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1:2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1《烛之武退秦师》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
一、请选出加线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两项
1、①以乱易整
②以其无礼于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和(
)相同
2、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故为之说,经俟观人风者得焉
③秦伯说,与郑人谋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⑤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

)和(
)同
二、加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有:
①敢以烦执事。
(胆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
⑤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⑥吾其还也。(还是)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⑧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
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
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项。
三、问答题:
1.
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2.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
3.
晋文公为什么又要撤退?(请用原文)
四、课文翻译
五、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是(

A.
朝辞白帝彩云间
B.
轻辞古之天子
C.
不辞辛苦
D.
停数日,辞去
2.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B.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距关,毋内诸侯
3.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觉今是而昨非
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
是天下之大贼也
D.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烛之武“许之”的原因是
5.上文所表现也来的郑伯的思想性格是
六、阅读《晏子谏杀烛邹》,完成文后问题。
景公好弋(yì,射鸟),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土,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受教)矣。”
1、
对红色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好弋(喜欢)
B.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掌管)
C.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计算)
D.是罪三也(这)
2.下列句中红色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B、使我君以鸟之故杀人
C、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D、以乱易整,不武
3.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①公怒,诏吏欲杀之(

A、诏书
B、命令
C、召见
D、征召
②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A、死
B、逃跑
C、通“无”
D、使……死亡
4、翻译下面句子。
①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译文:
②使我君以鸟之故杀人。
译文:
目标检测答案
一、1.③和⑤相同
2.③和④相同
二、⑤、⑥、⑦、⑧、⑩(①为“冒昧”;②增加……的实力;③给予;④筑墙用的夹板,是工具;⑨使者)
三、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烛之武首先是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灭郑对秦的害处和存郑对秦国的好处,二是列数晋国历史上对秦国的失信。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五、1.C
2.A
3.C
4.郑伯勇于自责,诚心求贤以及郑国面临存亡危机,烛之武有爱国之心
5.从善如流,礼贤下士
六、1.C(列举罪状或过失而指责)
2.A、D
3.①B
②B
4.①这时就召来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状。
②让我们的国君因为一只鸟的缘故而杀人。
附:课文翻译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是因为怪罪郑国从前对晋文公不以礼相待,并且对晋怀有二心,而对楚国友好啊。当时,晋国驻军于函陵,秦国驻军于氾南。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的处境很危急了!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一定能说服他撤退军队。”郑文公听从了他的话,将烛之武召来,烛之武辞谢说:“臣在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没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表示歉意说:“我不能在早先重用您;而现在国家危急之秋,才求您帮助,这是寡人的过错啊。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趁着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会见了秦穆公,烛之武就说:“秦、晋两国军队围攻郑国,郑国已自知必亡了。如果灭掉郑国而对您有好处,那就将此事烦劳贵国的执事吧。越过晋国而占领远方的郑国作为东部边境,您一定知道它的困难;您何必消灭鄙国而增益邻邦的土地呢?邻邦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地削弱了。倘若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东道主人,您的使者往来,我们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粮秣物资,我看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施以恩赐,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才渡河归晋,傍晚就筑城拒秦而自食其言了,这是您所知道的啊。那晋国的贪欲怎有满足之时?它既将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不侵损秦国,又将向谁夺取土地呢?使秦国受损害而使晋国受益,还是希望您好好考虑这利害关系吧!”
秦穆公听着很顺耳,就决定与郑国订立盟约。于是,他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戍守,自己就引军回国。
子犯力谏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不是这位秦君的大力支持,我就不会达到这个地步。依靠人家的力量成就事功,而又去损害他,是不仁的;丧失友好的盟国,是不明智的,以分裂代替联合,是不威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军也退离郑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