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4.3 对数
4.3.1 对数的概念
情境导入
在4.2.1的问题1中,我们假设经过年后的游客人次为2001年的倍,那么通过指数幂运算,我们能从中求出年后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约为2001年的倍数.反之,如果要求经过多少年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2倍,3倍,4倍,…,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中分别求出,即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对数.
新知探索
一般地,如果,那么数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
,其中叫做对数的底数,叫做真数.
注:真数
例如,由于,所以就是以1.11为底2的对数,记作;再如,由于,所以以4为底16的对数是2,记作
新知探索
通常,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并把为底记为.另外,在科技、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以无理数为底数的对数,以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并把为底记为.
辨析1.判断正误.
(1)因为,所以
(2)是与的乘积.
(3)使对数有意义的的取值范围是.
(4)对数的运算实质是求幂指数.
答案:×,×,√,√.
新知探索
你能利用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证明这两个结论吗?
∵,∴.
又∵,∴.
根据对数的定义,可以得到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当时,
由指数与对数的这个关系,可以得到关于对数的如下结论: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例析
例1.把下列的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 (2); (3);
(4) (5) (6).
解: (2) (3);
10.
例析
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值:
(1); (2);
(3) (4)
解:(1)∵∴ .
(2)∵∴.
(3)∵∴
(4)∵∴∴
练习
题型一:对数的概念
例1.在对数式中,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在对数式中,底数为,真数为
∴
∴或
故选C.
练习
变1.将下列指数式、对数式互化.
①②;③④
解:①∵,∴
②∵,∴
③∵∴
④∵∴
练习
题型二:利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求变量
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的值.
(1)(2)(3)(4)
解:①∵,∴
②∵,∴
③∵∴
④∵∴
练习
变2.利用指数式、对数式的互化求下列各式中的值.
(1);(2)
(3)(4)
解:(1)∵,∴
(2)∵,∴而即
(3)∵,∴
(4)∵∴
练习
补充:对数恒等式
如果把中的写成,则有
题型三:对数的性质及对数恒等式
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②;③
解:①
②
③
练习
变3.求下列各式中的值.
①②
解:①∵,∴∴=
②由可得,故
∴
课堂小结&作业
小结:
1.对数的概念;
2.指对互换.
作业:
课本P123 练习1--3题