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课件(7份打包下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课件(7份打包下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21:00:01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4.1 化 学 式
第1课时 化学式的意义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化学式的定义:用  元素符号 和  数字 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
元素符号 
数字 
2. 化学式的意义
(1) 化学式宏观上表示  某种纯净物 、  该纯净物所含的元素种 。
(2) 化学式微观上表示  该纯净物的一个分子 、  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种类及其个数 。
(3)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 。
某种纯净物 
该纯净物所含的元素种类
该纯净物的一个分子 
构成该分子的原
子种类及其个数 
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 
3.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 由单原子构成的单质(如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仍用  元素符号 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如  Fe 、  He 、  C(合理答案均可) 。
(2)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要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如  N2 、  O2 、  Cl2(合理答案均可) 。
元素符号 
Fe 
He 
C
(合理答案均可) 
N2 
O2 
Cl2(合理答案均可) 
1.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C )
A. H B. 2H2 C. 2H D. 2H+
2. (2025·鄂尔多斯段考)化学式H2O所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B )
A. 表示水这种物质
B. 表示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 表示一个水分子
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B
1
2
3
4
5
6
3.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C )
A. Fe B. Si C. O2 D. Al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C )
A. 氦气:He2 B. 4个磷原子:P4
C. 铜:Cu D. 二氧化碳:O2C
C
C
1
2
3
4
5
6
5. 下列关于L-脯氨酸(C5H9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L-脯氨酸中含有氧分子
B. L-脯氨酸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 L-脯氨酸属于氧化物
D. L-脯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
1
2
3
4
5
6
6.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关于“C6H8O6”表示的意义,四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请你将说法②、说法④省略的部分填在横线上。
第6题
说法②:表示维生素C由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说法④:表示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  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构成 
1
2
3
4
5
6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四名同学对化学式“CH4”表示的意义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你不赞同的观点是( D )
A. 表示甲烷这种物质
B. 表示一个甲烷分子
C. 表示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表示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2024·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后旗期中)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D )
A. C60 B. H C. 2H2 D. Hg
3. 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C )
A. Al B. O2 C. 2H2O D. O
4. 下列图示中能表示2N2的是( B )
D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B )
A. 氧分子 B. 氧元素
C. 氧气 D. 氧离子
6. (2025·通辽段考改编)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D )
A. 两个钙原子:2Ca2+
B. O2-:表示1个氧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氢气:H2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下列是一些关于O2化学式的说法:① 表示氧元素;② 表示氧气;
③ 表示一个氧分子;④ 表示两个氧原子;⑤ 表示两个氧元素;⑥ 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其中正确的是( B )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①②④ D. ①④⑤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 (地域特色)陕西临潼“火晶柿子”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得名“火晶柿子”。“火晶柿子”中富含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 6个氧原子构成
B. 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 葡萄糖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火晶柿子”中的“钙、磷”指单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硫:  S 。
(2) 磷:  P 。
(3) 氩气:  Ar 。
(4) 铜:  Cu 。
(5) 汞:  Hg 。
(6)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  O2 。
(7) 5个氮分子:  5N2 。
S 
P 
Ar 
Cu 
Hg 
O2 
5N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解毒。请写出两条从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中获得的信息:
(1)  硫化丙烯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 。
(2)  1个硫化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 。
硫化丙烯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 
1个硫化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的(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下列符号:2N、2O3、H2O、2CO、SO2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5个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 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角度对H2O和H2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
A. 元素观:H2O和H2O2都由氢、氧元素组成
B. 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粒子观:H2O和H2O2中都含有氢分子
D. 变化观:H2O和H2O2均可用于制备O2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
有 等微观粒子。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一种单质
B. 1个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 1个 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 1个 中共含有35个电子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 2H ② 2NH3 ③ CO2
④ Mg2+ ⑤ 2OH- ⑥ H2O
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⑥
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 O4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分子,可以与黄金反应,该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产生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O4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O4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O4是由2个氧分子构成的
C.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D. O4与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性质相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如图,这四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个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C )
A. HCN B. O3
C. ClO2 D. NH3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16题
17. 打火机的主要燃料是丁烷(C4H10),其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丁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 从变化上看:丁烷在氧气中点燃时反应只生成水
C. 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从结构上看:1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第17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 红磷燃烧:  P+O2 P2O5 。
(2) 木炭完全燃烧:  C+O2 CO2 。
(3)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H2O H2+ 。
(4) 铁丝燃烧:  Fe+O2 Fe3O4 。
P+O2 P2O5 
C+O2 CO2 
H2O H2+ O2
Fe+O2 Fe3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氧化汞(HgO)加热分解:  HgO Hg+O2 。
(6) 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CuO)反应生成铜和水:  H2+CuO Cu+H2O 。
HgO Hg+O2 
H2+
CuO Cu+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共28张PPT)
4.3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用  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如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
 C+O2 CO2 。
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C+ O2 CO2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 “质”的意义:表明了  反应物 、  生成物 和  反应条件 。
(2) “量”的意义:宏观上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质量 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微观上表明了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  微观粒子之间 的数量关系。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质量 
微观
粒子之间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 2H2↑+O2↑为例)
(1) 按质读:在  通电 条件下,  水分解生成  氢气 和   氧 。
(2) 按量读:① 宏观上,每  36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② 微观上,每  2 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通电 

氢气 
氧气
36 
4 
32 
2 
2 
1 
4.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就是各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5. 在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两不变”为  元素的种类 和  物质的总质量 不变;微观上“三不变”为  原子的种类 、  原子的数目 和  原子的质量 不变;“两改变”为  分子的种类 和  物质的种类 改变;两个“可能改变”为  分子的数目和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
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1. 关于反应2Mg+O2 2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物质变化: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
B. 能量变化:镁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C. 反应条件:镁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D. 反应现象:发出耀眼白光、释放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C
1
2
3
2. 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PbS+4H2O2 PbSO4+4X,则X是( B )
A. H2 B. H2O
C. H2S D. SO2
B
1
2
3
3. 查找资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某同学想了解硝酸(HNO3)的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NO2 ↑+X↑+2H2O。请回答:
(1) 物质X的化学式为  O2 。
(2) 从不同角度获得对HNO3的认识:
① 从组成上:   硝酸由氢、氧、氮三种元素组成 。
② 从性质上: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
③ 储存HNO3 的方法是   避光、低温储存(或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O2 
硝酸由氢、氧、氮三种元素组成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避光、低温储存(或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1
2
3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B )
A.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 化学反应的快慢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 CaCO3+CO2+H2O Ca(HCO3)2
B. C2H6O+3O2 3H2O+2CO2
C. H2+CuO Cu+H2O
D. 2KMnO4 K2MnO4+MnO2+O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S+O2 SO2提供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C )
A. 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
B. 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 每32份质量的硫与16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8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呼伦贝尔阿荣旗期末)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C )
① 原子的数目 ② 分子的数目
③ 元素的种类 ④ 物质的总质量
⑤ 物质的种类 ⑥ 原子的种类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赤峰模拟)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 )
A. C4H4S B. C4H6S
C. CH4 D. C4H8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有关下列两个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反应①:2H2O2 2H2O+O2↑
反应②:2KMnO4 K2MnO4+MnO2+O2↑
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 反应①和反应②中的MnO2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1) 2Mg+O2 2MgO
 m(Mg)∶m(O2)∶m(MgO)=3∶2∶5 。
(2) CO+CuO Cu+CO2
 m(CO)∶m(CuO)∶m(Cu)∶m(CO2)=7∶20∶16∶ 。
m(Mg)∶m(O2)∶m(MgO)=3∶2∶5 
m(CO)∶m(CuO)∶m(Cu)∶m(CO2)=
7∶20∶16∶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CaCO3+2HCl CaCl2+H2O+CO2↑
 m(CaCO3)∶m(HCl)∶m(CaCl2)∶m(H2O)∶m(CO2)=100∶73∶111∶18∶44 。
(4) 2KMnO4 K2MnO4+MnO2+O2↑
 m(KMnO4)∶m(K2MnO4)∶m(MnO2)∶m(O2)=316∶197∶87∶32 。
m(CaCO3)∶m(HCl)∶m(CaCl2)∶m(H2O)∶m
(CO2)=100∶73∶111∶18∶44 
m(KMnO4)∶m(K2MnO4)∶m(MnO2)∶m(O2)=
316∶197∶87∶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丙中将相关微观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8题
(3) 此反应中,生成的乙与丙的质量比为  8∶9 (填最简整数比)。
8∶9 
(2) 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填名称)。
氢原子和氧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在2NO+O2 2NO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NO2为空气污染物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在NO中N的化合价为+2
D. 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16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用新制的Cu(OH)2检验葡萄糖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6H12O6+2Cu(OH)2 C6H12O7+Cu2O↓+2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 X的化学式为H2O
B. 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D. C6H12O6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鄂尔多斯东胜期中)四名同学正在描述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A. C+O2 CO2 B. 2CO+O2 2CO2
C. H2+Cl2 2HCl D. 2Mg+O2 2MgO
第11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 一个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第12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n)
D. 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比较下列反应。
① C+O2 CO2
② 2CO+O2 2CO2
③ CH4+2O2 CO2+2H2O
④ C2H5OH+3O2 2CO2+3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述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1)  都是氧化反应 。
(2)  反应条件都为点燃 。
(3)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合理答案均可) 。
都是氧化反应 
反应条件都为点燃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将8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里燃烧,有如下数据: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g 7 8 10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g 14 16 16
回答以下问题:
(1) 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二 次恰好完全反应。
(2) 第  一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1 g。
(3) 第  三 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  2 g。
二 
一 
1 
三 
2 
(4) 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没有 (填“有”或“没有”)。
没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8张PPT)
4.1 化 学 式
第3课时 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化学式中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叫作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个数 之和。
2.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 的乘积之比,即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之比,计算结果一般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 
3.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  该元素占有的相对质量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该元素占有的相对质量与化合物
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4.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 由化学式难以确定的是( B )
A.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 物质的质量
C. 物质的组成
D.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越小。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D )
A. N2 B. CO C. SO2 D. CH4
B
D
1
2
3
4
5
6
3. 早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文化时期,陶制品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彩绘颜料种类多样,有红彩、黑彩和白彩[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等],硫酸钙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为( B )
A. 5∶8 B. 8∶5 C. 5∶6 D. 6∶5
B
1
2
3
4
5
6
4. (2025·鄂尔多斯康巴什期末)“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誉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B. 薯蓣皂素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薯蓣皂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D. 薯蓣皂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42∶3
C
1
2
3
4
5
6
5. 生活中某种有特殊香味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xH4O2,已知CxH4O2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请计算:
(1) 该有机物化学式中x=  2 。
(2) 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3.3%(结果精确到0.1%)。
2 
53.3% 
1
2
3
4
5
6
6. 碳酸钙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补钙剂,如图是某品牌钙片的部分说明书。
钙片
【药品规格】 每片含0.25gCaCO3
【用量】 每天3次,每次2片第6题
(1) 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00 ,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
100 
1∶4 
1
2
3
4
5
6
第6题
(2) 如果小刚按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那么他每天从该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小刚每天服用碳酸钙的质量为2×3×0.25g=1.5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故小刚每天从该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是1.5g×40%=0.6g。
答:小刚每天从该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是0.6g。
1
2
3
4
5
6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计算并填写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 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
(2) 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5 。
(3) 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8 。
(4) 3CO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  132 。
32 
122.5 
78 
1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计算下列物质中的元素质量比。
(1) P2O5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0 。
(2) CaCO3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3∶12 。
(3) Fe2(SO4)3中铁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6∶12 。
31∶40 
10∶3∶12 
7∶6∶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计算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 M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1) M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1.4%。
答:(1) M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2)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0%。
答:(2)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
(3) 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3) 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6.7%。
答:(3) 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1) 80gNH4NO3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
解:(1) 80gNH4NO3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80g×( ×100%)=28g。
答:(1) 80gNH4NO3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8g。
(2) 当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7g时,NH4NO3的质量。
解:(2) NH4NO3的质量为 =20g。
答:(2) NH4NO3的质量为20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4·通辽期中)医疗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对人体补充能量和体液。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B. 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C原子、6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C. 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 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自来水厂常使用“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
(1) 漂白粉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次氯酸钙中钙、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2 。
(3) 次氯酸钙中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0∶71∶32 。
(4)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9.7%(结果精确到0.1%)。
混合物 
1∶2∶2 
40∶71∶32 
49.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 碘酸钾由  三(或3) 种元素组成。
(2) 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8.5 。
(3) 一袋该加碘盐中所含钾元素的质量约
为  3.1mg (结果精确到0.1mg)。
三(或3) 
58.5 
3.1m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7题
(4)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少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应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盐,求该青少年每天摄入这种加碘盐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该青少年每天摄入这种加碘盐的质量应为 ×1000g/kg=7.5g。
答:该青少年每天摄入这种加碘盐的质量应为7.52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若CuO和Cu2O含有相同质量的铜元素,则CuO和Cu2O的质量比为( C )
A. 5∶9 B. 1∶1 C. 10∶9 D. 2∶1
9. 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约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B )
A. C5H10O2 B. C5H10O5
C. C6H6O D. C6H12O6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C8H11NO2)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B. 多巴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1个多巴胺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多巴胺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图是某补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葡萄糖酸锌只含非金属元素
B. 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D.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11题
12. 等质量的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4 (填最简整数比,下同)。等质量的CO和CO2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是  11∶7 。
11∶14 
1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
(1) 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42 。
(2) 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8 (填最简整数比)。
(3) 34.2g蔗糖中含有  14.4 g碳元素。
342 
1∶8 
1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 肼(N2H4)是一种燃料,燃烧时放热多,无污染,故可作火箭的燃料,肼中氮、氢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比是  1∶2 (填最简整数比),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
(2) 偏二甲肼(C2H8N2)也是一种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2∶7 (填最简整数比)。
1∶2 
32 
6∶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6g偏二甲肼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6g× =x× ,x=8.8g。
答:6g偏二甲肼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8.8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可能是( A )
A. SO2 B. SO3 C. NO2 D. CO2
16. (2023·绥化)同学们对含有K2S、K2SO3、K2SO4的混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进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
A. 48.2% B. 47.3%
C. 46.4% D. 49.1%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29张PPT)
4.3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
(1) 一是以  科学实验的事实 为根据,绝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 二是以  质量守恒定律 为根据,等号两边各种  原子 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
科学实验的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1) 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 注:标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4) 查:检查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是否准确、完整。
3. 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循  质量守恒 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  化学计量数 ,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原子的  个数 相等,这个过程叫配平,配平时绝对不能改动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
4. 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  该生成物是气体 ,“↓”表示  该生成物是沉淀 ,“+”表示  与、和或跟 ,“△”表示  加热 ,“ ”表示  反应生成 。
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个数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该生成物是气体 

生成物是沉淀 
与、和或跟 
加热 
反应生成 
1. 丙烷(化学式为C3H8)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B )
A. 3、8 B. 3、4
C. 1、3 D. 1、5
B
1
2
3
4
5
2. 用“ ”表示X原子,“ ”表示Y原子。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会发生变化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C. 该反应可表示为X2+2Y2 2Y2X
D. 生成物是混合物
第2题
C
1
2
3
4
5
3. 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生成两种单质的分解反应:  2H2O 2H2↑+O2↑(合理答案均可) 。
(2) 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  4P+5O2 2P2O5(合理答案均可) 。
(3) 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3Fe+2O2 Fe3O4(合理答案均可) 。
2H2O 2H2↑+O2↑(合理答案
均可) 
4P+5O2 2P2O5(合理答
案均可) 
3Fe+2O2 Fe3O4(合理答
案均可) 
1
2
3
4
5
4.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C2H5OH+3O2 3H2O+2CO2。
(2) 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为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一种液态氧化物和一种常见的气态氧化物:   2NaHCO3 Na2CO3+H2O+CO2↑ 。
C2H5OH+ 3O2
3H2O+2CO2 
2NaHCO3
Na2CO3+H2O+CO2↑ 
1
2
3
4
5
5.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第5题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MnO2在该反应中起   催作用。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催化
1
2
3
4
5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 C )
①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 根据反应现象
③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④ 根据反应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和生成的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B )
A. 1∶1 B. 2∶1 C. 2∶3 D. 3∶2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济南)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木炭、硫黄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2KNO3+xC K2S+N2↑+3CO2↑。其中x的数值和K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D )
A. 2,-2 B. 2,+3
C. 3,+4 D. 3,-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反应中,能用该图表示的是( C )
A. 2H2+O2 2H2O
B. 2CO+O2 2CO2
C. N2+O2 2NO
D. N2+3H2 2NH3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A. 2AB2+B2 2C B. 3AB2+B2 2C
C. 4AB2+B2 2C D. AB2+4B2 2C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请对下列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如完全正确,没有配平,违背客观事实,缺少反应条件,缺少或用错“↑”“↓”符号等),错误的请改正。
(1) Mg+O2 MgO2
 违背客观事实;2Mg+O2 2MgO 。
违背客观事实;2Mg+O2 2Mg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S+O2 SO2↑
 用错“↑”;S+O2 SO2 。
(3) 2KClO3 2KCl+3O2↑
 完全正确 。
用错“↑”;S+O2 SO2 
完全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P+O2 P2O5
 没有配平;4P+5O2 2P2O5 。
(5) 2Cu+O2 2CuO
 缺少反应条件;2Cu+O2 2CuO 。
没有配平;4P+5O2 2P2O5 
缺少反应条件;2Cu+O2 2Cu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Fe+  2 HCl  1 FeCl2+  1 H2↑。
(2)  3 C+  2 Fe2O3  4 Fe+  3 CO2↑。
(3)  3 H2SO4+  1 Al2O3  1 Al2(SO4)3+  3 H2O。
(4)  1 C2H5OH+  3 O2  2 CO2+  3 H2O。
1 
2 
1 
1 
3 
2 
4 
3 
3 
1 
1 
3 
1 
3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C+O2 CO2,(  化合反 )。
(2)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4Al+3O2 2Al2O3 ,
( 化合反应 )。
(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H2+Cl2 2HCl ,( 化合反应 )。
C+O2 CO2 
化合反应
4Al+3O2 2Al2O3 
化合反应
H2+Cl2
2HCl 
化合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  2H2O2 2H2O+O2↑ ,( 分解反应 )。
(5) 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 分解反应 )。
(6)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aO+H2O Ca(OH)2 ,( 化合反应 )。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2KMnO4 K2MnO4+MnO2
+O2↑ 
分解反应
CaO+H2O Ca(OH)
2 
化合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在化学反应aZn+bHNO3(稀) cZn(NO3)2+dNO↑+eH2O中,若b为8,c为3,则d为( B )
A. 1 B. 2 C. 3 D. 4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
第10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的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地球。为了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学家们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部分循环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水电解系统发生的反应为
2H2O 2H2↑+O2↑
B. X的化学式为CO2
C. 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可实现氧气的再生
D. 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电解的水与生成的水质量相等
第11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烧制青砖的方法,其中载有“灌水其上”“水火既济”。相关反应为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CO 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C+H2O(g) CO+H2 。
C+H2O(g) CO+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其中氮显-3价),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 写出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3Mg+N2 Mg3N2 。
(2) 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3N2+6H2O 3Mg(OH)2+2NH3↑ 。
(3) 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CO2 C+2MgO 。
3Mg+
N2 Mg3N2 
Mg3N2+6H2O 3Mg
(OH)2+2NH3↑ 
2Mg+CO2 C+2Mg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3O2 2SO2+2H2O 。
(3) A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4) 此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  氢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 。
2H2S+3O2 2SO2+2H2O 
-2 
氢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14题
(1) 分离液态空气可以得到氮气,此过程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物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15题
15. 合成氨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 写出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  N 2+3H2  。它是  化合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3) 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氮气 和  氢气 。(填物质名称)
N2+3H2 
2NH3 
化合 
氮气 
氢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4张PPT)
4.3 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是  质量守恒 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客观规律。对于一个确定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确定的,这个比值就是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相对分子质量 与  化学计量数 的乘积之比,这种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
质量守恒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计量数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格式解题,步骤要完整,单位要一致,具体的解题步骤如下:
(1) 设  未知量 ,求什么就设什么,通常用x、y等字母表示。
(2) 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3) 找  相关量 ,并写在相应物质的下面。
(4) 列  比例式 。
(5) 求  未知量 。
(6) 回答问题。
未知量 
化学方程式 
相关量 
比例式 
未知量 
1. 完全电解18g水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 A )
A. 2g B. 1g C. 4g D. 8g
2. 在反应A+3B 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B )
A. 9.6g B. 8.8g C. 6.8g D. 2.4g
A
B
1
2
3
4
3. 光伏板的核心材料是单质硅,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 3X+Si,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的化学式为  HCl 。
(2) 计算生产56tSi,需要H2的质量。
解:设需要H2的质量为x。
SiHCl3+ 3HCl+
=  x=4t
答:需要H2的质量为4t。
HCl 
1
2
3
4
4. (2023·赤峰)某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欲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现取14g该样品与2g二氧化锰混合,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杂质不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如图所示。
第4题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4.8 g。
4.8 
1
2
3
4
(2) 计算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2KCl+ ↑
=  x=87.5%
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5%。
1
2
3
4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2024·通辽霍林郭勒期中)在反应A+B 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为( D )
A. 7g B. 5g C. 2.5g D. 3.5g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湖北)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信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 2MgCl2+Ti。
(1) 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4∶71 。
(2) 若要生产12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x。
TiCl4+2Mg 2MgCl2+Ti
=  x=12t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12t。
24∶7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8
x
48
12t
3. (2024·通辽)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的火箭推进剂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2CO2↑+4H2O↑+3N2↑。请从理论上计算6g偏二甲肼完全反应,需要四氧化二氮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需要四氧化二氮的质量为x。
C2H8N2+2N2O4 2CO2↑+4H2O↑+3N2↑
=  x=18.4g
答:需要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是18.4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0
6g
184
x
4. 铝粉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2Al+2NaOH+2H2O 2NaAlO2+3H2↑,现有30g含铝90%的铝粉样品,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求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解:铝粉样品中铝的质量为30g×90%=27g。设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  x=3g
答: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3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4
27g
6
x
5.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请计算:
第5题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 g。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反应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  x=4.35g
答:反应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7
x
32
1.6g
6.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已知: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 FeCl2+H2↑)。
(1)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2 g。
0.2 
(2) 计算混合固体中铁粉的质量。
解:设混合固体中铁粉的质量为x。
Fe+2HCl FeCl2+H2↑
=  x=5.6g
答:混合固体中铁粉的质量为5.6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6题
56
x
2
0.2g
7. (2024·通辽扎鲁特旗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x=14
D. 生成11g丁,需消耗20g甲
第7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遂宁)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氢化钙可与物质M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M Ca(OH)2+2H2↑。
(1) CaH2中钙、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0∶1 。
(2) M的化学式为  H2O 。
20∶1 
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若制取8kg氢气,计算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为x。
CaH2+2H2O Ca(OH)2+2H2↑
=  x=84kg
答:若制取8kg氢气,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为84k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2
x
4
8kg
9.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称量68g该过氧化氢溶液和0.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测得液体和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第9题
(1)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作用。
(2) 反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0.8 g。
催化 
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求68g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设68g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  x=1.7g
答:68g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1.7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8
x
32
0.8g
10. 某化学小组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CaCO3+2HCl CaCl2+H2O+CO2↑),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60g 12g 167.6g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
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H2O+CO2↑
=  x=10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3.3%。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0
x
44
4.4g
11. 已知AgNO3在受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aAgNO3 bAg+cX↑+dO2↑。取AgNO3固体170g,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产物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已知X气体不能与铜粉反应),铜粉质量增加16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的化学式可能是CO
B. 生成银的质量为54g
C. 生成O2和X气体的总质量为52g
D. 化学方程式中a∶d=2∶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5张PPT)
4.2 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 H2O+O2 。
(2)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为  产生蓝色沉淀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NaOH+CuSO4 Na2SO4+Cu(OH)2 。
迅速产生大量
气泡 
H2O2 H2O+O2 
产生蓝色沉淀 
NaOH+CuSO4 Na2SO4+Cu(OH)2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是反应物的  原子 重新组合,生成  新物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 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 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定相等。
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 
新物质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
(1) 任何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物理变化。
(2)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必须是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剩余的质量不算。
(3) 在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
1. (2024·鄂尔多斯东胜段考)下列现象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
A. 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 打开盛酒精的试剂瓶瓶盖,酒精质量逐渐变小
B
1
2
3
4
2. 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白色固体可能是( A )
A. MgO B. Mg(OH)2
C. MgSO4 D. Mg3N2
A
1
2
3
4
3.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
1
2
3
4
4. 小明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1) 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参加反应的铝粉质量。
(2) 你认为这两个反应  遵循 (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分子 ,没有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原子 。
大于 
遵循 
分子 
原子 
1
2
3
4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1. 下列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 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反应前的小
B. 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
C. 1g食盐溶解到10g水中得到11g食盐水
D. 1L植物油倒入1L水后的体积为2L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新情境)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远程火箭常用高氯酸铵(NH4ClO4)作为推进剂,在其分解过程中,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A. CO2 B. Cl2 C. O2 D. H2O
3.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 )
A. 分子的种类 B. 原子的种类
C. 元素的种类 D. 物质的总质量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点燃后发生的反应如下:Mg+O2 MgO、Mg+N2 Mg3N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ag过氧化氢溶液和bg二氧化锰混合,待完全反应后得到c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B )
A. (a-c)g B. (a+b-c)g
C. (a-b+c)g D. (a-b-c)g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图示中共有四种物质
第6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请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
(1)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要比原来铜粉的质量  大 。
(2) 将10gA和mg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m的值为  2 。
(3) 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碳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  C、H、O (填化学符号),推断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大 
2 
C、H、O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根据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回答问题:
第8题
(1) 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实验2: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 。
变小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实验3:用激光引燃纳米铁粉,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Fe+O2 Fe3O4 。
(4) 上述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  2、3 (填实验序号)。
第8题
Fe+
O2 Fe3O4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教材P129习题T3变式)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下列关于R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判断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模拟)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 C )
A. 1∶2 B. 1∶3 C. 1∶4 D. 1∶5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4·宜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 ”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B. 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 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参加该反应的“ ”与“ ”的个数比为1∶3
第1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赤峰红山期中)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B. 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 瓶底的细沙用来隔热,防止锥形瓶炸裂
第13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龙东地区)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第14题
C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 该化学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C. 丙可能为单质
D.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在一定条件下,将X、Y、Z、W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9 4.4 8.1 1.8
反应后的质量/g x 2.2 16.2 0.9
(1)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X、Y、W ,生成物是  Z 。
(2) 表中x的值为  4 。
(3)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4) 反应中Z、W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比为  9∶1 (填最简整数比)。
X、Y、W 
Z 
4 
化合 
9∶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6张PPT)
4.1 化 学 式
第2课时 化合价和化学式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01
新知梳理
02
当堂反馈


1. 化合价
(1)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或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的数目。化合价有  正 价和  负 价,通常其数值为不大于7的整数。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1 价,氧元素通常显  -2 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金属元素显  正 价,非金属元素显  负 价。部分元素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铁元素通常显  +2价和  +3价。
元素化合价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正 
负 
+1 
-2 
正 
负 
+2 
+3 
(2)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0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
(3) 有些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团叫作  根 ,如  氢氧根(OH-) 、  硫酸根(S )(合理答案均可) 等。原子团是带电荷的,其化合价不为零。
代数和为0 
0 
根 
氢氧根(OH-) 
硫酸根(S )
(合理答案均可) 
2. 化合价的应用
(1) 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为0 的原则,可以求出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2) 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书写时,通常  正 价元素居左,  负 价元素居右,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右下角 标出各自的个数。
为0 
正 
负 
右下角 
3. 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到左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  氯化钠 ,CaO读作  氧化钙 ,Fe3O4读作  四氧化三铁 。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出  原子团 的名称,如CaCO3读作  碳酸 ,NaOH读作  氢氧化钠 。
氯化钠 
氧化钙 
四氧化三铁 
原子团 
碳酸钙
氢氧化钠 
1. 亚锰酸锂(LiMnO2)中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C )
A. -3 B. +2 C. +3 D. +4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B )
A. 2个氮分子:2N B. 3个水分子:3H2O
C. 氯化锌:ZnCl D. 镁离子:Mg+2
C
B
1
2
3
4
3.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1) N2O:  一氧化二氮 。
(2) Al2O3:  氧化铝 。
(3) NaOH:  氢氧化钠 。
(4) NH4NO3:  硝酸铵 。
(5) 氧化铜:  CuO 。
(6) 氯化镁:  MgCl2 。
(7) 硝酸银:  AgNO3 。
(8) 硫酸铝:  Al2(SO4)3 。
一氧化二氮 
氧化铝 
氢氧化钠 
硝酸铵 
CuO 
MgCl2 
AgNO3 
Al2(SO4)3 
1
2
3
4
4.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 ①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O 。
② 2个硫原子:  2S 。
③ 3个钠离子:  3Na+ 。
④ 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O 。
O 
2S 
3Na+ 
O 
(2) 2NH3中的“2”表示  2个氨分子 ;Ca2+中的“2”表示  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2个氨分子 
1个钙
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
2
3
4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1.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B. 在H2中,氢元素显+1价
C.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
D. 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2. (2024·呼和浩特期中)天津大学研制出稳定性更好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Ag/In2O3。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 D )
A. +2 B. 0 C. +6 D. +3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 下列纯净物中元素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A )
A. O2 B.
C. Na O3 D. Na2 O4
4. (2024·呼和浩特期中)下列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 A )
A. 氯化亚铁:FeCl2 B. 碳酸氢:H2CO3
C. 氯化氨:NH4Cl D. 碳酸钠:NaCO3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 (2024·赤峰红山段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D )
A. H2O B. SiO2 C. Fe2O3 D. Al2O3
6.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它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显+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C )
A. NaClO3 B. NaClO2
C. NaClO D. NaCl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7. (2025·巴彦淖尔杭锦后旗段考)若某金属元素R显+3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应为( C )
A. RO B. RO2
C. R2O3 D. RO3
8. (2024·鄂尔多斯东胜期中)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
A. 两个硅原子:2S B. 钠离子:Na+
C. 三个氢分子:3H2 D. 铵根离子:N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9. 依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Mg2+ ② CO2 ③ 2CO
④ O ⑤ 2N
(1)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① 。
(2)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③ 。
(3)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的是  ② 。
(4) 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是  ④ 。
(5)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⑤ 。
① 
③ 
② 
④ 
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0. 写出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 O3:  +3 。
(2) K O3:  +5 。
(3) K O4:  +7 。
(4) Na2C.O3:  +4 。
(5) SO4:  +2 。
(6) Ba(N.O3)2:  +5 。
+3 
+5 
+7 
+4 
+2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1) ZnCl2:  氯化锌 。
(2) Fe3O4:  四氧化三铁 。
(3) Mg(OH)2:  氢氧化镁 。
(4) Al2(SO4)3:  硫酸铝 。
(5) Fe(NO3)3:  硝酸铁 。
(6) BaCO3:  碳酸钡 。
氯化锌 
四氧化三铁 
氢氧化镁 
硫酸铝 
硝酸铁 
碳酸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根据化合价写出下列离子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离 子 Na+ Ca2+ Fe2+ Al3+
O2- Na2O CaO FeO Al2O3
Cl- NaCl CaCl2 FeCl2 AlCl3
OH- NaOH Ca(OH)2 Fe(OH)2 Al(OH)3
N NaNO3 Ca(NO3)2 Fe(NO3)2 Al(NO3)3
S Na2SO4 CaSO4 FeSO4 Al2(SO4)3
Na2O
CaO
FeO
Al2O3
NaCl
CaCl2
FeCl2
AlCl3
NaOH
Ca(OH)2
Fe(OH)2
Al(OH)3
NaNO3
Ca(NO3)2
Fe(NO3)2
Al(NO3)3
Na2SO4
CaSO4
FeSO4
Al2(SO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2024·鄂尔多斯东胜期中)目前电动汽车被称为绿色环保汽车,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新型磷酸亚铁锂(LiFePOx)电池将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Li、P的化合价分别为+1、+5,则x的值为( C )
A. 2 B. 3 C. 4 D. 5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4. 下列有关硝酸根离子(N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
B. 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C. 硝酸根离子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D. 硝酸根离子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
15. 有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含硫物质:Na2SO4、X、S、Na2S,其中X可能是( A )
A. H2SO3 B. NaHSO4
C. H2S D. SO3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6. (2025·赤峰宁城期末)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 )
A. Na2SeO3 B. Na2SeO4
C. NaSeO3 D. Na2SeO2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7. (易错易混)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表示不正确的是( B )
A. 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2N中的“2”表示2个氮元素
C. 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18. 金属元素X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XCl3,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B )
A. XO3 B. X2O3 C. XO D. X3O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9. (2024·通辽期中)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氢元素:  H 。
(2) 氧离子:  O2- 。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
(4) 请标出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Cl 。
(5)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  CO2 。
(6)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Fe2O3 。
H 
O2- 
N2 
Cl 
CO2 
Fe2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 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化学式或必要的文字说明填空。
(1) 2个铁原子:  2Fe 。
(2) Ca2+:  (1个)钙离子 。
(3) 硝酸银:  AgNO3 。
(4) 碳酸根离子:  C  。
(5) 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  O3 。
(6) “3Na+”中的“3”表示:  3个钠离子 。
(7) 标出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  K2 O4 。
(8) 净水剂高铁酸钠由Na+和Fe 构成,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FeO4 。
2Fe 
(1个)钙离子 
AgNO3 
C  
O3 
3个钠离子 
K2 O4 
Na2Fe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科学思维)小华初步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
(1) 依次写出物质A、B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    、   O2 。
 
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C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同时生成D,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
式:   KC lO3。D是由  K+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和  Cl- 构成的。  
KClO3  
KCl+O2 
K+ 
Cl- 
第2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