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4《鸿门宴》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
一.书声琅琅,诵读为本
1、注意重音、停顿、语气。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3、扫除字词障碍,课文中的难读字: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二.作者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如《项羽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三.时代背景
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四.段落大意
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
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古今异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文言句式
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一词多义
①因
例句
出处
释义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雁荡山》
因为、由于
因合纳斗盆
《促织》
于是、就
陈陈相因
成语
沿袭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处
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到、往、去
万事如意
成语
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如果、假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过秦论》
好像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同上
至于
空空如也
成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意
例句
出处
释义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织》
意图、意愿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态、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张仪列传》
怀疑、猜疑
④举
例句
出处
释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起、抬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
《屈原》
提出、举出
举兵伐徐,逐灭之
《五蠧》
发起、发动
戌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
成语
推荐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科举考试
杀人如不能举
《过秦论》
全、尽
举世无双
成语
全部、整个
⑤谢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东南飞》
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汉书;张安世传》
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
探究 发现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问题设计:
一.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各个故事情节和文章线索
明确:
情节: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主要由这么几个情节构成:无伤告密;沛公谢罪;樊哙闯帐;张良入谢;范增说羽;项王留饮;项王赐酒;项王受璧;项伯报信;范增示意;樊哙陈辞;范增悲愤;张良献计;项庄舞剑;沛公出逃;沛公除奸
二.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进行分类,并结合课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可以参考以下三个片段:
(1)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2)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3)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人物形象:《鸿门宴》是一次楚汉双方主要人物的聚会作者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人物形象
形象对比
刘邦集团 项羽集团
主帅:刘邦————————————项羽
(机智权变,善于用人) (骄矜优柔,不善用人)
谋士:张良————————————范增
(老练多谋,沉着冷静) 老谋深算,急躁易怒
部将:樊哙————————————项庄
(勇猛胆大,临危不惧) (忠为人臣,轻易放弃)
内奸:曹无伤———————————项伯
(使人告密,事后被杀) (亲自告密,仍被重用)
三.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学生讨论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展示 发现
展示自主合作的成果
总结 发现
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
拓展 发现
一.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辩论主题:
项羽放走刘邦,纵虎归山,是项羽的“妇人之仁”,还是他的“君人之度”?
(搭建平台:对于项羽的性格命运有着诸多的评论)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题乌江亭 [唐]杜牧
生当做人杰,
胜败兵家事不期,
死亦为鬼雄
包羞忍耻是男儿
至今思项羽,
江东子弟多才俊,
不肯过江东!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宜将剩勇追究寇,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不可沽名学霸王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间正道是沧桑
杜
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二.翻译句子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⑤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词类活用及句式)
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特殊句式)
⑦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关键词语)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特殊句式)
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关键词语)
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