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3 20: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2.7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与八国联军侵华本质。梳理义和团运动发展及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空间脉络。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3.通过分析各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论证历史观点。(史料实证)
4.解释八国联军侵华影响及《辛丑条约》危害。(历史解释)
5.体会中国人民反抗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家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导入新课】
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下面是1900年的几张国外明信片,你知道它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北京大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到本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线索】
【新授课】
任务一:义和团运动
1.ppt展示图片史料,学生结合教材,归纳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史实。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史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图片史料中提出信息的能力。)
2.展示教材P36的材料研读,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总结出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斗争方式和口号。并进一步引发思考“从民谣中可以总结怎样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教材中的问题,进一步归纳义和团的相关知识,论从史出。提高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ppt展示思维框架,学生阅读教材,阐释对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的评价。并归纳“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用列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历史基础知识,不仅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还提高历史归纳能力。)
任务二:抗击八国联军
1.ppt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知识表格,学生阅读教材,从原因、时间、参与国、统帅、战况和结果这些方面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用列表格的方式整理历史基础知识,不仅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还提高历史归纳能力。)
2.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和一系列列强在北京的暴行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学生直观感受列强的残暴,培养家国情怀。)
3.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展示教材P40的材料研读,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历史信息,通过分析教材中史料,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任务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展示图片史料,归纳《辛丑条约》签订的概况。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史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图片史料中提出信息的能力。)
2.学生阅读教材,依据ppt的提示,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教材P41的想一想思考,“这些条款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用列表格的方式整理历史基础知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字史料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辛丑条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展示有关《辛丑条约》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
(设计意图:学会从教材中总结历史信息,熟悉教材内容。展示图片史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图片史料中提出信息的能力。)
4.ppt展示思考问题“从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历史教训的现实启示?”学生分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引出启示,升华本节课的思想主题,达到历史课堂的教育意义。)
5.ppt展示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学生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和“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 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和小组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字史料,不仅提升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还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