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黄山奇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黄山奇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09: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10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单元情境导语:
同学们,在这奇妙的语文世界里,我们即将开启一场特别的旅行——“美丽中国行”!瞧,这是一幅中国地图,上面藏着好多神奇又美丽的地方呢!从鹳雀楼极目远眺,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到庐山瀑布前,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再去黄山看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去日月潭感受宁静之美,去葡萄沟品尝香甜的葡萄。让我们跟着课本,一起探索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发吧!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我们的旅行,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鹳雀楼还有壮观的庐山瀑布,今天我们要来到——安徽
师:[出示地图]我国幅原辽阔,美丽的风景数不胜数,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安徽省游玩,谁能在地图上找到安徽省
师:你真厉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注意词语的连贯性.【PPT的地图坐标指向“安徽省”】
师:安徽省很大很大,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游玩,瞧这是安徽省的地图.,这里有很著名的黄山黄山.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黄山瞧一瞧。
(出示课题)
任务一:初识黄山“奇”,认读生字
初读课文,习文认字
初识黄山“奇”,认读生字
[出示黄山简介]
师:同学们黄山可不一般,黄山每年能够接待几千万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些游客当中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可以黄山真是闻名中外了。
师:黄山呢是由72座山峰组成的,占地面积有1,200多平方千米,是天下第一奇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黄山四绝吧![PPT播放黄山四绝景色图.
师:怪不得去过黄山的人回来说:“黄山归来不看山。”说的是黄山太美太美了,他回来之后都不想去看其他的山了,今天呢我们就要一起去看看黄山的石头。
师:这个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看它是(奇石)
师:对啦,奇石。【出示“奇”】你能够给奇扩词吗
师:神奇、奇怪、奇特、奇妙、这些都是“奇”。那黄山的奇石究竟奇在哪呢?
来请打开课文,先听老师读,注意老师读的时候眼睛看字,耳朵听读音。(读课文)
2.解决生字词
师:好老师读完了,这篇课文写的多美呀。现在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师:声音已经没有了,说明大家都读完了,课文总共有几小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师:课文读完了,现在这些字词你来敢挑战挑战吗 [ppt出示词语]
师:一分钟时间咱们自由读,待会请同学来挑战.你在读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字音需要提醒你的好伙伴的?
师:这一遍我们读的可真好,现在请同学把这些字词放进课文里,咱们再读一读相信这一遍你肯定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2.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都读完了,那么读了这么多遍课文相信你一定知道黄山风景区在哪了。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哎呦你的话真完整,那么谁还能够再说)(相机正音)
师:那么,这一座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当中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外国和中国都知道它的大名)
师:外国中国人都知道的叫闻名中外,那么为什么黄山风景区会闻名中外呢,那里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呀,为什么说它的景色是秀丽神奇的呢?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说对“中外闻名”和“秀丽神奇”的理解。
师:那么黄山的风景究竟怎么个秀丽呢?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请同学认真看。(视频)
师:好视频我们看完了,你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这秀丽神奇的黄山吧!(读第一自然段)
深入黄山,体会怪石“奇”
任务二:深入黄山,梳理“奇”石
师: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是的呀,尤其就是特别,究竟都有哪些特别的石头呢?请同学阅读2-5小节并且把
巨石的名字用波浪线画一画。
师:读完的小朋友,你从2-5小节当中,都发现了哪些石头的名字 来请你说.(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些石头的名字。(读)每一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么多石头的名字,那有哪些详细介绍了,哪些只是简单介绍呢 (详写和略写概念)
师:回答的真棒!老师想请你们看看图片,你们能根据图片来猜出石头的名字吗 (看图说名字)
师:真棒!你们都能根据石头的特征来叫出它们的名字,这么奇特的石头,我们再来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吧!
任务三:感悟“奇”石:仙桃石
三、学习仙桃石
师:这么多奇特的石头,你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认识了吧!我们先一起走向仙桃石吧!
①学习“仙桃石”。
ɑ.外形奇特,结合图片来感受。
b.来源奇特,这样大的石桃子世间没有,只可能是从天上飞来的。
c.动作奇特,体会动词“飞”。
d.指导朗读,读出“仙桃石”的奇。
师: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出示远距离仙桃石)我们再看看远距离的仙桃石,是不是更像从天而降的大桃子了 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
任务四:认真书写展风采
四、指导书写
师小结:光是一个仙桃石就这么有趣了,老师真是对其它石头也充满了期待,相信你们也非常的期待,下节课要继续学习这些石头.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呀还有还有生字需要同学们去学习以及书写的.
1.指导写“南、些”。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指名认读。
(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范写,提示:“南”上小下大,上部竖笔略向左斜,下部里面只有两横,竖不出头。“些”上部宽、大,下部窄、扁;“此”左部的笔顺是竖、横、竖、提,右边“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4)学生描红,练写。
2.指导写“部”。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学生组词认读。
(2)引导观察,学生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提示:“部”左右宽窄相当,左部“立”宽“口”窄,“阝”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4)学生描红,练写。
师:结课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登上了景色秀丽的黄山,看到了一块像桃子一样形状的石头。在这神奇的黄山里,还有一些奇石、怪石,想去看吗?好,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黄山奇石。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全班同学一起读课题。
2、瞧,这儿有几块形状特别的石头,石头上的生词你会读吗?请一位小朋友带读。
任务一:品味语言 悟奇石之“奇”
二、学习3、4、5自然段。
1、同学们,黄山的奇石还多着呢!让我们继续游览黄山吧!打开书本,自由朗读3、4、5自然段,思考:
你看到了哪些石头
在这些奇石中,你觉得哪一块石头最有趣呢?
和同桌说一说它有趣的地方.
指名回答(鼓励学生回答完整)
2、在这些奇石中,你觉得哪一块石头最有趣呢?就把描写那块石头的一段大声读一读。师巡视。
3、指名回答。
猴子观海:
(1)师:你觉得这块石头哪里有趣呢?(出示句子)
(2)还有谁喜欢这块石头的,请你来读一读。
(3)同学们,你们自由地读读这句话,圈找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指名回答。(板书:抱、蹲、望)
(4)哪一只小猴子上来表演这些动作?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一句。
预设:
A 学生没动:你表演得真好,真的是一动不动地(出示红字)。就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吧。
B 学生动了:大家说他表演的好吗?他刚才动了一下,表演得好吗?书上说这石头是一动不动。谁来演一演一动不动,再指名读。
(5)这只小猴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出示视频)这就是云海,在陡峭的山峰上,白云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师用手做起伏状),让人感觉好像来到了仙境一样。
(6)咦!这是一只哪里来的小猴子呢?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看到这翻滚的云海会说些什么呢?要不,你们来为这有趣的石头编一个故事吧!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
(7)听了同学们的故事,我觉得这块石头更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师生合作读。
仙人指路:
(1)欣赏完神奇的猴子观海,我们赶快进入下一个景点吧。你们猜猜这个石头叫什么名字?(仙人指路)为什么它叫“仙人指路”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四自然段。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再请一位 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句子有些长,要读连贯。
(3)这个仙人是怎样指路的?指名回答。(板书:伸、指)
(4)假如你是这位石头上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谁来加上动作说一说。
(5)这块“仙人指路”的石头太有意思了,那请你们当当小导游,把这块有趣的石头介绍给游客吧!先同座位互相介绍,互相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6)请一位小导游来介绍介绍。你们来点评,这位导游读得怎样?再请一位导游来读读。(听你介绍之后,我都想去看看了!)谁来像他这样读一读。
(7)你们都有当小导游的潜力,全班都是小导游,老师是旅客,你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吧。
金鸡叫天都:
(1)这些石头可称得上是千奇百怪啊!现在由老师带着大家去看另一个奇石。(出示图片)这块石头的名字叫“金鸡叫天都”。知道它为什么要叫“金鸡叫天都”,不叫“公鸡叫天都”呢?自由地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指名回答。
(2)师介绍天都峰的位置:天都峰在金鸡的对面,是黄山最险峻的山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对着“天都峰”啼叫,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
(3)这只金鸡是怎样叫天都的?(板书:伸、叫)
(4)看到这些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石头,你想说什么?指名回答。
(5)A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石头,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男女生读。
B 看着你们读,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读读这有趣的奇石。师生合作读。
任务二:迁移运用 想奇石之“奇”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想去看吗?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2、这里还有三块石头,(出示图片)你们也来当当小作家,选一块石头,说说他的样子。
比如说“天狗望月”,一只什么样的天狗,望着什么样的月儿,他在想什么?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什么样的狮子,怎么样的抢球,抢什么样的球。
哪一位仙女来到人间,为什么要在这弹琴。
3、黄山的奇石就只有这七块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这个省略号是表示黄山还有很多很多的岩石。咦,我们来看看岩石的岩字上面是一个山,下面是一个石,在黄山上一定有许多岩石!有的石头还没去名字呢 你们来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四、选择背诵,结束全文
1、黄山的奇石形状各异,栩栩如生。你喜欢哪一块石头就把那块石头背下来吧!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2、学习了这篇课文,谁来说说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同座位相互讨论,指名回答。
3、看着板书,总结全文:黄山的石头奇在它的形状各异,这些石头是不经雕琢,自然形成的。他们像动物一般好动灵活,会抱、会蹲、会望、会叫;像人一样会指路、会弹琴。这哪是硬邦邦的石头啊,这简直就是一群活力四射的演员,为我们展现出一台大自然的舞台剧。
4、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读读全文,再次去欣赏他的美、他的奇。
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
五、学习生字。
1、 读得真好,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大礼物吧!来看看是什么?一起读。( )
2、学习“ ”
(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2)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书空。
(4)范写。
(5)自己写,师巡视。
2、学习“ ”
(1)岩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写它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书空.
(3)自己写字。师巡视。
3、评讲。
(1)你认为他的字好在哪里?
(2)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这些细节你们注意到了吗?同座之间相互修改。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的黄山之行愉快吗?学完这节课,让张老师想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齐读)今天我们只是欣赏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课下可以和好朋友们一起收集资料去感受它的秀丽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