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5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常州)下列举措能践行“乡村振兴”中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是( )
①推进虫害绿色防控 ②强化农业污染治理 ③鼓励测土合理施肥
A.仅①② B.仅②③ C.仅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解析】【解答】 ①推进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保护水资源,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②强化农业污染治理可保护环境,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③鼓励测土合理施肥,可减少因化肥的使用造成的水体污染, 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可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分析。
2.(2025·常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金刚石 C.金属铜 D.氯化钠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干冰是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金刚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构成粒子种类分析。
3.(2025·常州)自制净水器过程中主要利用其吸附性的材料是( )
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D.棉纱布
【答案】C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解析】【解答】自制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主要作过滤层,起过滤作用,棉纱布起过滤作用可阻止过滤层渗透,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是利用其吸附性净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4.(2025·常州)下列人物中长期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的是( )
A.屠呦呦 B.闵恩泽 C.徐光宪 D.徐寿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屠呦呦长期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研制出青蒿素,符合题意;
B、 闵恩泽在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 ,不符合题意;
C、 徐光宪长期从事稀土元素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不符合题意;
D、 徐寿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特别是化学方面的书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各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分析。
5.(2025·常州)下列秦代陶俑彩绘上的颜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朱砂(HgS) B.铅丹(Pb2O4)
C.炭黑(C) D.孔雀石[Cu2(OH)2CO3]
【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HgS 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Pb2O4 由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C只含一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 Cu2(OH)2CO3 由铜、氢、氧、碳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元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6.(2025·常州)常州特色小吃豆腐汤的下列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豆腐 B.食盐 C.葱花 D.淀粉
【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 豆腐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B、食盐富含无机盐,不符合题意;
C、葱花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淀粉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豆、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分析。
7.(2025·常州)人体必需元素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质量为126.9g
C.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缺碘会导致骨质疏松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 碘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53 ,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碘原子质量为126.9 ,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C、 碘元素名称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D、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缺钙导致骨质疏松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上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人体健康与元素的关系分析。
8.(2025·常州)将自制的紫薯汁滴入NaOH溶液、稀盐酸、蒸馏水中,分别呈现绿色、红色、紫色,则紫薯汁滴入石灰水中最可能呈现的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无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 自制的紫薯汁滴入NaOH溶液 、稀盐酸、蒸馏水中,分别呈现绿色、红色、紫色, 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则紫薯汁滴入石灰水中最可能呈现的颜色是绿色。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都呈碱性及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薯汁的变色情况分析。
9.(2025·常州)蚊虫可通过触角检测人体呼吸产生的CO2定位吸血目标。下列家庭用品可用于自制蚊虫诱捕剂的是( )
A.面粉和矿泉水 B.白糖和柠檬酸
C.纯碱和食盐水 D.小苏打和食醋
【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蚊虫可通过触角检测人体呼吸产生的CO2定位吸血目标 , 家庭用品可用于自制蚊虫诱捕剂 需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
A、 面粉和矿泉水不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 白糖和柠檬酸不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C、 纯碱和食盐水不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食醋(含有醋酸)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10.(2025·常州)下列粗盐提纯的相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 B.溶解药品
C.过滤操作 D.蒸发结晶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不符合题意;
B、溶解药品时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不能用药匙搅拌,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直接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不用垫陶土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取用药品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分析;
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D、根据蒸发皿的使用方法分析。
11.(2025·常州)漂漆扇上的漆液主要成分为漆酚下列关于漆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漆酚中含有两个H2O分子 B.漆酚由C、H、O原子构成
C.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漆酚由酚分子构成,该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不含H2O分子 ,不符合题意;
B、 漆酚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C、H、O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C、漆酚中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 ×21 ):(1×30):(16×2)=252:30:32,元素质量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则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符合题意;
D、 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0):(16×2)=15:16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分子中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12.(2025·常州)二氧化氯(ClO2)是游泳池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可由以下反应制得:,可推测X为( )
A.NaCl B.Na2SO3 C.Na2O D.SO2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所给方程式中原子种类和个数,反应前:钠2、氯2、氧10、氢2、硫1,反应后:钠4、氯2、氧13、氢2、硫2,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中含有2个钠原子、3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化学式为Na2SO3 。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3.(2025·常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氧化铜不与氢气反应,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与水化合可以生成亚硫酸,符合题意;
C、KClO3需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制氧气,常温不能生成氧气,不符合题意;
D、铁与氧气点燃生成Fe3O4,而不是FeO,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此确定各步转化能否实现。
14.(2025·常州)乙醇酸(C2H4O3)是制备生物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的原料,其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乙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C.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丙属于有机化合物
D.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H2O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在,该反应方程式为2C2H4O3 +3O24CO2+4H2O, 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不符合题意;
B、 乙为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居第二位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丙为二氧化碳,属于无机化合物 ,不符合题意;
D、 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H2O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本题需结合乙醇酸降解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方程式,利用方程式或化学式进行判断。
15.(2025·常州)我国科研人员用纳米级氢氧化钙颗粒加固壁画取得成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固过程主要与二氧化碳反应 B.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粘合壁画
C.水分蒸发有助于壁画加固过程 D.澄清石灰水加固壁画效果更好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加固过程主要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坚硬,使壁画粘合 ,不符合题意;
C、 水分蒸发,使碳酸钙干燥,有助于壁画加固过程 ,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小,生成碳酸钙少,加固壁画效果差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
16.(2025·常州)用含质量分数为10%的KNO3(密度为1.2g/mL)浓溶液,加水稀释为含KNO30.03%(密度约为1g/mL)的水培生菜营养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需要用到托盘天平、药匙等
B.浓溶液和稀释用水的体积比约为1:400
C.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固体溶解
D.量取浓溶液后在量筒中完成配制过程
【答案】B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溶液稀释不需称量固体,不用托盘天平、药匙,不符合题意;
B、 用含质量分数为10%的KNO3(密度为1.2g/mL)浓溶液,加水稀释为含KNO30.03%(密度约为1g/mL)的水培生菜营养液 ,设10%的硝酸钾溶液体积为V1,加水的体积为V2,水的密度为1g/mL,由溶质质量相等可知,10%×V1×1.2g/mL=0.03%×(V2×1g/mL+V1×1.2g/mL)×1g/mL,V1:V21:400,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浓溶液和水充分混合 ,不符合题意;
D、 量取浓溶液后在烧杯中完成配制过程,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溶液加水稀释操作步骤、所需仪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17.(2025·常州)天然气入户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项民生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燃烧反应:
B.天然气燃烧时能量转化关系: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浴室外以防洗澡时CO中毒
D.家用燃料变迁到天然气源于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解析】【解答】A、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B、 天然气燃烧时能量转化关系:化学转化为热能 ,不符合题意;
C、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CO,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浴室外以防洗澡时CO中毒 ,符合题意;
D、 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B、根据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分析;
C、根据含碳燃烧不充分燃烧会产生CO分析;
D、根据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18.(2025·常州)如图所示进行对比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两侧均加入5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右侧小试管内更剧烈
B.恢复至室温后左侧气球体积较大
C.反应过程中左侧红墨水上升更快
D.反应结束后两边金属均完全消失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A、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反应过程中左侧小试管内更剧烈 ,不符合题意;
B、 5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 5g×7.3%=0.365g,设0.365gHCl反应消耗镁的质量为a,消耗铁的质量为b,则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
24 73 56 73
a 0.365g b 0.365g
24:73=a:0.365g 56:73=b:0.365g
a=0.12g b=0.28g
则实验中镁和铁各取0.5g,镁和铁都会有剩余,等质量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 恢复至室温后两侧气球体积一样大 ,不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镁反应速率快,放热多,左侧红墨水上升更快 ,符合题意;
D、 反应结束后两边金属均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越靠前反应速率越快,等质量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结合反应中所给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判断金属用量分析。
19.(2025·常州)以如下思维模型进行“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塑料不能作为思维模型中的原料
B.废旧书刊和报纸的预处理方式是焚烧
C.用废铁炼钢过程中的核心反应是除锈
D.厨余垃圾处理的目标产物可以是肥料
【答案】D
【知识点】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解析】【解答】A、 废旧塑料可通过回收再加工等方式作为原料重复利用, 能作为思维模型中的原料 ,不符合题意;
B、 废旧书刊和报纸属于可回收物,应通过回收、粉碎等预处理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不符合题意;
C、 用废铁炼钢的核心反应是除去废铁中的碳等杂质,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不符合题意;
D、 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经处理(如堆肥等)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废旧塑料、 废旧书刊和报纸为可回收垃圾,生铁转化为钢原理是除去生铁中过量的碳,厨余垃圾可堆肥分析。
20.(2025·常州)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已知相同条件下,同浓度溶液中水的挥发能力近似相等),根据实验事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装置 容器内物质初始质量 操作1 两天后容器内物质质量 操作2 实验结果
① 10.00g 放置两天 10.00g 取2份少许等量的③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加①和②中溶液至中性 消耗溶液质量: ①>②
② 10.00g 6.69g
③ 10.00g 8.47g
A.两天后①中溶液的pH小于②中溶液的pH
B.两天内②中溶液挥发出的水一定大于3.2lg
C.③中溶液减少量比②中少只因NaOH不挥发
D.可推理得出③中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取2份少许等量的③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加①和②中溶液至中性,
消耗溶液质量:①>②,说明①中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②,①中酸性比②弱,则两天后①中溶液的pH大于②中溶液的pH ,不符合题意;
B、 两天内②中溶液减少质量为10g-6.69g=3.31g,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即大于1%,则挥发出的水一定大于3.2lg ,符合题意;
C、 ②和③溶质种类不同,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未知,则③中溶液减少量比②中少不只因NaOH不挥发 ,也可能是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不能推算出③中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和相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所用盐酸质量越多,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小,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小,酸性越弱,结合实验中所给条件、数据分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2025·常州)常州非遗“金坛蛋雕”(如图所示)制作过程包括清空蛋体、清洁风干、定标绘图、精细雕刻、清理装饰。请用以下相关制作用品的序号填空。
①清水 ②尼龙刷 ③石墨铅笔 ④合金刻刀
(1)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2)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3)用于定标绘图的是 。
(4)经常作为溶剂的是 .
【答案】(1)②
(2)④
(3)③
(4)①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 尼龙刷的刷毛为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故属于合成材料的是②。
(2) 合金刻刀由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故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④。
(3) ③石墨铅笔所用材料为石墨,石墨质软,可 用于定标绘图 。
(4) 清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经常作为溶剂的是①。
【分析】(1)根据合成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与合金分析;
(3)根据石墨铅笔可用来绘图分析;
(4)根据水是最常用溶剂分析。
22.(2025·常州)光伏发电驱动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大规模制氢技术之一。
(1)发展光伏发电能大幅减少 的排放,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2)电解水制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科研人员发现,γ-MnO2可作为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催化剂,则反应前后γ-MnO2的质量和 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
(3)化学性质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解析】【解答】(1) 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 发展光伏发电能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2) 电解水制氢发生的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γ-MnO2可作为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催化剂,则反应前后γ-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1)根据化石能源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及方程式书写分析;
(3)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
23.(2025·常州)汝瓷以其独特釉色和精湛工艺享誉世界。图是北宋汝瓷龙首茶盏,体现了独特的“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的艺术效果。
(1)汝瓷属于 (选填“复合”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汝瓷的坯胎以高岭土[Al2(Si2Os)(OH)4]为主,素烧阶段(约900℃)转化为偏高岭石(AbSi2O3),这一过程属于 变化。
(3)汝瓷的釉料要用到玛瑙粉末,其主要成分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天青色等烟雨”体现汝瓷烧制工艺的特殊要求,雨天有助于调节窑内空气的 (选填“温度”或“湿度”):坯胎施釉后进行高温烧制(约1300℃),釉料中Fe2O3被窑中CO还原为FeO后才能烧制出经典的天青釉色,此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无机非金属
(2)化学
(3)+4
(4)湿度;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汝瓷主要由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组成。
(2) 汝瓷的坯胎素烧阶段有新物质生成,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 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为0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4) 雨天有助于调节窑内空气的湿度,由题中信息可知,Fe2O3 与CO在1300℃下反应生成 FeO 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
(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4)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及CO的还原性分析。
24.(2025·常州)西瓜霜是一些家庭的常备药物。兴趣小组对西瓜霜进行了项目式学科实践研究。
(1)西瓜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维生素、 等。
(2)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出部分瓜瓤,将剩余部分称重,按一定比例称取芒硝(硫酸钠晶体)填入瓜内,盖上顶盖,密封后置于通风处,半月后瓜皮外出现的白色粉末即为西瓜霜。西瓜霜在瓜皮表面析出属于 结晶。该古法炮制过程可以富集西瓜中的锌元素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须的 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
(3)山西某盐湖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古人常用“滩田法”制取芒硝,其制取流程如下,图5是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滩田法”中芒硝是在 (选填“夏天”或“冬天”)产出。
(4)同学们依据西瓜霜古法炮制原理,设计如下制作流程,流程中溶解芒硝宜选用的是 (选填“冰水”、“温水”或“沸水”)。相比于古法炮制西瓜霜,此流程的优点是
【答案】(1)糖类
(2)蒸发;微量
(3)冬天
(4)温水;适合大量快速生产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 西瓜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维生素、糖类等。
(2) 西瓜霜在瓜皮表面析出是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溶剂减少导致溶质析出, 属于蒸发结晶。 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3)由所给溶解度曲线图示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适宜降温结晶,冬天温度低,则“滩田法”中芒硝是在冬天产出。
(4)芒硝加水溶解后浓缩,再采用降温结晶析出,则为使芒硝充分溶解, 流程中溶解芒硝宜选用的是温水。 相比于古法炮制西瓜霜,此流程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分析】(1)根据西瓜中含有糖类物质分析;
(2)根据蒸发结晶原理分析;
(3)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适宜降温结晶分析;
(4)根据降温结晶操作步骤及芒硝制作过程分析。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5.(2025·常州)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碳酸氢铵样品的纯度(杂质受热不分解)。
(1)仪器a的名称: .
(2)气密性检查:在干燥管尾部连接瘪气球,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关闭止水夹,若气球 ,则气密性良好。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 U形管装置的作用: .
(5)实验过程中充分加热至固体不再减少后用注射器多次注入空气,其目的是 .
(6)实验中取用10g样品进行实验,最后测得洗气瓶吸收氨气的质量为1.7g,求碳酸氢铵样品的纯度。
【答案】(1)酒精灯
(2)变大且维持一段时间不变小
(3)
(4)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5)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右侧装置以确保完全吸收
(6)解:设分解的NH4HCO3的质量为x。
x=7.9g
答:碳酸氢铵样品的纯度为79%。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
(2) 在干燥管尾部连接瘪气球,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装置内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关闭止水夹,若气球变大且维持一段时间不变小 ,则气密性良好。
(3)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U形管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
(5)反应后装置内会有气体残留,实验过程中充分加热至固体不再减少后用注射器多次注入空气,是为了 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右侧装置以确保完全吸收 。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改变装置内压强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3)根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及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5)根据反应后装置内会有气体残留分析;
(6)根据反应生成的氨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碳酸氢铵质量分析。
26.(2025·常州)传统美食松花蛋因胶冻状蛋体表面的松花状结晶而得名。
(1)腌制配料:生石灰、草木灰(含食盐、水等,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2)同学们收集松花状结晶并对其展开研究,经仪器分析发现其为富含的难溶物。
①提出假设:松花状结晶的主要成分为:a.MgCO3;b. ;c.两者都有.
②定性研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0.60g结晶,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固体溶解, 假设b成立
③定量测定:
将②实验后的混合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2~3遍,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再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若 ,则所加NaOH溶液已足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固体0.58g,则晶体中的质量分数为 。若没有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则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松花状结晶形成过程中的来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过程中鸭蛋不同部位的含量,结果如图7所示,形成结晶的来自于 .
(4)食用松花蛋时蘸取食醋口感更佳。松花状结晶会与食醋反应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氧化钙(或CaO)
(2)Mg(OH)2;无气泡生成;不再生成白色沉淀;40%;偏小
(3)蛋壳、蛋黄
(4)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质的名称与俗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2) 松花蛋腌制配料混合会生成碱,则含镁离子的难溶物除MgCO3 外还可能是Mg(OH)2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取0.60g结晶,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 固体溶解, 无气泡产生,则说明不含碳酸镁,即假设b成立。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将②实验后的混合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2~3遍,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再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过量。过滤得到固体质量为0.58g,由镁元素质量守恒可知, 晶体中的质量分数为 。若没有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则会使部分镁离子流失,导致氢氧化镁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3)由图示可知,随腌制时间,蛋黄、蛋壳中镁离子含量均降低,蛋白中镁离子含量升高,由此可知, 形成结晶的来自于蛋壳、蛋黄。
(4) 由题中信息及中和反应实质可知,氢氧化镁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氢水,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生石灰为氧化钙俗称分析;
(2)根据含镁离子的难溶物及所给配料成分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镁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镁离子流失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分析;
(4)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27.(2025·常州)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建筑发生火灾时的逃生策略。
实验步骤:
①以直径25cm,高40cm的圆柱形耐高温密闭容器模拟一幢四层建筑,在密闭容器中放置高为10cm,20cm,30cm的蜡烛,分别模拟不同楼层同时着火的场景。在蜡烛火焰对应高度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
②启动数据采集,在50s 时同时点燃蜡烛,迅速盖紧圆柱形容器封盖。观察到蜡烛火焰由高到低依次熄灭,记录时间为:106秒、164秒、199秒。待采集数据稳定后停止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
时间/s O2含量/% CO2浓度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106 19.8 19.1 18.5 1940.2 2214.9 3056.5
164 18.9 17.7 17.1 1798.5 2002.3 2755.3
199 18.6 17.1 16.5 1771.9 1913.7 2666.7
(1)三支蜡烛的俯视位置如图8所示,目的是为了减小蜡烛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三支蜡烛到圆柱形容器壁的距离 .
(2)蜡烛的成分之一为C23H48,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蜡烛由高到低熄灭,则高处蜡烛最先熄灭的原因是 .
(4)结合表格中O2含量的变化,请你谈谈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
(5)实验过程中温度和高处O2含量变化曲线如图9和图10所示。
①如图9所示,温度最高点出现时间低处晚于高处的原因可能是 .
②如图10所示,高处O2含量下降后又明显升高的可能原因是 .
(6)①火灾时需要“往低处逃生”,其原因可能是低处 (填序号).
a.温度较低 b. CO2浓度较低 c. O2含量较高
②请再列举一种建筑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
【答案】(1)相等
(2)
(3)蜡烛燃烧放热使得二氧化碳上升,导致高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且氧气浓度变小
(4)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可燃物才能燃烧
(5)低处蜡烛熄灭较晚;蜡烛熄灭后温度下降,二氧化碳下沉更多
(6)abc;湿毛巾捂住口鼻(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到窗口呼救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1)对比实验需变量唯一, 三支蜡烛的俯视位置如图8所示,目的是为了减小蜡烛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三支蜡烛到圆柱形容器壁的距离相等。
(2)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3) 蜡烛燃烧放热,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减小而上升,所以导致高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且因反应氧气浓度变小 ,从而导致高处蜡烛先熄灭。
(4)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当氧气浓度降到一定程度后既使存在氧气,但蜡烛也会熄灭,由此可说明 氧气需达到一定浓度可燃物才能燃烧 。
(5) ①如图9所示,温度最高点出现时间低处晚于高处可能是低处蜡烛熄灭较晚 。 ②如图10所示,高处O2含量下降后又明显升高的可能是蜡烛熄灭后温度下降,二氧化碳下沉更多,或水蒸气液化等。
(6) ①由该实验可知,火灾时需要“往低处逃生”,可能是低处温度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氧气含量较高,故选abc。 ②建筑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离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等。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设计要求分析;
(2)根据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生成气体随热空气上升分析;
(4)根据表中所给数据中蜡烛燃烧和熄灭时氧气含量分析;
(5)根据蜡烛熄灭晚或熄灭后温度下降会导致低处与高处温度变化不同分析;
(6)根据火灾时有害气体向上汇集、高处温度高等,火灾逃生时要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要低处逃生等分析。
28.(2025·常州)月球原位资源利用将成为原位补给水和氧气等关键生存物资的核心技术。
(1)Ⅰ.矿石处理
月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较复杂,其中的钛铁矿是铁和钛的氧化物(主要成分可写成具有磁性,其余为非磁性矿物。据此科研人员用干式磁选法(如图11所示)分选富集出钛铁矿。
⑴图11中钛铁矿颗粒将进入 斗。
⑵科研人员对粒径为100μm的矿物在不同磁感应强度(单位:T)和转速(单位:条件下进行磁选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则该装置将月壤中磁性颗粒和非磁性颗粒分选开来的最佳条件为 。
(2)Ⅱ.原位制水
⑴水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关键资源。科研人员还在月壤钛铁矿中发现储存有大量氢。在高温下钛铁矿中的氢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反应,其中氢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单质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
⑵图13呈现了钛铁矿随着温度变化过程中所有价态的铁含量变化情况,由图可知最适合大量制水的反应温度为 (选填“T2”、“T3”或“T4”)。同学甲发现 温度之间Fe2+的含量不降反升,他依据该温度范围Fe +的含量减少得出结论:该温度范围内 Fe3+转化成为了 Fe2+:同学乙认为该推理不严谨,还需参考同温度范围内 .
⑶研究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发现该样品可产水量约占月壤质量的7.5%。已知成人每天饮水量约为1500mL,据此可知每吨月壤可产生的水约能供 位成人一天的饮水需求。
(3)Ⅲ.综合开发
同学甲查阅资料获知月壤钛铁矿中还存在矿物ULM-1(含他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原位开发月球资源的方案,流程如下:
⑴上述流程中的X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可燃性气体,其化学式为 。
⑵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⑶同学乙认为该方案暂时不可行,原因是还需要在月球上寻找到 元素。
【答案】(1)B;磁感应强度为0.43T、转速为50r·min·
(2);T4;铁单质含量的变化情况;50
(3)CO;Mg、Cl2;碳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图11中钛铁矿颗粒为原料,将进入B斗。
由图示可知, 磁感应强度为0.43T、转速为50r·min· 时分选距离最大,即将月壤中磁性颗粒和非磁性颗粒分选开来的条件最佳。
(2) 由题中信息可知,氢或氢气与氧化亚铁在同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由图13Fe含量在 T4 时最高,即该温度下反应最充分,则最适合大量制水的反应温度为T4 。 温度之间Fe2+的含量不降反升, 不能确定该温度范围内 Fe3+转化成为了 Fe2+,要得出该结论,还需参考同温度范围内铁单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
该样品可产水量约占月壤质量的7.5%,则每吨月壤可产生的水的质量为1000000g×7.5%= 75000g,已知成人每天饮水量约为1500mL,据此可知每吨月壤可产生的水约能供一天饮水需求的成人数为.
(3) 上述流程中的X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可燃性气体,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其化学式为CO。
上述流程中 Mg、Cl2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该反应过程中原料有焦炭,所以要实现该方案,还需要在月球上寻找到碳元素。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图示数据等分析,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和种类不变,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解答。
1 / 1江苏省常州市2025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常州)下列举措能践行“乡村振兴”中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是( )
①推进虫害绿色防控 ②强化农业污染治理 ③鼓励测土合理施肥
A.仅①② B.仅②③ C.仅①③ D.①②③
2.(2025·常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金刚石 C.金属铜 D.氯化钠
3.(2025·常州)自制净水器过程中主要利用其吸附性的材料是( )
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D.棉纱布
4.(2025·常州)下列人物中长期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的是( )
A.屠呦呦 B.闵恩泽 C.徐光宪 D.徐寿
5.(2025·常州)下列秦代陶俑彩绘上的颜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朱砂(HgS) B.铅丹(Pb2O4)
C.炭黑(C) D.孔雀石[Cu2(OH)2CO3]
6.(2025·常州)常州特色小吃豆腐汤的下列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豆腐 B.食盐 C.葱花 D.淀粉
7.(2025·常州)人体必需元素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质量为126.9g
C.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缺碘会导致骨质疏松
8.(2025·常州)将自制的紫薯汁滴入NaOH溶液、稀盐酸、蒸馏水中,分别呈现绿色、红色、紫色,则紫薯汁滴入石灰水中最可能呈现的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无色
9.(2025·常州)蚊虫可通过触角检测人体呼吸产生的CO2定位吸血目标。下列家庭用品可用于自制蚊虫诱捕剂的是( )
A.面粉和矿泉水 B.白糖和柠檬酸
C.纯碱和食盐水 D.小苏打和食醋
10.(2025·常州)下列粗盐提纯的相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 B.溶解药品
C.过滤操作 D.蒸发结晶
11.(2025·常州)漂漆扇上的漆液主要成分为漆酚下列关于漆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漆酚中含有两个H2O分子 B.漆酚由C、H、O原子构成
C.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
12.(2025·常州)二氧化氯(ClO2)是游泳池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可由以下反应制得:,可推测X为( )
A.NaCl B.Na2SO3 C.Na2O D.SO2
13.(2025·常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4.(2025·常州)乙醇酸(C2H4O3)是制备生物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的原料,其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乙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C.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丙属于有机化合物
D.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H2O
15.(2025·常州)我国科研人员用纳米级氢氧化钙颗粒加固壁画取得成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固过程主要与二氧化碳反应 B.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粘合壁画
C.水分蒸发有助于壁画加固过程 D.澄清石灰水加固壁画效果更好
16.(2025·常州)用含质量分数为10%的KNO3(密度为1.2g/mL)浓溶液,加水稀释为含KNO30.03%(密度约为1g/mL)的水培生菜营养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需要用到托盘天平、药匙等
B.浓溶液和稀释用水的体积比约为1:400
C.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固体溶解
D.量取浓溶液后在量筒中完成配制过程
17.(2025·常州)天然气入户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项民生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燃烧反应:
B.天然气燃烧时能量转化关系: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浴室外以防洗澡时CO中毒
D.家用燃料变迁到天然气源于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18.(2025·常州)如图所示进行对比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两侧均加入5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右侧小试管内更剧烈
B.恢复至室温后左侧气球体积较大
C.反应过程中左侧红墨水上升更快
D.反应结束后两边金属均完全消失
19.(2025·常州)以如下思维模型进行“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塑料不能作为思维模型中的原料
B.废旧书刊和报纸的预处理方式是焚烧
C.用废铁炼钢过程中的核心反应是除锈
D.厨余垃圾处理的目标产物可以是肥料
20.(2025·常州)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已知相同条件下,同浓度溶液中水的挥发能力近似相等),根据实验事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装置 容器内物质初始质量 操作1 两天后容器内物质质量 操作2 实验结果
① 10.00g 放置两天 10.00g 取2份少许等量的③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加①和②中溶液至中性 消耗溶液质量: ①>②
② 10.00g 6.69g
③ 10.00g 8.47g
A.两天后①中溶液的pH小于②中溶液的pH
B.两天内②中溶液挥发出的水一定大于3.2lg
C.③中溶液减少量比②中少只因NaOH不挥发
D.可推理得出③中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2025·常州)常州非遗“金坛蛋雕”(如图所示)制作过程包括清空蛋体、清洁风干、定标绘图、精细雕刻、清理装饰。请用以下相关制作用品的序号填空。
①清水 ②尼龙刷 ③石墨铅笔 ④合金刻刀
(1)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2)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3)用于定标绘图的是 。
(4)经常作为溶剂的是 .
22.(2025·常州)光伏发电驱动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大规模制氢技术之一。
(1)发展光伏发电能大幅减少 的排放,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2)电解水制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科研人员发现,γ-MnO2可作为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催化剂,则反应前后γ-MnO2的质量和 没有发生变化。
23.(2025·常州)汝瓷以其独特釉色和精湛工艺享誉世界。图是北宋汝瓷龙首茶盏,体现了独特的“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的艺术效果。
(1)汝瓷属于 (选填“复合”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汝瓷的坯胎以高岭土[Al2(Si2Os)(OH)4]为主,素烧阶段(约900℃)转化为偏高岭石(AbSi2O3),这一过程属于 变化。
(3)汝瓷的釉料要用到玛瑙粉末,其主要成分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天青色等烟雨”体现汝瓷烧制工艺的特殊要求,雨天有助于调节窑内空气的 (选填“温度”或“湿度”):坯胎施釉后进行高温烧制(约1300℃),釉料中Fe2O3被窑中CO还原为FeO后才能烧制出经典的天青釉色,此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4.(2025·常州)西瓜霜是一些家庭的常备药物。兴趣小组对西瓜霜进行了项目式学科实践研究。
(1)西瓜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维生素、 等。
(2)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出部分瓜瓤,将剩余部分称重,按一定比例称取芒硝(硫酸钠晶体)填入瓜内,盖上顶盖,密封后置于通风处,半月后瓜皮外出现的白色粉末即为西瓜霜。西瓜霜在瓜皮表面析出属于 结晶。该古法炮制过程可以富集西瓜中的锌元素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须的 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
(3)山西某盐湖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古人常用“滩田法”制取芒硝,其制取流程如下,图5是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滩田法”中芒硝是在 (选填“夏天”或“冬天”)产出。
(4)同学们依据西瓜霜古法炮制原理,设计如下制作流程,流程中溶解芒硝宜选用的是 (选填“冰水”、“温水”或“沸水”)。相比于古法炮制西瓜霜,此流程的优点是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5.(2025·常州)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碳酸氢铵样品的纯度(杂质受热不分解)。
(1)仪器a的名称: .
(2)气密性检查:在干燥管尾部连接瘪气球,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关闭止水夹,若气球 ,则气密性良好。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 U形管装置的作用: .
(5)实验过程中充分加热至固体不再减少后用注射器多次注入空气,其目的是 .
(6)实验中取用10g样品进行实验,最后测得洗气瓶吸收氨气的质量为1.7g,求碳酸氢铵样品的纯度。
26.(2025·常州)传统美食松花蛋因胶冻状蛋体表面的松花状结晶而得名。
(1)腌制配料:生石灰、草木灰(含食盐、水等,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2)同学们收集松花状结晶并对其展开研究,经仪器分析发现其为富含的难溶物。
①提出假设:松花状结晶的主要成分为:a.MgCO3;b. ;c.两者都有.
②定性研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0.60g结晶,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固体溶解, 假设b成立
③定量测定:
将②实验后的混合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2~3遍,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再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若 ,则所加NaOH溶液已足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固体0.58g,则晶体中的质量分数为 。若没有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则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松花状结晶形成过程中的来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过程中鸭蛋不同部位的含量,结果如图7所示,形成结晶的来自于 .
(4)食用松花蛋时蘸取食醋口感更佳。松花状结晶会与食醋反应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2025·常州)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建筑发生火灾时的逃生策略。
实验步骤:
①以直径25cm,高40cm的圆柱形耐高温密闭容器模拟一幢四层建筑,在密闭容器中放置高为10cm,20cm,30cm的蜡烛,分别模拟不同楼层同时着火的场景。在蜡烛火焰对应高度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
②启动数据采集,在50s 时同时点燃蜡烛,迅速盖紧圆柱形容器封盖。观察到蜡烛火焰由高到低依次熄灭,记录时间为:106秒、164秒、199秒。待采集数据稳定后停止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
时间/s O2含量/% CO2浓度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106 19.8 19.1 18.5 1940.2 2214.9 3056.5
164 18.9 17.7 17.1 1798.5 2002.3 2755.3
199 18.6 17.1 16.5 1771.9 1913.7 2666.7
(1)三支蜡烛的俯视位置如图8所示,目的是为了减小蜡烛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三支蜡烛到圆柱形容器壁的距离 .
(2)蜡烛的成分之一为C23H48,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蜡烛由高到低熄灭,则高处蜡烛最先熄灭的原因是 .
(4)结合表格中O2含量的变化,请你谈谈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
(5)实验过程中温度和高处O2含量变化曲线如图9和图10所示。
①如图9所示,温度最高点出现时间低处晚于高处的原因可能是 .
②如图10所示,高处O2含量下降后又明显升高的可能原因是 .
(6)①火灾时需要“往低处逃生”,其原因可能是低处 (填序号).
a.温度较低 b. CO2浓度较低 c. O2含量较高
②请再列举一种建筑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
28.(2025·常州)月球原位资源利用将成为原位补给水和氧气等关键生存物资的核心技术。
(1)Ⅰ.矿石处理
月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较复杂,其中的钛铁矿是铁和钛的氧化物(主要成分可写成具有磁性,其余为非磁性矿物。据此科研人员用干式磁选法(如图11所示)分选富集出钛铁矿。
⑴图11中钛铁矿颗粒将进入 斗。
⑵科研人员对粒径为100μm的矿物在不同磁感应强度(单位:T)和转速(单位:条件下进行磁选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则该装置将月壤中磁性颗粒和非磁性颗粒分选开来的最佳条件为 。
(2)Ⅱ.原位制水
⑴水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关键资源。科研人员还在月壤钛铁矿中发现储存有大量氢。在高温下钛铁矿中的氢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反应,其中氢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单质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
⑵图13呈现了钛铁矿随着温度变化过程中所有价态的铁含量变化情况,由图可知最适合大量制水的反应温度为 (选填“T2”、“T3”或“T4”)。同学甲发现 温度之间Fe2+的含量不降反升,他依据该温度范围Fe +的含量减少得出结论:该温度范围内 Fe3+转化成为了 Fe2+:同学乙认为该推理不严谨,还需参考同温度范围内 .
⑶研究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发现该样品可产水量约占月壤质量的7.5%。已知成人每天饮水量约为1500mL,据此可知每吨月壤可产生的水约能供 位成人一天的饮水需求。
(3)Ⅲ.综合开发
同学甲查阅资料获知月壤钛铁矿中还存在矿物ULM-1(含他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原位开发月球资源的方案,流程如下:
⑴上述流程中的X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可燃性气体,其化学式为 。
⑵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⑶同学乙认为该方案暂时不可行,原因是还需要在月球上寻找到 元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解析】【解答】 ①推进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保护水资源,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②强化农业污染治理可保护环境,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③鼓励测土合理施肥,可减少因化肥的使用造成的水体污染, 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可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干冰是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金刚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构成粒子种类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解析】【解答】自制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主要作过滤层,起过滤作用,棉纱布起过滤作用可阻止过滤层渗透,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是利用其吸附性净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屠呦呦长期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研制出青蒿素,符合题意;
B、 闵恩泽在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 ,不符合题意;
C、 徐光宪长期从事稀土元素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不符合题意;
D、 徐寿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特别是化学方面的书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各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HgS 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Pb2O4 由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C只含一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 Cu2(OH)2CO3 由铜、氢、氧、碳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元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 豆腐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B、食盐富含无机盐,不符合题意;
C、葱花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淀粉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豆、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 碘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53 ,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碘原子质量为126.9 ,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C、 碘元素名称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D、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缺钙导致骨质疏松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上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人体健康与元素的关系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 自制的紫薯汁滴入NaOH溶液 、稀盐酸、蒸馏水中,分别呈现绿色、红色、紫色, 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则紫薯汁滴入石灰水中最可能呈现的颜色是绿色。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都呈碱性及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薯汁的变色情况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蚊虫可通过触角检测人体呼吸产生的CO2定位吸血目标 , 家庭用品可用于自制蚊虫诱捕剂 需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
A、 面粉和矿泉水不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 白糖和柠檬酸不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C、 纯碱和食盐水不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食醋(含有醋酸)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不符合题意;
B、溶解药品时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不能用药匙搅拌,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直接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不用垫陶土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取用药品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分析;
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D、根据蒸发皿的使用方法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漆酚由酚分子构成,该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不含H2O分子 ,不符合题意;
B、 漆酚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C、H、O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C、漆酚中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 ×21 ):(1×30):(16×2)=252:30:32,元素质量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则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符合题意;
D、 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0):(16×2)=15:16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分子中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所给方程式中原子种类和个数,反应前:钠2、氯2、氧10、氢2、硫1,反应后:钠4、氯2、氧13、氢2、硫2,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中含有2个钠原子、3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化学式为Na2SO3 。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氧化铜不与氢气反应,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与水化合可以生成亚硫酸,符合题意;
C、KClO3需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制氧气,常温不能生成氧气,不符合题意;
D、铁与氧气点燃生成Fe3O4,而不是FeO,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此确定各步转化能否实现。
14.【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在,该反应方程式为2C2H4O3 +3O24CO2+4H2O, 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不符合题意;
B、 乙为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居第二位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丙为二氧化碳,属于无机化合物 ,不符合题意;
D、 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H2O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本题需结合乙醇酸降解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方程式,利用方程式或化学式进行判断。
15.【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加固过程主要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坚硬,使壁画粘合 ,不符合题意;
C、 水分蒸发,使碳酸钙干燥,有助于壁画加固过程 ,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小,生成碳酸钙少,加固壁画效果差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
16.【答案】B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溶液稀释不需称量固体,不用托盘天平、药匙,不符合题意;
B、 用含质量分数为10%的KNO3(密度为1.2g/mL)浓溶液,加水稀释为含KNO30.03%(密度约为1g/mL)的水培生菜营养液 ,设10%的硝酸钾溶液体积为V1,加水的体积为V2,水的密度为1g/mL,由溶质质量相等可知,10%×V1×1.2g/mL=0.03%×(V2×1g/mL+V1×1.2g/mL)×1g/mL,V1:V21:400,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浓溶液和水充分混合 ,不符合题意;
D、 量取浓溶液后在烧杯中完成配制过程,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溶液加水稀释操作步骤、所需仪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解析】【解答】A、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B、 天然气燃烧时能量转化关系:化学转化为热能 ,不符合题意;
C、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CO,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浴室外以防洗澡时CO中毒 ,符合题意;
D、 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B、根据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分析;
C、根据含碳燃烧不充分燃烧会产生CO分析;
D、根据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18.【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A、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反应过程中左侧小试管内更剧烈 ,不符合题意;
B、 5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 5g×7.3%=0.365g,设0.365gHCl反应消耗镁的质量为a,消耗铁的质量为b,则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
24 73 56 73
a 0.365g b 0.365g
24:73=a:0.365g 56:73=b:0.365g
a=0.12g b=0.28g
则实验中镁和铁各取0.5g,镁和铁都会有剩余,等质量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 恢复至室温后两侧气球体积一样大 ,不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镁反应速率快,放热多,左侧红墨水上升更快 ,符合题意;
D、 反应结束后两边金属均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越靠前反应速率越快,等质量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结合反应中所给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判断金属用量分析。
19.【答案】D
【知识点】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解析】【解答】A、 废旧塑料可通过回收再加工等方式作为原料重复利用, 能作为思维模型中的原料 ,不符合题意;
B、 废旧书刊和报纸属于可回收物,应通过回收、粉碎等预处理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不符合题意;
C、 用废铁炼钢的核心反应是除去废铁中的碳等杂质,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不符合题意;
D、 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经处理(如堆肥等)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废旧塑料、 废旧书刊和报纸为可回收垃圾,生铁转化为钢原理是除去生铁中过量的碳,厨余垃圾可堆肥分析。
20.【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取2份少许等量的③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加①和②中溶液至中性,
消耗溶液质量:①>②,说明①中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②,①中酸性比②弱,则两天后①中溶液的pH大于②中溶液的pH ,不符合题意;
B、 两天内②中溶液减少质量为10g-6.69g=3.31g,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即大于1%,则挥发出的水一定大于3.2lg ,符合题意;
C、 ②和③溶质种类不同,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未知,则③中溶液减少量比②中少不只因NaOH不挥发 ,也可能是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不能推算出③中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和相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所用盐酸质量越多,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小,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小,酸性越弱,结合实验中所给条件、数据分析。
21.【答案】(1)②
(2)④
(3)③
(4)①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 尼龙刷的刷毛为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故属于合成材料的是②。
(2) 合金刻刀由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故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④。
(3) ③石墨铅笔所用材料为石墨,石墨质软,可 用于定标绘图 。
(4) 清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经常作为溶剂的是①。
【分析】(1)根据合成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与合金分析;
(3)根据石墨铅笔可用来绘图分析;
(4)根据水是最常用溶剂分析。
22.【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
(3)化学性质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解析】【解答】(1) 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 发展光伏发电能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2) 电解水制氢发生的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γ-MnO2可作为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催化剂,则反应前后γ-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1)根据化石能源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及方程式书写分析;
(3)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
23.【答案】(1)无机非金属
(2)化学
(3)+4
(4)湿度;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汝瓷主要由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组成。
(2) 汝瓷的坯胎素烧阶段有新物质生成,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 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为0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4) 雨天有助于调节窑内空气的湿度,由题中信息可知,Fe2O3 与CO在1300℃下反应生成 FeO 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
(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4)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及CO的还原性分析。
24.【答案】(1)糖类
(2)蒸发;微量
(3)冬天
(4)温水;适合大量快速生产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 西瓜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维生素、糖类等。
(2) 西瓜霜在瓜皮表面析出是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溶剂减少导致溶质析出, 属于蒸发结晶。 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3)由所给溶解度曲线图示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适宜降温结晶,冬天温度低,则“滩田法”中芒硝是在冬天产出。
(4)芒硝加水溶解后浓缩,再采用降温结晶析出,则为使芒硝充分溶解, 流程中溶解芒硝宜选用的是温水。 相比于古法炮制西瓜霜,此流程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分析】(1)根据西瓜中含有糖类物质分析;
(2)根据蒸发结晶原理分析;
(3)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适宜降温结晶分析;
(4)根据降温结晶操作步骤及芒硝制作过程分析。
25.【答案】(1)酒精灯
(2)变大且维持一段时间不变小
(3)
(4)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5)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右侧装置以确保完全吸收
(6)解:设分解的NH4HCO3的质量为x。
x=7.9g
答:碳酸氢铵样品的纯度为79%。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
(2) 在干燥管尾部连接瘪气球,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装置内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关闭止水夹,若气球变大且维持一段时间不变小 ,则气密性良好。
(3)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U形管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
(5)反应后装置内会有气体残留,实验过程中充分加热至固体不再减少后用注射器多次注入空气,是为了 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右侧装置以确保完全吸收 。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改变装置内压强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3)根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及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5)根据反应后装置内会有气体残留分析;
(6)根据反应生成的氨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碳酸氢铵质量分析。
26.【答案】(1)氧化钙(或CaO)
(2)Mg(OH)2;无气泡生成;不再生成白色沉淀;40%;偏小
(3)蛋壳、蛋黄
(4)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质的名称与俗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2) 松花蛋腌制配料混合会生成碱,则含镁离子的难溶物除MgCO3 外还可能是Mg(OH)2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取0.60g结晶,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 固体溶解, 无气泡产生,则说明不含碳酸镁,即假设b成立。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将②实验后的混合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2~3遍,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再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过量。过滤得到固体质量为0.58g,由镁元素质量守恒可知, 晶体中的质量分数为 。若没有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则会使部分镁离子流失,导致氢氧化镁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3)由图示可知,随腌制时间,蛋黄、蛋壳中镁离子含量均降低,蛋白中镁离子含量升高,由此可知, 形成结晶的来自于蛋壳、蛋黄。
(4) 由题中信息及中和反应实质可知,氢氧化镁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氢水,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生石灰为氧化钙俗称分析;
(2)根据含镁离子的难溶物及所给配料成分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镁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镁离子流失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分析;
(4)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27.【答案】(1)相等
(2)
(3)蜡烛燃烧放热使得二氧化碳上升,导致高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且氧气浓度变小
(4)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可燃物才能燃烧
(5)低处蜡烛熄灭较晚;蜡烛熄灭后温度下降,二氧化碳下沉更多
(6)abc;湿毛巾捂住口鼻(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到窗口呼救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1)对比实验需变量唯一, 三支蜡烛的俯视位置如图8所示,目的是为了减小蜡烛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三支蜡烛到圆柱形容器壁的距离相等。
(2)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3) 蜡烛燃烧放热,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减小而上升,所以导致高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且因反应氧气浓度变小 ,从而导致高处蜡烛先熄灭。
(4)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当氧气浓度降到一定程度后既使存在氧气,但蜡烛也会熄灭,由此可说明 氧气需达到一定浓度可燃物才能燃烧 。
(5) ①如图9所示,温度最高点出现时间低处晚于高处可能是低处蜡烛熄灭较晚 。 ②如图10所示,高处O2含量下降后又明显升高的可能是蜡烛熄灭后温度下降,二氧化碳下沉更多,或水蒸气液化等。
(6) ①由该实验可知,火灾时需要“往低处逃生”,可能是低处温度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氧气含量较高,故选abc。 ②建筑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离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等。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设计要求分析;
(2)根据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生成气体随热空气上升分析;
(4)根据表中所给数据中蜡烛燃烧和熄灭时氧气含量分析;
(5)根据蜡烛熄灭晚或熄灭后温度下降会导致低处与高处温度变化不同分析;
(6)根据火灾时有害气体向上汇集、高处温度高等,火灾逃生时要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要低处逃生等分析。
28.【答案】(1)B;磁感应强度为0.43T、转速为50r·min·
(2);T4;铁单质含量的变化情况;50
(3)CO;Mg、Cl2;碳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图11中钛铁矿颗粒为原料,将进入B斗。
由图示可知, 磁感应强度为0.43T、转速为50r·min· 时分选距离最大,即将月壤中磁性颗粒和非磁性颗粒分选开来的条件最佳。
(2) 由题中信息可知,氢或氢气与氧化亚铁在同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由图13Fe含量在 T4 时最高,即该温度下反应最充分,则最适合大量制水的反应温度为T4 。 温度之间Fe2+的含量不降反升, 不能确定该温度范围内 Fe3+转化成为了 Fe2+,要得出该结论,还需参考同温度范围内铁单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
该样品可产水量约占月壤质量的7.5%,则每吨月壤可产生的水的质量为1000000g×7.5%= 75000g,已知成人每天饮水量约为1500mL,据此可知每吨月壤可产生的水约能供一天饮水需求的成人数为.
(3) 上述流程中的X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可燃性气体,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其化学式为CO。
上述流程中 Mg、Cl2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该反应过程中原料有焦炭,所以要实现该方案,还需要在月球上寻找到碳元素。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图示数据等分析,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和种类不变,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