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健康生活
1975年8月的一天,肝病专家陶其敏从冰箱取出一支疫苗请护士为她注射。这支疫苗是她带领研究团队刚刚研制出来的我国第一代乙肝疫苗。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疫苗研制出来后,由于当时我国没有做动物试验的条件,为了让乙肝疫苗尽快应用,陶其敏毅然率先接种了乙肝疫苗,获得了第一手的安全数据。她的研究开创了我国用疫苗预防乙肝的先河。通过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显著下降。
4.7.1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七章健康生活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04
态度责任
关注常见的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正确对待传染病,规范生活行为,提高社会责任与担当。
03
科学思维
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及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提出预防措施。
02
科学思维
通过教材中的对传染病的分析归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总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01
生命观念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及危害,概括传染病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传染病。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除了乙肝,还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它们都具有传染性。但脂肪性肝炎不传染。同样都是肝炎,有的传染,有的不传染,这是为什么呢
想一想议一议
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多导致
Part.01
传染病及其危害
1.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结核分歧杆菌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吸虫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这些病原体分别能引起什么疾病?这些疾病又是怎样传播的?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歧杆菌(一种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过去常被叫做"痨病"。这种病菌最喜欢攻击人的肺部,导致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甚至咳血等症状。传播方式和感冒类似,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结核病
鼠疫、伤寒、淋病、胃炎、细菌性痢疾等。
细菌性传染病
结核分歧杆菌
危害:结核分歧杆菌最喜欢攻击人的肺部,导致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甚至咳血等症状。不过它也可能跑到身体其它部位捣乱,像肝脏、肾脏、大脑或者淋巴结这些器官,这种情况就叫肺外结核。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
病毒性传染病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危害: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身体里抵抗病菌的防御部队)。当免疫系统逐渐被破坏,患者会变得容易生病,起初可能只是反复感冒,后期连普通肺炎、腹泻都可能变得难以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身体最终会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可能因严重感染或某些癌症危及生命。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发的寄生虫病,就像身体里住进了不速之客。日本血吸虫病就像一种隐形杀手,它们专门寄生在肝脏的门静脉系统里。当人接触到含有这种寄生虫幼虫(医学上叫尾蚴)的河水、湖水时,它们会快速钻进皮肤导致感染。这正是农民、渔民和经常接触自然水域的人群更容易患病的原因。
血吸虫病
蛔虫病、蛲虫病、棘球蚴虫等蠕虫 病(又称包虫病)等。
寄生虫性传染病
危害:这种疾病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腹痛,严重时还会损害肝脏等重要器官。全球范围内,亚洲、非洲、南美洲和中东地区都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区域。
血吸虫
2.传染病的危害及特点?
危害: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例如:1918年流感使至少2000万人丧生;2021年全球有约160万人死于结核病。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时出现,如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发传染病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还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
Part.0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新冠病毒的自述
嘘,听!
思考:传染病必须有哪些环节才能流行起来?
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
小组合作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讨论:
阅读P35的资料一和资料二讨论以下问题?
1. 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者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2. 资料二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3.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
小组合作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讨论:
阅读P35的资料一和资料二讨论以下问题?
1. 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者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答: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来传播。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重,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病毒的空气,就有可能患流感。用手帕掩住口鼻可以防止飞沫四溅,从而阻止了病毒的传播。老人和小孩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患流感。
?
小组合作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讨论:
阅读P35的资料一和资料二讨论以下问题?
2. 资料二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答:消毒可以杀死人们所有器具上的病原体,阻止了该病的传播。
?
小组合作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讨论:
阅读P35的资料一和资料二讨论以下问题?
3.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答: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作传染源,如携带鼠疫耶尔森菌的鼠类是鼠疫的传染源。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作易感人群,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作传播途径。
?
?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缺一不可)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空气、飞沫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Part.0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思考:如何预防传染病?
下列预防做法属于那种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下列预防做法属于那种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下列预防做法属于那种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环节 概念 举例 预防
传 染 源 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如携带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鸡 控制传染源。要加强对传染病人的管理,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此外,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如西尼罗热由蚊虫叮咬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注意饮食卫生;
b.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发现传染病后,要注意保护易感人群,
如:a.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d.接种疫苗
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总结: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ⅹ
ⅹ
ⅹ
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1)练习调查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
一.目的要求
二.方法提示
(1)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调查提纲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途径、调查内容等。
(2)可以通过访问当地医学院校的老师、医院和防疫站的医护人员等方式来了解情况;也可以从当地的报纸、刊物、书籍、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的资料。
(3)调查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当地常见传染性,描述其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情况,以及疾病的流行情况、当地主要的预防措施和人们对传染病患者、患者家庭的看法和态度。
(4)完成调查报告。报告人应写明调查人、调查时间、被调查人或资料来源、调查提纲、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三.注意事项
在没有老师带领下和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学生不得擅自前往传染病医院、病人家庭等处调查,以免感染传染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关注健康提前预防
寄生虫
细菌
病毒
传染病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传染病:
(1)血吸虫、猪肉绦虫、蛔虫、疟疾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2)结核分歧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3)艾滋病、狂犬病、流感、非典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控制传染源(如隔离传染病人等);
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透气等)
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
课堂小结:
一、概念检测
1910-1911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肺鼠疫,该病是烈性传染病,由一种杆状细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鼠疫斗士”伍连德提出的防控该传染病的措施包括:隔离感染者,阻断交通,佩戴“伍氏口罩”,对死于该病患者
的遗体进行深坑掩埋或焚烧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鼠疫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B.这种杆状细菌是肺鼠疫的传染源病原体
C.佩戴“伍氏口罩”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D.对患者的遗体进行深埋或焚烧是在控制传染源
二、拓展应用
1.天花是一种在全球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只有极少数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是否有可能“死灰复燃” 为什么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
现,有关部门要做好哪些工作
B
有可能。
因为保存天花病毒的实验室可能因为意外情况破坏或者人员违规操作导致病毒泄露传播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出现,应该加强实验室安保措施;建立严格病毒使用和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持续开展相关研究。
2.1956年,我国每1万人中有100人感染疟疾。2021年6月,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获得无疟疾认证,而同年全球仍有2.28亿疟疾病例,约60.2万人死于疟疾。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疟疾的传播
(2)科学家在消灭疟疾方面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
(3)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抑制全球疟疾蔓延方面,我国还作出了哪些贡献
(1) 预防疟疾传播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治疗患者及带虫者;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用杀虫剂、蚊帐)、清理积水;保护易感人群:高危人群预防性服药,加强健康教育。
(2)科学家探索方向:研发新抗疟药,寻找高效低毒且不易耐药的药物;研制疟疾疫苗、激发人体免疫预防感染;研究按蚊控制技术,如基因编辑改造按蚊、开发新型杀虫剂。
(3) 我国的贡献:技术援助:派遣专家分享防控经验,帮助建立监测系统。物资支持:提供青蒿素类药物和防蚊蚊帐。国际合作,与他国及组织开展防治研究,共享成果。
科学家的故事:汤飞凡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
人教版 生物 八年级 上册
谢 谢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