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一、世界人口大国★★☆
1. 人口数量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
为 亿(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14.12
2. 人口增长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
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 政策,人口增长持续
放缓,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 。
较慢
迅速
计划生育
降低
3. 人口问题和政策
(1)人口问题:新生人口显著 、老年人口比重快速 、劳动年
龄人口比重 。
(2)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 。2021
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减少
上升
下降
均衡发展
三
二、人口分布不均★★☆
1. 人口密度: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
为 人/千米2,约为世界人口密度(60 人/千米2)的 倍。
147
2.5
区域界线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
面积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的比重/% 人口密度状况
东南部 43
分界线 黑龙江A —云南B 西北部 6
3. 城镇人口变化: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
生活。
94
大
黑河
腾冲
57
小
2. 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东密西疏。
世界人口大国
下面为中国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 据图可知,我国人口( B )
A. 出生率持续上升
B. 总数量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
C. 自然增长率自2013年持续下降
D. 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
2.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D )
A. 人们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B. 人们生育愿望太低
C. 人们生育观念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人口分布不均
图1为我国部分人口统计数据示意图,图2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
成3~4题。
3. 由图1可知,201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D )
A.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B. 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C. 向东北地区聚集
D. 向东部地区聚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图2中,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b是 ,该线东南部比西北部人口 。( A )
A. 黑河—腾冲一线;密集
B. 漠河—腾冲一线;密集
C. 黑河—腾冲一线;稀疏
D. 漠河—腾冲一线;稀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人口负增长是指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在不考虑迁
移流动的封闭情况下,总人口规模将由增加转为减少,且持续而难以逆转的人口
发展过程。读我国 1949 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1949—2022 年,我国人口( D )
A. 总数在持续快速增长
B. 出生率总是大于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波动增加
D. 2022年出现负增长
6. 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 D )
A. 严格控制人口总量
B. 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
C. 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D. 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综合思维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规定,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
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据此,完成7~8
题。
7. “渐进式延迟退休”主要是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是( C )
A. 人口负增长 B. 人口分布不均
C. 人口老龄化 D. 人口基数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8.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C )
A. 会立刻导致青年人就业困难,失业率大幅上升
B. 会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C. 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D. 养老金发放压力会在短期内迅速减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跨学科·数学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面为依据第七次全
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
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 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D )
A. 河南省和四川省人口数量均超1亿
B.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山东省的人口多
C. 长江沿线各省区人口均超5 000万
D. 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0.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为( B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
B. 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北京市
C. 东南沿海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D. 黑河—腾冲一线西北部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率低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大连期末)从国家统计局数据(下图)可知,我国人口已处于负增长状
态。读图,完成11~13题。
11. 下列关于2015—2023年期间我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C )
①2016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数持续下降
②2015年至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C
③2022年是我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年份
④2017年开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⑤2021年是此期间我国总人口数最多的年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 我国94%的人口分布在( B )
A. 漠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
B. 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
C. 秦岭—淮河线的南部
D. 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的东部
13. 针对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③推行延迟退休方案 ④减少人口迁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孝感期中)智慧出行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理念,将传统交通运输
业和互联网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的一种出行方式,如网约车、代驾等。读我国智
慧出行分布图,完成14~1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4. 智慧出行人次分布( A )
A. 大致与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一致,东多西少
B. 大致以黄河为界,北多南少
C. 云南省年平均智慧出行人次高于5 000万
D. 沿海各省市每年智慧出行人次均超过1亿
15. 北京市、天津市年智慧出行人次低于四川省的主要原因是( A )
A. 人口数量比四川少
B. 人口密度比四川小
C. 人均收入低,欠发达
D. 科技水平比四川低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综合思维 “胡焕庸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
是反映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界线,进而把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称为
“胡焕庸现象”。下面为我国人口分布图(图1)和1935—2020年“胡焕庸线”
两侧人口占比统计图(图2)。据此,完成16~1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6. 由1935—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统计图可知( D )
A. 东南部人口占比大,且有增长趋势
B. 东南部人口占比小,且有降低趋势
C. 西北部人口占比大,且有降低趋势
D. 西北部人口占比小,且有增长趋势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7. 几十年来,“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很小,主要原因有( B )
①人口流动较少 ②自然环境稳定 ③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④计划生育政策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8. 下列国家或地区,“胡焕庸现象”最明显的是( D )
A. 欧洲西部 B. 日本 C. 印度 D. 俄罗斯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 新考向·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胡焕庸线——一线定乾坤
课题资料
资料一 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
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胡焕庸线”东南部以占全
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根据2000
年数据);“胡焕庸线”西北部地广人稀,受生态影响,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
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资料二 下面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
课题思考
(1)说出“胡焕庸线”的起止点,并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起止点:黑河、腾冲。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侧人
口稠密,西北侧人口稀疏。
(2)试从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其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海陆位置:距海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同学们围绕“‘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
“胡焕庸线”永远难以突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鼓励人口大规模迁移至西部突破
此线。你认为“胡焕庸线”能否突破?并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不会突破。“胡焕庸线”是由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划分的,只要自然环境不发生
大的变化,这种人口差异将长期存在。当自然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时,有可能突
破,但是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十分缓慢的。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不能
承载更多的人口,故不能简单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或可以突破。随着数字
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差
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发展,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为未来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共19张PPT)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 民族结构
民族 构成与特点
56个 汉族 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
少数 民族 超过50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 族、满族、 族、苗
族、 族、土家族、彝族、 族、 族
2. 民族政策
我国各民族不论 ,一律平等。
壮
回
维吾尔
蒙古
藏
人口多少
3. 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体育活动
少数民族 传统节日或体育活动
蒙古族 那达慕节,赛马、摔跤
朝鲜族 跳板、长鼓舞
藏族 雪顿节,赛牦牛、锅庄舞
傣族 泼水节,孔雀舞、象脚鼓舞
哈萨克族 肉孜节,叼羊、马上摔跤
维吾尔族 古尔邦节,手鼓舞
少数民族 传统节日或体育活动
彝族 火把节
壮族 “三月三”歌节
苗族 苗年
续表
二、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 少数民族
遍布全国各地 相对集中在 、西北和 等地区
“大杂居、 、交错居住” 西南
东北
小聚居
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在海南省举行,马术是
该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 下列选项中更擅长马术的少数民族是( D )
A. 苗族 B. 彝族 C. 朝鲜族 D. 蒙古族
2. 运动会若按各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参赛运动员最多的民族是( C )
A. 汉族 B. 回族 C. 壮族 D. 高山族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民族分布特点
读我国部分民族分布图,完成3~4题。
3. 图例a代表的民族是( B )
A. 赫哲族 B. 壮族 C. 满族 D. 朝鲜族
4.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 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居”的特点
D. 汉族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跨学科·美术 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一位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
素,为台湾省、上海市、 重庆市和云南省设计了独有的“福”字。读图, 完成
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四幅图与省级行政区的全称、主要少数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D )
A. 甲—云南省—壮族
B. 乙—上海市—回族
C. 丙—重庆市—土家族
D. 丁—台湾省—高山族
6. 在丙省级行政区旅游时,最有可能看到( D )
A. 维吾尔族男生表演手鼓舞
B. 蒙古族学生制作奶茶
C. 朝鲜族学生表演长鼓舞
D. 傣族姑娘展示孔雀舞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集纺、染、织、绣于
一体,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2024年12月5日,此项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海南岛示意图和黎锦展示图,完成
7~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下列属于海南的地方文化产物有( D )
①琼剧 ②吕剧 ③那达慕节 ④椰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代表性产品“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业“活化石”。为世界
非遗保护贡献方案,可取的有( A )
①保持传统染、绣样式不变 ②海南文创产品融入黎锦元素
③加大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 ④减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宣传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陇南期末)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其内容多表现人们的生活环境、习
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幅剪纸作品。读图,完成
9~11题。
9. 图中场景可能出现在( C )
A. 贵州省 B. 西藏自治区
C. 内蒙古自治区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10.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B )
A. 东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B. 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C. 西南、东南和东北等地区 D. 东部和中部地区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民族与其风俗搭配正确的是( D )
A. 蒙古族—雪顿节、摔跤
B. 朝鲜族—三月三、竹竿舞
C. 彝族—火把节、手鼓舞
D.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年11月7日,“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
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呼伦贝尔牙克石市拉开帷幕。游客在冰雪旅游季除
了观赏林海雪原、品味寒地美食,还可以参与和体验当地最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
节日活动。据此,完成12~13题。
12. 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传统节日是( D )
A. 藏族—雪顿节 B. 蒙古族—古尔邦节
C. 彝族—火把节 D. 蒙古族—那达慕节
D
13.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D )
①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②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等地区
③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④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地理实践力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在学习中国的民族时,某中学
的同学们为了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及民族风情,开启了一场网络模拟旅游的探究
活动,他们通过上网查询及搜集分析资料,设计了四条旅游路线。读旅游路线图
(图1)和收集的邮票(图2),探究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探究一 【民族构成】
(1)同学们了解到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
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我国各民族都有一枚相对应的邮票,这套邮票一
共有 枚。
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探究二 【民族分布】
(2)同学们沿路线1,经过白雪皑皑的天山山脉。在天山脚下,聚居着的该省级
行政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3)在路线3旅行时会发现,该路线南部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族,主要分布在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该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为 。
维吾尔族
壮
桂
南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探究三 【民族风情】
(4)图2中的居民是我们的 (民族)同胞,要想感受该少数民族的风
情,应该选择路线 ,该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
(5)路线4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少
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 是该民族传统的乐器。
藏族
2
雪顿节
蒙古族
马头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探究四 【分布特点】
(6)根据搜集的资料,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B. 全国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
C. 我国民族具有“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 的特点
D.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52张PPT)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第1课时 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阔陆广的大国
本章内容是继学习世界地理之后,学习中国地理总论的起始篇,了解我国的
地理位置、空间范围、人口和民族等的基本地理国情和政策,是学习我国自然环
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了解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前提。我国
地理位置优越,既有广袤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这是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重
要前提,也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同时,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民族分布和多
彩的民族特色,理解人口政策及民族政策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人地协调观 说出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认识到协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 列举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等基本特征,建立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民俗文化等的联系;辩证地看待我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特点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理解不同时期人口政策的适用性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简称和行政中心;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地理实践力 运用中国行政区划的拼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根据上图填写我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
于 半球
纬度位置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带,没
有地区位于 带
海陆位置 位于 大陆的东部和 洋的西岸,海陆兼备。我国西
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
东
北
北温
热
寒
亚欧
太平
二、海阔陆广的大国★★☆
1. 我国领土四端点的位置
四端点 位置 经度或纬度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附近 约4°N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 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约53°N
曾母暗沙
黑龙
四端点 位置 经度或纬度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高原上 约73°E
最东端 黑龙江省 江与 江主航道
中心线的汇合处 约135°E
帕米尔
黑龙
乌苏里
续表
2. 陆地辽阔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
居世界第三位,与 面积相当。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 千米,与 个国家接壤。
960万
俄罗斯
加拿大
欧洲
2.2万
14
(3)陆上邻国
方位 邻国
东部 ⑩
北部 ① 、②蒙古
西北
部 ③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部 巴基斯坦、阿富汗
西南
部 ④ 、尼泊尔、不丹
南部 ⑤缅甸、老挝、 越南
朝鲜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印度
3. 海洋国土
(1)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 千米,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 平方
千米。
(2)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A 、B黄海、C 、
D南海。
(3)A 、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最大岛屿F是 ,第二大岛
屿E是 。
(4)我国与 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有⑩朝鲜、⑥ 、⑦日本、
⑧ 、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越南。
(5)我国与 、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填序号及国
家名称)
1.8万
300万
渤海
东海
渤海
台湾岛
海南岛
8
韩国
菲律宾
⑩朝鲜
越南
优越的地理位置
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B. 所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
C. 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度
D.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D )
A. 陆上国界线长,邻国较少
B. 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C. 幅员辽阔,海岸线平直
D. 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海阔陆广的大国
生活情境 家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买买提,暑假来到黑龙江省抚远市的乌
苏镇观看日出,在太阳升起时,他给在家的爸爸打电话,爸爸告诉买买提新疆此
时还是黑夜。据此,完成3~4题。
3. 买买提想起老师讲过中国东西两端是有时差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
国( C )
A. 纬度跨度广 B. 海域跨度大
C. 经度跨度广 D. 地势起伏大
4. 买买提游玩时发现乌苏镇边贸市场上有很多外国商人,他们最有可能来自( B )
A. 日本 B. 俄罗斯 C. 蒙古 D. 韩国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区域认知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据此,完成5~6题。
5. 若图中方框表示亚欧大陆,阴影部分表示中国,关于中国的位置表示正确的
是( D )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B. 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
C. 东西跨经度约30°,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漠河市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青岛期末)诗歌《我爱你,中国》中写道: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
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
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读中国在亚洲的位置图,完成7~9题。
7. 下列叙述中属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是( D )
A. 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B. 地跨寒、温、热三带
C.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诗歌中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B )
A. 纬度位置、地形位置 B. 经度位置、纬度位置
C. 经度位置、海陆位置 D. 海陆位置、地形位置
9. 我国疆域辽阔带来的优越性有( D )
①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气候恶劣 ②我国东面临海,有利于发展海上运
输 ③我国南北差异大,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④我国陆地边界线长,对外联
系方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新情境·中国科技 目前,世界拥有6 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
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
研制的载人潜水器,目前最大下潜深度为7 062米,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科考已走
在世界前列。读中国疆域及周边地区简图,完成10~12题。
10. “蛟龙号”在我国a海域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该海域是( D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在我国陆地邻国中,具备深海载人探测技术的国家是( A )
A. ①—俄罗斯 B. ②—日本
C. ③—韩国 D. ④—印度
12. 我国东部海域辽阔,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B )
A. 俄罗斯 B. 朝鲜 C. 日本 D. 老挝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图1示意钓鱼岛的位置,图2为以我国
大陆领海基线0(km)向东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 钓鱼岛位于( D )
①中纬度 ②低纬度 ③热带 ④北半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自然原因有( B )
①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②是我国台湾省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 ③早在明朝就已
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④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疆域辽阔 捍卫主权】2024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划定并公布黄岩岛领海
基线,向联合国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黄岩
岛海域拥有丰富的造礁生物和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渔场。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在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① 省南沙群岛中的 (岛礁)
附近,中国在此投放有主权碑。
海南
曾母暗沙
(2)黄岩岛所在海域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的 ,其东侧是与我国隔海相望
的国家A 。
南海
菲律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中国政府划定并公布的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就是这些领海基点之间连起来
的线。领海是从海洋基线算起,我国的领海宽度为 海里,领海是国家主权
范围内的海域,一个国家对领海拥有完全的主权权利。
12
(4)简述与邻国B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我国海陆兼备,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开展海
上贸易往来;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由于海陆位置的不
同,中国的气候类型比蒙古更加多样;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新考向·探究活动 【一点一线皆河山】为增强国家领土安全和版图意识,
某地理小组进行了“祖国在我心中”地理探究活动,探究中国的疆域及海洋权益
维护。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探究一 中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
(1)经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目前,三沙市管辖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
沙群岛都位于 海域。
南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探究二 中国疆域的优越性
(2)组内李明同学一家曾在寒假期间,坐轮船从上海出发到海口游玩,需途经
我国内海 。
琼州海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2024年在中国“A
(国家)旅游年”框架下,两国地区、旅游企业、旅行社及媒体平台共签署了
200多项协议,这为双方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该国相比,我国海陆位置
的优越性表现在
。
哈萨克斯坦
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海域广阔,有
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上航运;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探究三 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4)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
如何做。
加强对我国海洋资源的认识与了解;增强海洋权益保护意识;树立海洋领土安全
意识;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一、我国的行政区划★☆☆
1. 我国基本实行 (自治区、直辖市)、 (市、自治县)、
(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2. 、自治州、 是民族自治地方。
省
县
乡
自治区
自治县
二、省级行政区★★☆
1. 目前,我国有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自治
区、 个直辖市和2个 。
2.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34
23
5
4
特别行政区
北京
3.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与分布
(1)东北三省:A 省、吉林省、B 省。
黑龙江
辽宁
(2)北部边疆:C 自治区。
(3)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北省、D 省、山西省、
E 省和北京市、R 市。
(4)长江中下游地区:F 省、湖南省、G 省、
安徽省、H 省、浙江省和S 市。
(5)南部沿海:T 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I 自治
区、广东省、J 省、台湾省、K 省。
(6)西南地区:L 自治区、重庆市、M 省、贵州省、N 省。
(7)西北地区:O 省、甘肃省、P 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Q 自治区。
内蒙古
河南
山东
天津
湖北
江西
江苏
上海
香港
广西壮族
福建
海南
西藏
云南
四川
陕西
青海
新疆维吾尔
4.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1)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四川省 成都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陕西省 西安
甘或陇 兰州
川或蜀
贵州省
昆明
陕或秦
甘肃省
(2)用本省级行政区历史名称作简称的省级行政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晋 太原
河北省 石家庄
山东省 鲁
河南省 郑州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湖北省 鄂
重庆市 重庆
琼 海口
山西省
冀
济南
豫
广东省
桂
武汉
渝
海南省
(3)用本省级行政区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简称的省级行政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皖 合肥
福建省 福州
江西省 赣
湖南省 长沙
(4)其他省级行政区:上海简称沪;内蒙古自治区取前三个字,其他都取省级
行政区名称中的一个字。
安徽省
闽
南昌
湘
我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面积广大,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分级管理也便利
了快递行业的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方框圈起的部分属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的( A )
A. 省级 B. 市级 C. 县级 D. 乡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我国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建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若从祖国内地向两个
特别行政区发送快递,收件地址栏中省级行政区应填为( D )
A. 上海、重庆 B. 深圳、珠海
C. 北京、天津 D. 香港、澳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省级行政区
下面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图中①省级行政区是( A )
A. 福建省 B. 四川省
C. 贵州省 D. 云南省
A
4. 图中②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D )
A. 福州 B. 广州
C. 南宁 D. 昆明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跨学科·历史 在元大德元年(1297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和洪武三年
(1370年),唐、曹、王三氏先祖,先后从山西省、河北省迁往山东省,经长途
跋涉于李家疃村(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定居,由此李家疃村人丁兴旺,形成村
落。下面为李家疃村王氏成员经商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李家疃村村民的先祖主要来自图中的省级行政区有( B )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③⑥
B
6. 王氏成员经商路线中到达的省级行政区⑤、⑥、⑦、⑧、⑨分别为( A )
A. 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河南省
B. 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
C. 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浙江省、江西省
D. 北京市、辽宁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读长江干流附近部分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 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B )
A. 安徽省 B. 河南省 C. 上海市 D. 浙江省
8. 图中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C )
A. 豫、渝 B. 陇、黔 C. 鄂、赣 D. 秦、蜀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跨学科·语文 地理源于生活,它反映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历代文人墨客将
生活感受以诗歌、成语、对联的形式展现给世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读
图,完成9~10题
9. 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的“秦、晋、陇、蜀、黔”对
应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排序正确的是( B )
A. 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
B. 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
C. 四川省、甘肃省、贵州省、山西省、陕西省
D. 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四川省、湖南省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下列诗词或对联中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与图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C )
A.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①
B.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
C. 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⑤
D. 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月20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村民旺布的手机收到了来自
杭州市桐庐县芦茨村民宿老板小王订购土豆的订单,11月25日,这箱土豆送到了
王老板的手中。下图示意土豆运输时间及路线。据此,完成11~13题。
11. 下列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B. 我国最西端的省级行政区
C. 我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D. 我国的内陆省级行政区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土豆发货地艾玛乡属于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C )
A. 自治区 B. 县 C. 乡 D. 村
13. 土豆运转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B )
A. 苏 B. 陕 C. 浙 D. 晋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生活情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5年春节期间,家住哈尔滨的李小明收到来自广州的好朋友张林的邀请,
去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假期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所在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的最南
边。参加活动的还有张林、马旭、华振强、刘凯、孙双震五名同学。图中A、
B、C、D、E表示马旭、张林、华振强、刘凯、孙双震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信封上的收件人地址中,表示范围最小的行政区是 。
新发镇
(2)本次假期活动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3)李小明接受了邀请后,做好了初步的准备,下列给李小明准备的物品不必
要的是 。
①御寒的衣服 ②旅游鞋 ③学习用品
海口
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活动中,马旭说:“李小明的家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家乡正是满天星
斗。”马旭的家乡应该是图中的 (填字母),其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
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西跨经度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刘凯说:“我的家乡同时濒临的海洋是渤海和黄海。”刘凯的家乡所在省
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6)华振强说:“我的家乡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华振强的
家乡应该是图中的 (填字母),该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鲁
C
太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综合思维 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受环境、风俗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逐渐形
成了八大菜系。鲁菜御膳、粤菜广博、苏菜鲜甜、川菜麻辣、湘菜美馔、闽菜海
鲜、浙菜清鲜、徽菜浓厚。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寻找美食的探究活动。阅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探究一 寻找美食所在地
(1)小丽想品尝苏菜的鲜甜,应该前往 省,小华想品尝川菜的麻辣,应该
前往 省。(均填写字母代号)
g
a
(2)下列菜系与起源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B )
A. 鲁菜—山东省—石家庄
B. 浙菜—浙江—杭州
C. 粤菜—广东省—福州
D. 徽菜—安徽—郑州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探究二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闽菜海鲜香脆,名菜有桂花蛤肉、东壁龙珠、清蒸笋江鲈鱼、油焗红鲟等。
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就地取材使徽菜菜肴地方特色突出,以鲜制胜。
(3)写出闽菜多海鲜的原因,分析徽菜就地取材的好处。
福建濒临海洋,盛产海洋水产品。徽菜具有地方特色,以鲜制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探究三 读美诗,品美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4)诗句中“长沙”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5)我国菜系众多,试分析与我国纬度位置的关系。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温带、热带的光照、热量条件差异,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
业,农产品丰富。
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