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荷叶
母亲》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借助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借以荷叶护莲喻母亲保护子女来讴歌母爱,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对这种写作手法接触得比较少,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难点定为:深层品味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三、结合学情说教法
七年级学生对散文诗的知识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不是很多,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感情运用不准,有分析简单文章的能力,但不能做到自主学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取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辩疑的意识,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设计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的教时安排为两课时。本课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我在设计本课时将其改为讲读课。
设计目的-----因为当今社会里,独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女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享受着过多的关爱,却忘记甚至不懂得对父母的爱感恩。所以我结合课文所体现的浓浓母爱,再结合学生以切身体验,让学生懂得母爱的伟大,从而学会感恩。
采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本课我采用了
品读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中悟悟中读,走进诗文情感。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质疑,探讨研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深入理解诗歌主题
学法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阅读体会,达成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碰撞心得,质疑并初步解决疑难,更好的为学生结合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所用提供了平台。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母亲》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然后以一段文字导入。我是这样导入的:-----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歌声中,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简介作者。(班班通出示)
(三)读诗文
1.学生自由读
,感知文章
2、配乐读体会情感的变化:教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目的-----(通过自己的配乐范读和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让学生在柔和的音乐氛围地带动下,细细体味母亲那涓涓细流却又连绵不断地爱)
(四)品诗文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如:
A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
“三看红莲”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B、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释疑“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设计目的-----有意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六、拓展延伸
1、说话训练
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
2、、写作训练——写母亲
通过写作,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达到说写相结合。
七、课堂小结:一堂好课,还要求有完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尾,为了能引入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促其回味,咀嚼,我用诗一样的语言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做到诗已尽而韵无穷的效果。我是这样小结的-------
八、板书设计:
借景
抒情
荷叶护莲
联想
母亲呵护子女
(借物喻人)
设计目的——板书应做到紧扣教材,同时遵循“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