来和它们认识一下吧。(整体出示词语)
①整体感知,反复记忆
漂浮 傍晚 越升越高 冰雹 奔跑
海洋 帮助 淹没 冲毁 灾害
借助拼音生自读。
去掉拼音读。闭上眼睛,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咦?小帽子没了。
巩固和检测。(排火车读,随机指读,小瓶盖儿课堂猜读法,后进生多指读)
②遵循规律,归类识记
A.第一组:飘浮、海洋、淹没。
(1)挑生读。
(2)火眼金睛有发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三点水旁的字?
(4)小结:小朋友们记住,我们都是三点水旁的子,多和水有关。(培养归类意识)
(5)多音字“没”。
B.第二组词语:红袍、冰雹。
挑生读、火眼金睛有发现、换个偏旁变一变、快乐记忆顺口溜。
(1)师:看,“袍”和“雹”像一对亲兄弟,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提醒生说完整话:偏旁不一样。“袍”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衣字旁,右边是个“包”。“雹”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雨字头,下面也是一个“包”。)
(2)小顺口溜记忆法:
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C.第三组词语: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火眼金睛有发现(好事 坏事)、回归语境再读。
(1)“庄稼”的“稼”单个读第四声,在词语中读轻声。
(2)如果只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引导生发现第一行是做好事,第二行是做坏事)
(3)水娃娃做的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再读水娃娃淘气的时候做的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③生字小游戏
任务二:品析课文,感受变化
品读文字,感受变化
感受水的形态变化
a.读第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娃娃变成了什么?
过渡语:这些词语宝宝去找水娃娃玩儿吧,咦?它怎么不见了?快去文中找一找,它变什么了?答案藏在第一、二自然段里。请你轻声读,手上还要拿起笔,圈一圈,水娃娃变成了什么?
b.说话句式练习。
填空:水娃娃先变成了_,然后变成了_,最后变成了_。
有时变成云,有时变成雨,有时变成雹子,有时变成雪。
C.抓住关键句,进行语感训练。
过渡语:说得真好!作者把水娃娃的变化写得非常有趣,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
生: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在空中漂浮。“极小极小”很有趣,我们用显微镜看都看不到,所以书上说“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在一起,就变成一云。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水经过太阳晒,变成“汽”
2.感受云的颜色变化
a.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云?(生答)作者写的和你们一样吗?
b.云和我们人一样,会穿衣服,而且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其实,这里的白衣服是-(白云),黑衣服叫(乌云),早晨和傍晚的红纱是(朝霞和晚霞)。
c.这些都是云的颜色,作者却说"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多有意思多漂亮呀,谁能把我的变化读出来?
“汽”升到天空,连成一片,变成云。
d.地上的水变成了天上的云,流动的水变成了飘动的云,无色的水变成了多彩的云,水真是一个魔术师!水这么会变,要感谢谁?太阳。对,读书的时候,不能把太阳给忘记。【齐读第一段】
任务三:动词搭配,趣味朗读
3.感受动词的运用变化
抓住三个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落、打、飘)
“我”又变了,变成一雨、雪、冰雹,那“我”是怎么回到地上的?请你再读,找出三个非常重要的字,圈一圈。
雨是落下来的,雹子是打下来的,雪花是飘下来的,你感觉到了什么?应该怎么读?
b.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用到这三个词?试着用上词语各说一句话
C.指导朗读:这三个词还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各自落下时的轻重快慢,多形象生动,一起来读一读。
任务四:认真书写,展风采
生字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海”、“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水的变化。回顾课文
任务一:水娃娃变变变
学习第三自然段
水娃娃都做了什么,用笔圈一圈。(睡觉、散步、奔跑.......)
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让学生找到表达的规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水的不同状态图片,让学生辨认。
趣味朗读,字体一行比一行大,在读的时候语调和声音也要不同。
任务二:水娃娃“好事”和“坏事”
三、聚焦“好事”和“坏事”
1.脾气温和的水
2.脾气暴躁的水
四、总结全文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有哪些好办法?
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